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扯犢子。」溫春華沒好氣的道,「你過幾天開學,什麼時候走啊。」

  「明天吧。」凌二笑著道,「你不出攤?」

  「我一個人去有什麼意思?」以前大傢伙出去都是成群結隊的,現在陡然就只有溫春華一個人,他顯得很是不習慣,偶爾只能跟著視他為對頭的算命老頭張順利大眼瞪小眼兒玩。

  忒沒勁。

  「我那房子還空著呢,要不你租過去開書店?」凌二問。

  「那還不是我一個人?」溫春華搖搖頭。

  「那我就沒招了。」凌二笑著道,「我可沒空陪你浪蕩了。」

  「哎呀,理解,你回去可是要認真讀書,考大學一定不能含糊了。」溫春華難得的嚴肅,他認真的道,「努力一番,以你的聰明,進北、清,也不是不行。

  畢業了,國家隨便安排,你也是有前途的,昨天我還和你嫂子說呢,說不定將來要沾你光的。」

  「我來浦江,怎麼樣?」凌二笑著問。

  「為什麼?」溫春華不解。

  「廢話,我生意在這邊,離老家又近,我當然優先來這裡了。」

  「你非一心鑽錢眼裡?」溫春華道,「年輕人,你不能只看眼前,得有大格局。」

  「時代風雲變幻,萬一我凌二在商場揚名了呢?」凌二笑著問。

  「怎麼著,你還想做虞洽卿這樣的人物?」溫春華問。

  「謝謝你抬舉,時代不一樣了,他們是買辦資產階級,現在是新時代,出不了這樣的人物,再說,我也不稀罕做那樣的,」凌二道,「至於黃金榮、杜月笙這樣的,我是沒那個能耐,跟你一樣,是臭老九的軟心腸。」

  「想在浦江立足是要搏命的。」溫春華嘆口氣道,「有些書里說到浦江大談的是格調、洋氣、羅曼蒂克,那指不定是言情的書看多了,以為小市民習氣就是浦江精神。

  浦江自開埠以來,依陸而生,因海而盛,南來北往的各色人在此匯聚,都可以在此棲身,這裡既是商場,也是各地軍閥的戰場,腥風血雨,從來就沒消停過。

  闖蕩浦江灘,而且還能立足的,包括那些溫吞吞的、精明的寧波幫,鮮有不搏命的。

  現在這形勢啊,我看的比你明白,想小富,精明一點,撥小算盤倒是沒差,可是想揚名,跟過去一樣,是真的要拼命的。」

  「這是新社會,我不需要拿命跟人磕吧?」凌二笑著道,「肯流汗,願意動腦子,老天爺餓不死我。」

  溫春華笑著道,「前幾天我才從報紙上看,說日苯、台灣股票大跌,經濟不景氣,很多破產的跳樓呢,家裡人站在樓底下哭著喊著,都沒喊回來,難道新聞是假的?」

  「抬槓了?」凌二無奈的道,「你去年才給我算過,說我富貴滔天呢,現在給我潑冷水,沒意思了吧?」

  「我是過來人,說這些是為你好,」溫春華道,「你做的再大,也是個體戶,私營主,有什麼意思呢?」

  「老溫啊,我開始鄙視你了,你這眼界,真的很讓我失望了。」凌二笑著道,「你也不是呆家不出門的人啊,你看看,哪個手拿大哥大戴金表、金鍊子的嗓門不是最大的?

  哪個港商、台商、僑胞不是前呼後擁的?」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溫春華氣呼呼的道,「我說的是社會地位,不是你說的這種場面,炫耀,這種算的了什麼?」

  「謝謝你的好意了,「凌二笑著道,「你給我說的那條路,更難走,我不是那個料。做生意嘛,我也不在乎錢不錢的,主要是想為中國商業做貢獻。」

  溫春華冷哼一聲,為中國商業做貢獻?

  信了這話才叫有鬼!

  但是,他倒是認可凌二的另一句話,從政不比從商簡單。

  似乎,還是賺錢更容易呢?

  想到這裡,他倒是不再和凌二糾結這個問題。

  94、蘿蔔與大棒

  周凱英騎著一輛老舊的三輪車,三輪車倔強的發著嗚咽嗚咽的聲音,看到自己男人在門口蹲著,也沒往家去,直接把三輪車停在了兩人的面前。

  車上是一堆堆的舊書,全是她從她大哥那廢品站里拿過來的,當然,現在需要花錢了。

  因為她分不清書的好賴,每天拉回來後,還需要自己男人從裡面挑挑揀揀。

  只有品相和內容不錯的書,才有資格進入溫春華那小小的書攤子。

  溫春華從三輪車搬下來一袋又一袋的書,嘩啦啦的全倒在了地上,灰塵和霉味一股腦的往鼻子裡鑽,習慣後,他也不像以前那麼介意了,認真的除霉,撫平褶皺。

  隨意在書堆里挑挑揀揀,拿出來一份舊報紙,瞄了兩眼後,放到凌二近前,對他道,「瞧瞧,這是上個月的報紙,知道怎麼說的嗎?

  官方報紙用的詞叫:疲軟!

  說明什麼?

  世道不景氣,你剛剛還說做什麼商界大亨呢,別看你們現在的洗衣粉賣的好,按照這個形勢走下去,情況不妙啊,還不知道要持續到什麼時候呢。」

  「困難只是暫時的吧。」凌二明白眼前的情況,西方資本主義這一次出奇的團結,他們要按照他們的意志主宰世界。

  東歐的劇變符合他們的期望,唯一頑固不化的只有中國。

  熱心的西方世界,毫不氣餒,他們依然懷揣著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投入到忘我的宣傳工作中,努力的要把東歐的情形告知給中國人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