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即,又花了一天的時間,把大約一百二十噸的甘蔗分別裝六台解放cA10卡車,張衛偉帶著部隊撤回了。

  顯然是嚴重超載了的。那些解放cA10都是經過修理廠加固改裝的,裝二三十噸東西一點問題沒有,甘蔗疊得老高,兩側擋板也是經過加固的,插了人腿粗的直不溜秋的圓木加高了空間。看去有點高樓大廈的感覺,開起來蝸牛一般是了。

  這些卡車都是從周遭請過來的,一些手裡有錢的人家,嗅到了市場經濟的味道,購買卡車搞運輸,大多買的是二手車甚至是國家單位國營工廠淘汰夏利的破車,改裝改裝能拉二三十噸的東西。其製糖廠的榨季是他們最繁忙的時候,有了他們,更多的蔗農願意把甘蔗直接送到製糖廠,而不是賣給收購站。精明的鄉親們是懂得算這筆帳的。

  黃昏時分,在嗮穀場那裡,李路目送保衛處的車隊離去,打量了一下子長蛇行排列的六台滿載甘蔗的卡車,對李耀華說,“大哥,明天你回廠里把,三二五廠的那個陳煌還需要你拖一拖他的時間。”

  “好,明天我回去。那小子樂不思蜀了,估計現在趕他他都不走了。”李耀華拍了拍身的泥土,笑道。

  今天一整天,他們兄弟仨可都沒閒著,一樣的跟著一起裝載甘蔗,要把每把都有一百來斤的甘蔗疊三層樓那麼高,沒強悍的體力支撐那是絕對不行的。

  李路笑了笑,說,“這樣最好,他最好在這住下來。對了,今年的甘蔗,多少錢一噸?”

  “昨天是五十六塊,聽說今天降了兩塊。”李家華說,“運輸費要五塊錢,去一塊錢的皮,差不多有四十八塊吧。”

  三十多畝地一百二十噸左右,到手估計也五千來塊錢。這個時候甘蔗的畝產大概在三噸和四噸之間,今年收成好,否則絕對沒有超過一百噸的產量。平均下來一畝地大概是一百七十塊的收入。

  按照人均來算,李家八口人,攤到每個人身的年收入只有四百來塊錢——他們家這個收入甚至算是高了的!

  這是忙碌一整年的收入,意味著,未來一年,全家的吃喝拉撒,基本都得靠這五千來塊錢。然後繼續一年的勞作,然後等著下一個收穫的季節,如果來一場足以摧毀甘蔗林的颱風……這樣的情況在當地非常的普遍。李路更明白老媽為什麼不同意請人了,甚至精打細算的能省則省。

  他們那一代人腦子裡都是危機,生怕一個天災過來,全家要餓肚子。一塊錢掰開了花幾天,那都是常有的事情。

  太苦,現在的農民太苦。

  “耀華啊!你們兄弟誰跟車啊?”走過來一名司機,手裡拎著短短的水煙筒,粗著聲音問道。

  李耀華說,“我跟車。”

  從百興村到西河縣製糖廠也兩個多小時的路程,這是按照運蔗車時速平均二三十公里來算的。進場排隊的話,快的話大概五六個小時夠了,慢一點的話,天亮之前也能完成。所以李耀華算了算時間,認為是夠用的。

  他是老大,這樣的事情,老爹不在,當然是老大去,這是規矩——要去過秤收錢的。

  李路卻是說,“不,二哥,你跟車。大哥,今晚你好好休息一下,紅星廠那邊的事情重要。”

  “好。”李耀華和李家華同時點頭。

  李路對李家華說,“二哥,奮遠公司那邊,一些不太重要的會計活,你交給別人做,老余不是招了幾個會計師嗎,讓他們去做,你管好總帳行。”

  “我知道,已經在逐漸的規範了起來。”李家華答應下來。

  李路看了眼那邊,蔡葉芬帶著老五老六在撿掉在地的甘蔗,李路壓了壓聲音,說道,“大哥,二哥,有個事情你們要提日程了。”

  “什麼事?”李耀華問。

  李路笑了笑,說道,“娶老婆啊,你看咱們老媽,她雖然不催促,那是因為你們剛剛出去工作,她忍著。我敢說,今年過年的時候她肯定要說。你們現在不主動,到時候她去幫你們挑,你們怎麼辦?”

  李耀華頓時愣了,隨即苦笑著說,“是,咱老媽什麼人我還不知道嗎。”

  “大哥,你原來的那個女朋友呢?聽說是王村的?”李路依稀想起這麼一件事情,那還是四五年前,是他們一家人還沒分開的時候,作為老大,二十歲出頭的李耀華已經進入了婚娶流程。

  “王紅梅。”李家華笑道。

  李路說,“對,紅梅姐,你們現在還有沒有聯繫?”

  談起這樣的事情,李耀華堂堂紅星廠廠長臉都紅了,他說,“偶爾,你們別操心我的事情。我記著了。”

  “那好。”李路看向李家華,猶豫了一下,沒有說什麼,只是拍了拍李家華的肩膀。二哥心頭對鄭東雲的恨,恐怕很難淡掉。

  當時為了防止李家華殺了鄭東雲,李路把他帶著去了東北長春廠那邊買車。在這段時間裡,李路施加壓力,對鄭東雲的宣判進行得很快,貪污、瀆職、強行等數罪併罰判了十五年,拉到西北那邊服刑了。

  李路這才放心,否則,以李家華的性格,他一定會想方設法殺了鄭東雲。他再了解他二哥不過了。李家華和李耀華是相反的性格,以前李耀華沉穩得顯得木訥,而李家華則是外向開朗型。經過這件事情後,調換了過來。經過歷練,李耀華越來越有企業家風範,而李家華則變得沉默寡言了許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