第5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向平說,“現在怎麼樣以後就怎麼樣,但是這個錢,我們是絕對不能再交了的。”

  劉建川愕然,“那,那怎麼辦?”

  實際上向平和郭翰威是了解的,劉建川並非是和什麼勢力有勾結,而是因為他是本地人,非常了解當地的情況。在他看來,一個月交兩百多萬港幣可以確保上億港元的貨物的正常流轉,這筆帳,是划算的。

  最關鍵的在於,在劉建川以及許多當地商人的意識里,已經形成了一個慣性你交錢就有生意做,不交,什麼生意都做不利索。

  你以為誠哥就沒有交錢嗎?

  歸根結底,是港英政府統治下的香港,呈現出黑幫泛濫社會治安極差權錢交易成風這樣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當中,要麼改變自己,要麼改變環境。

  向平一句話確定了下來:“老李走之前交代過,這樣的錢,以後都不會再交。看樣子,他是早有預料。”

  李路毫無疑問是要改變環境。

  第400章 省港旗兵?

  “向先生,咱們應該怎麼樣做?”劉建川放慢了車速。

  向平問道,“今天發生的具體是什麼事情?”

  劉建川說道,“三藍社在鬧分裂,分成了兩派,今天是交數的日子,於是就有問題了。吳世雄和陳天浩是三藍社的兩員干將,都是曹占德帶出來的。前些日子曹占德死了,大家都知道三藍社肯定會大亂,只是沒有想到這麼快。”

  “三藍社是個什麼組織?”郭翰威問道。

  劉建川正準備說話,向平卻是沉聲說了起來,“原來國民黨的一些敗兵敗將,曹占德原來是個什麼軍長,敗退後留在香港。三藍社實際上是三藍貿易公司,披著貿易的皮,乾的是見不得光的活。吳世雄是馬來華人,陳天浩是國民黨的後代。他們兩人基本上把持了三藍社的勢力,曹占德活著尚且能壓制住他們,現在曹占德死了,他們冒出來爭奪董事長這個位置。”

  “向先生,您,您也是香港人?”劉建川吃驚極了,他可是知道的,向平才到香港幾天,居然連這些歷史都知道。

  哪怕是當地的許多業內人士,也都只知道三藍社是三藍貿易公司,但是最初是由什麼人創立起來的,這段歷史是極少人知道的。一些資深的業內人士是很清楚的,香港的黑幫,許多常見的社團,那都是小蝦米卡列斐。真正的大鱷是那些從來不動聲色的企業化社團,那些都是背後有強大關係支持的。

  什麼古惑仔講義氣,這些都扯淡得很,真正的鬥爭都是看不見的。

  劉建川很清楚這些情況,因此他非常明白包括船王啊誠哥啊這些大富豪為什麼也會乖乖的交錢。那是一條完整的生態鏈條,一環扣著一環,你要想把生意坐下去繼續做大,就必須得讓各方勢力利益均沾。

  因此,他對向平和郭翰威的決定感到非常的擔憂,他認為他們不了解情況,而現在他顯然很清楚,向平很了解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依然做出不遵守地下規則的決定,除了衝突,沒有其他辦法能夠達成目的。

  向平說道,“當然不是,這幾天我做過調查,對一些情況,有所掌握。”

  不只是有所掌握那麼簡單,李路請求中調分社幫忙,儘管中調分社沒有在康德事件上面幫忙,但是提供一些諮詢以及當地環境情況方面的情報,那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事實上,向平掌握的情況不是劉建川這些局外當地人能夠了解到的。

  劉建川問道,“那,今晚咱們交錢不交錢?”

  “交。”向平果斷地說道。

  劉建川一下子又不解了。

  郭翰威接過話說道,“今天交,過幾天,會讓他們連本帶利還回來。老劉,前前後後交了多少保護費?”

  劉建川騰出手來指了指公文包,說,“我把帳本帶來了,每一次交錢,都有清楚的記錄。老余之前交代,這些支出,算在海運正常損耗裡面,這樣帳才好做。”

  副駕駛上的郭翰威馬上從劉建川公文包里找出小本子,看得出是劉建川隨身攜帶的小本子,裡面的記錄很詳細。每一筆都很清楚,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以及具體的事情經過。

  花了幾分鐘的時間,郭翰威把帳算出來了,回頭對向平說,“平哥,交了九個月,一共是一千八百萬港幣。”

  向平問劉建川,“香港的銀行存款月利率是多少?”

  劉建川臉都黑了,苦笑著說,“向先生,您還真的算跟他們要利息啊?”

  在他看來,一千八百萬港幣一分錢都要不回來,能獲得以後不用交這方面費用的特殊對待,那已經是特別好的了。

  向平沒有說話。

  劉建川無奈,只能報出來,“每個銀行的都不一樣,半年期大概在三厘左右。”

  “那是多少?”向平問郭翰威。

  郭翰威快速算了一下,道,“一萬塊存一個月有三十塊,還算不錯這個利率。一千萬就是三萬塊了。”

  “九個月,五十四萬,一分不能少,都得要回來。”向平暗暗倒抽了一口涼氣,一個就是三萬的利息,那可就是三個萬元戶了,他更加堅定了把利息要回來的決心了。

  劉建川無奈地說道,“向先生,郭總,這個事情不是這樣來算的。是,這些錢如果省下來,是一筆很客觀的開支,光是存在銀行的利息,哪怕按照最低的三厘來走,每個月的利息都能讓一家人不愁吃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