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是啊,媽,你看老三都這麼說了,找幾個人有什麼關係。”李耀華有無奈地說,不斷地給李路打眼色。

  看樣子,李路回來之前,李耀華和李家華顯然是提過建議了,而且是被蔡葉芬給堅決給否決了。

  “浪費那個錢幹什麼!你們山叔那邊快砍完了,砍完了過來幫咱們家砍,那不就塊多了。”蔡葉芬果然態度很堅決。

  請人過來砍?

  抱歉,這年頭的農民還沒這種意識——他們都還是顧不飽肚子的人,怎麼可能會請工人。而且,在農村人的思想里,只有地主才會雇短工——那不是開玩笑呢嘛!

  李家華苦著臉說,“媽,我公司那邊一堆事呢,非常的忙,整個公司的帳都是我做,還有一堆的財務上的事情,你說你把我抓回來砍甘蔗,你真是……”

  也許幾個小時之前,李家華還是西裝革履的坐在現代化的辦公室里批示著各種報銷單據,現在,又回到了一年前的青年農民狀態,只是勞作依然是很嫻熟。刻到了骨子裡的東西很難不熟悉。

  蔡葉芬瞪了李家華一眼,不屑地說,“哎喲就你那個工作,離了你單位就不轉了?老老實實的給我待著,把家裡的甘蔗砍完了你再回去上班。香港人的單位,也不知道靠譜不靠譜。”

  這一下連李路都無語了。

  很明顯,蔡葉芬根本不知道她幾個兒子在外面做的都是什麼工作。每個月幾百上千萬的資金往來,在蔡葉芬這裡是不存在的。她不滿意的是,李家華工作的單位是香港人開的,那個是不靠譜的。

  還是老三的國企靠譜,鐵飯碗。

  試想,在國企當幹部的老三都被她給抓回來幹活了,老二這個私人企業的會計,又算得了什麼。

  李耀華和李家華不是沒有對蔡葉芬說過工作這個事情,但是蔡葉芬根本不相信!什麼每個月上百萬上下,蔡葉芬只當他們在吹牛,為此已經多次狠狠的教訓他們為人處世要誠實!

  大哥二哥求助地看向李路,李路無奈得很,眼神示意他們稍安勿躁之後,開始認真考慮如何解決這個事情。

  李耀華是紅星廠的主事人,奮遠公司的財政大權在李家華手裡,他們倆不在個三兩天還沒什麼問題,但是很明顯,家裡這些甘蔗絕不是三兩天能砍完的,以家裡這幾個勞動力,沒一個多月根本不行。

  手裡幹活不停,李路想了個辦法,斟酌著說道,“媽,大哥和二哥的單位都能找到人幫忙,我這裡也可以,咱們不請人,請同事過來幫忙干幾天活,這個是可以的。”

  果然,蔡葉芬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同事能幫著砍甘蔗?做不來吧他們城裡人。”

  “有什麼做不來的,都是農家孩子出身,誰家裡沒幾畝地,都幹過這活。”李路說。

  李家華一看老媽動心了,連忙的說道,“對的對啊,媽,我單位不但有很多同事,還有卡車,可以借過來把甘蔗拉製糖廠去!”

  “那不行,不能白用。”蔡葉芬想了想,搖頭說,“這個不好這個不好,影響了工作不好。”

  李路給李家華打了個眼神,說道,“媽,我這邊沒問題。我不是保衛處的嗎,手下有很多兵啊戰友啊這些,我們廠是三班倒,很多人有時間的,卡車的話,我們保衛處也有的。”

  這些事情,甚至李路一個眼神,馬上就有人來幫他解決,但是他不能這麼幹——倒不如乾脆不要種地了,他沒錢嗎?

  在他眼裡,這些事情與錢無關,與什麼經濟效益也都沒有關係,而是老媽的生活方式。沒錯,現在是發達了,蔡葉芬妥妥富一代他娘親,用紙鈔來燒飯也用不了多少錢去。但是田地里勞作了大半輩子的她能適應嗎?與此讓她每天過得沒滋沒味,倒不如順著她的意讓她慢慢的過渡到另一種生活方式。更何況,李路的娘親不過五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人沒事做絕對的渾身的都不舒服。

  李路正是很明白這個道理,才不會用強硬的手段把母親甚至兩個妹妹都拽入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得給她們時間慢慢的適應。

  “媽,我請戰友們來幫忙吧,運甘蔗的卡車,再想想辦法。”李路說。

  蔡葉芬高興道,“那可以,媽每天給他們做好吃的,人家來幫忙,那得吃好喝好。”

  “得勒!”

  第289章 農村裡的規矩

  只花了三天的時間,李家的三十多畝甘蔗,全都收穫完畢,整整齊齊的以差不多一百斤一捆的規格碼在了村裡的嗮穀場那裡。

  當然,李路是堅決不同意用Lc80來拉甘蔗的。從地里轉運到嗮穀場,用的是牛車。生產隊的牛車,村里其他人的牛車,得閒的都招呼過來,一股腦兒轉運到了嗮穀場這裡。

  從鬆軟的地里把甘蔗拉出來,一般的卡車可不行的,手扶拖拉機也不行,牛車最實用,當然擁有巨大輪胎的耕種拖拉機是可以的,但是那玩意兒太少。搞得李路都有衝動讓紅星廠趕緊的仿製一拖的耕種拖拉機出來,好讓他拉甘蔗……

  他當然是用理性克服了獸性。

  因為實行的三班倒的工作制度,新光明廠公安保衛處每天都有三十多人休息,這些人,接到李路的通知,分成好幾台212吉普車和一台運兵卡車過來了。都是農家子弟出身,青壯小伙子,鐮刀在手天下我有的氣勢,只花了三天時間把三十多畝甘蔗給放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