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呵呵,問題大了。”工作人員冷笑著把介紹信塞在李路手裡,“現在運力多緊張,你開口就要五個車皮。你這個什麼奮遠公司,我聽都沒聽說過。對不起,你這個事情辦不了。”

  李路意外得很,有市府的介紹信的情況下,這點事情都辦不成?

  那工作人員揮著手叫下一位了,西河縣北運菜公司那幹部笑呵呵的上去辦手續。他們西河縣北運菜公司每次出去不是專列就是占據整列的大部分車皮,他也就是例行公事過來辦個手續罷了。

  李路皺著眉頭站在那裡思索了一會兒,頗為無奈的舉步離開了。

  他算是明白為什麼余嘉豪根本就沒考慮鐵路運輸了,這些人連市府的面子都不給。

  外面,張衛偉和那位叫梁廣波的寸頭青年在門口附近抽菸,張衛偉連忙問,“頭兒,辦好了?”

  李路嘆了口氣,說,“臉難看事兒難辦,看樣子要請市府的人出面了。”

  梁廣波呸了一口道,“政府的人怕是也不行,他們鐵路的牛氣得很,誰都不給面子。我上次運氣好,偷偷掛了北運菜公司的名義發了一批貨。他-媽-滴沒想到今天讓那狗臉給發現了。”

  李路打量著梁廣波,問,“小兄弟,聽你這麼說,你的生意做得很大。”

  梁廣波感到怪異得很,這人看著比自己還年輕,居然叫自己小伙子,也太能裝了,看在張衛偉的煙的份上,他說,“也沒多大,走家串戶收萬把斤,刨去了運費,其實也賺不了多少錢,比種田要好多就是了。”

  有頭腦並且敢勇敢踏出這一步的人都不簡單,在很多人的思想里,做這樣的事情是要被打擊的,尤其在許多政策都還沒明朗的1981年。值得欣慰的是,陸港地區有一屆開明的緊跟改革開放步伐的領導班子。

  李路笑道,“小兄弟,我請你下館子。”

  說著往212吉普那邊去了。

  張衛偉拍了拍發愣中的梁廣波,道,“同志,別愣著了,走吧,有你好處。”

  開212吉普車的幹部。

  梁廣波連忙扔了菸頭跟著跑過去。

  第076章 北運菜

  車皮的事情還沒聯繫好,李路卻是對青年農民梁廣波產生了興,這讓張衛偉很是不解。

  站前廣場那裡陸續有不少個體戶飯館,那招牌都是遮遮掩掩的不太敢光明正大,但東南西北的旅客是很多。夠便宜,且不用介紹信,吃個加了豬肉的湯粉五角錢。

  儘管五角錢差不多能買到半斤豬肉,但窮家富路出門在外的,好端端坐在陰涼處,等著別人滿頭大汗的伺候上吃的,這倒是一種享受呢。

  李路一口氣點了三個葷菜加個蒜蓉炒大白菜,讓梁廣波暗暗咋舌。他也是見過世面的人了,去了省城幾次,見識了大城市的生活,但這麼奢侈的一頓飯,還是有些超出了他的理解。

  尖椒炒牛肉、豆角炒五花肉、猛火煎黃花魚,加起來十幾塊錢了,頂半個月工資。這樣的客人讓老闆眉開眼笑,也吸引了周遭食客的目光。

  上二斤米酒之後,梁廣波的口水都是要止不住的。他往省城送一趟醃菜能賺不少,到他手裡的通常有一百多兩百塊錢,就他這個收入水準都不敢這麼揮霍。

  喝了二兩之後,李路才意識到,單從經濟收入層面來看,他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年代的所有人,他是名副其實的先富起來的這一批人。

  粗略的算了算,奮遠公司那邊一個月至少能給帶來他超過十萬塊錢的收入,這已經是許多人想都不敢想的龐大收入。而對於擁有三十年後未來意識的他來說,他嫌不夠!

  也只有當李耀華告訴他,紅星拖拉機廠公司的生產車間、碼頭修葺等等基礎建設弄起來,也花不掉五萬塊錢的時候,他才真切感受到手握的財富意義多麼的重大。

  他也就才真正的明白,為什麼馬金濤那麼大一個科學家,會為了一年區區五萬塊的科研經費而不惜拋棄了鐵飯碗跑來陸港到他那個簡陋得嚇人的拖拉機廠里工作。

  這是一個搞飛彈不如賣茶葉蛋的年代。

  “你走村串鄉的收醃菜,沒人管?”李路問梁廣波。

  他並非是在打發時間,而是嗅到了裡面的商機。醃菜是北運菜的一種,也就是酸菜。在熱帶地區農作物生長快,一年能種出最少三季的蔬菜。陸港地區種植最多的是芥菜,以芥菜作為原來製作而成的醃菜,是陸港地區有別於其他地區醃菜的特色小菜。

  受限於七八十年代的交通運輸條件,南方的蔬菜要像輸送到北方,需要短則幾天長則八個月的時間。在沒有冷凍運輸條件的情況下,使用醃製的辦法延長蔬菜的保存期,是最好的辦法。

  因此,所有採取醃製以及其他手段延長保存期的、輸送往北方的蔬菜,被稱為北運菜。

  這個買賣如果把規模做起來,利潤是相當驚人的,北方地區,確切地說,長江以北以及長江以南北部大部地區,對此類蔬菜的需求量是驚人的。

  李路此時關心的是,像梁廣波這種私人收購商,實際的生存狀態是什麼樣的。

  梁廣波搖頭嘆了口氣,猛地喝了口酒,抹了一把嘴巴,說,“不好做啊,鎮裡的人追著打擊,我們啊就跟游擊隊一樣東打一槍西晃一炮的。不瞞你說,我被政府處理過兩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