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9頁
……
轉眼到了26日,午後。
今天是青年電影計劃公布結果的日子,場地還是在會議中心。13點開始,兩個小時前便有人聚集。現場沒有很正式的包裝,二十幾張圓桌蒙著雪白的桌布,擺著酒水食物,另有輕悠悠的音樂聲,顯得輕鬆隨意。
賓客以國人居多,偶有西方面孔。新人都很窮的,飛一趟北京的花費非同小可。而除了參與評選的電影人,另有些親友助陣,像周公子、范小爺、蓋爾加朵、徐可、科斯里克等等。
為此,不得不臨時添了兩張桌子。
過不多時,忽聽音樂一轉,幾個激烈的音符接連跳動。眾人知道即將開始,各自就位,攝影記者連忙對準鏡頭。果然,全場燈光大亮,褚青快步上台。
他穿了一套西裝,沒扎領結,前懷敞開,露出貼身的白襯衫。場下目光各異,有激動,有期待,有平靜,以及眨啊眨的大眼睛。
「大家好,歡迎來到青年電影計劃的發布現場。」
他領口別著麥,身形筆挺,雙手自然,道:「我很高興,我從今天早上就有一種興奮又惶恐的感覺。512部劇本,34個國家的新銳電影人,這或許是最偉大最美妙的一份責任。而現在,我站在這裡,我可以對你們講,幸不辱命。」
褚青一向不覺得自己的口才很棒,但偏偏意外,好多人喜歡聽他講話。他有一種很特別的讓人信服的誠摯感,這是營造感染力的基礎。
他用了一分半鐘開場,又用了一分半鐘介紹顧曉衛、夏剛等評委,然後直奔主題:「我們扶持計劃的五個名額已經確定,我一位位的介紹,第一部……」
他頓了頓,道:「《倭寇的蹤跡》,自編自導徐昊峰。這是部傳統又反傳統的功夫片,我有幸能看到它的誕生。」
隨著一句簡單闡述,徐昊峰起身上台,接過一本草葉形狀的證書。這是專門設計的,寓意新的希望。
《倭寇的蹤跡》早就談好了,徐昊峰也沒什麼激動的,很淡定的致詞。底下人拍著巴掌,卻忍不住竊竊私語,議論著對方的身份。
「第二部,《柳如是》,自編自導吳奇。劇本改編自陳寅恪的《柳如是別傳》,這是份驚喜,我期待它能呈現出應有的古典質感。」
「……」
吳奇怔了片刻,才想起上台。他本身是新影廠的導演,也沒抱什麼希望,誰知道還真入選了。
「呃,謝謝評審團。《柳如是》大概是國內最後一批膠片電影了,我的同事和同行要麼在用數字攝影,要麼在學習數字攝影的路上。我希望能通過一種沉靜寬容的態度,來講述那段歷史和知識分子的掙扎。謝謝,謝謝大家!」
吳奇致詞過後,便退立一旁,與徐昊峰並肩。
第八百二十五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6)
褚青繼續道:「第三部,《愛若此時》,自編自導特拉維斯費恩。由於有多數人撐腰,偏見往往更加肆無忌憚,而我喜歡這個故事裡的勇氣和情感。」
嗯?
華語圈的都一愣,還真有老外評上啊!特拉維斯比吳奇更驚訝,這是部在美國都沒人理的獨立電影,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卻獲得了認同。
他恍恍惚惚的上台,不曉得說什麼:「呃,真的很意外,我完全沒想過這個結果。這裡的開放與包容讓我敬佩,同性戀者在任何國家都受到了歧視與支持,呃……oK,再次謝謝你們!」
五去三,還剩兩個名額。場下的氣氛驟然緊張,電影是大家共同的夢想,誰也不願空手而回。
「第四部,《邊境風雲》,自編自導程爾。難得一見的警匪類型片,章節結構的創意非常不錯,我很喜歡裡面的一句台詞,這不是治安問題,是情感問題。」
隨著褚青的描述,程爾大步上台。他99年畢業於北電導演系,年紀不算小了,但一直缺少機會。此前只拍了一部畢業短片,和一部劇情長片。
這哥們比較內斂,言辭不多,簡單的道了幾句感謝。
至此,還剩最後一個名額。如果剛才是緊張,現在就是凝固了。其實當《邊境風雲》出來的時候,大部分人已經放棄了希望,只有少數人在堅持,默默念著:還有機會,還有機會!
「……」
褚青也停了一會兒,終究道:「第五部,《大聖歸來》!」
「嘩啷!」
這四個字一出,田小鵬就站了起來,比前面的幾位都要激動。
「這是部動畫電影,劇本的完成度不高。我們選擇它的理由,除了故事立意和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還有這個……」褚青一揮手。
轟!
大幕亮起,正在踏台階的田小鵬直接愣住,只見銀幕里閃過一幅幅的原畫草圖。有古怪的猴子,凶戾的沙僧,笨拙的豬頭,俊俏的小和尚,威風的哪吒,大長臉的二郎神……
這些草圖並不成規律,顯得支離破碎,肖像、武器、坐騎、宮殿等等,前後皆有不同。唯一的共性,便是那筆尖紙上蘊藏的熱情與真誠。
老外們不懂,自己人一瞧就是西遊記,頓時驚嘆連連。
田小鵬低著頭,不知怎樣上的台。他從褚青手裡接過證書,站在講台後面,顫著聲道:「謝,謝謝!我,我從04年左右開始做《大聖歸來》,到現在7年了。那時不太懂,想做就做了,上手之後才發現,要克服的困難太多太多……我們的意識欠缺,技術跟不上,市場也不看好,但我就是,就是想做我們自己的動畫電影……」
轉眼到了26日,午後。
今天是青年電影計劃公布結果的日子,場地還是在會議中心。13點開始,兩個小時前便有人聚集。現場沒有很正式的包裝,二十幾張圓桌蒙著雪白的桌布,擺著酒水食物,另有輕悠悠的音樂聲,顯得輕鬆隨意。
賓客以國人居多,偶有西方面孔。新人都很窮的,飛一趟北京的花費非同小可。而除了參與評選的電影人,另有些親友助陣,像周公子、范小爺、蓋爾加朵、徐可、科斯里克等等。
為此,不得不臨時添了兩張桌子。
過不多時,忽聽音樂一轉,幾個激烈的音符接連跳動。眾人知道即將開始,各自就位,攝影記者連忙對準鏡頭。果然,全場燈光大亮,褚青快步上台。
他穿了一套西裝,沒扎領結,前懷敞開,露出貼身的白襯衫。場下目光各異,有激動,有期待,有平靜,以及眨啊眨的大眼睛。
「大家好,歡迎來到青年電影計劃的發布現場。」
他領口別著麥,身形筆挺,雙手自然,道:「我很高興,我從今天早上就有一種興奮又惶恐的感覺。512部劇本,34個國家的新銳電影人,這或許是最偉大最美妙的一份責任。而現在,我站在這裡,我可以對你們講,幸不辱命。」
褚青一向不覺得自己的口才很棒,但偏偏意外,好多人喜歡聽他講話。他有一種很特別的讓人信服的誠摯感,這是營造感染力的基礎。
他用了一分半鐘開場,又用了一分半鐘介紹顧曉衛、夏剛等評委,然後直奔主題:「我們扶持計劃的五個名額已經確定,我一位位的介紹,第一部……」
他頓了頓,道:「《倭寇的蹤跡》,自編自導徐昊峰。這是部傳統又反傳統的功夫片,我有幸能看到它的誕生。」
隨著一句簡單闡述,徐昊峰起身上台,接過一本草葉形狀的證書。這是專門設計的,寓意新的希望。
《倭寇的蹤跡》早就談好了,徐昊峰也沒什麼激動的,很淡定的致詞。底下人拍著巴掌,卻忍不住竊竊私語,議論著對方的身份。
「第二部,《柳如是》,自編自導吳奇。劇本改編自陳寅恪的《柳如是別傳》,這是份驚喜,我期待它能呈現出應有的古典質感。」
「……」
吳奇怔了片刻,才想起上台。他本身是新影廠的導演,也沒抱什麼希望,誰知道還真入選了。
「呃,謝謝評審團。《柳如是》大概是國內最後一批膠片電影了,我的同事和同行要麼在用數字攝影,要麼在學習數字攝影的路上。我希望能通過一種沉靜寬容的態度,來講述那段歷史和知識分子的掙扎。謝謝,謝謝大家!」
吳奇致詞過後,便退立一旁,與徐昊峰並肩。
第八百二十五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6)
褚青繼續道:「第三部,《愛若此時》,自編自導特拉維斯費恩。由於有多數人撐腰,偏見往往更加肆無忌憚,而我喜歡這個故事裡的勇氣和情感。」
嗯?
華語圈的都一愣,還真有老外評上啊!特拉維斯比吳奇更驚訝,這是部在美國都沒人理的獨立電影,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卻獲得了認同。
他恍恍惚惚的上台,不曉得說什麼:「呃,真的很意外,我完全沒想過這個結果。這裡的開放與包容讓我敬佩,同性戀者在任何國家都受到了歧視與支持,呃……oK,再次謝謝你們!」
五去三,還剩兩個名額。場下的氣氛驟然緊張,電影是大家共同的夢想,誰也不願空手而回。
「第四部,《邊境風雲》,自編自導程爾。難得一見的警匪類型片,章節結構的創意非常不錯,我很喜歡裡面的一句台詞,這不是治安問題,是情感問題。」
隨著褚青的描述,程爾大步上台。他99年畢業於北電導演系,年紀不算小了,但一直缺少機會。此前只拍了一部畢業短片,和一部劇情長片。
這哥們比較內斂,言辭不多,簡單的道了幾句感謝。
至此,還剩最後一個名額。如果剛才是緊張,現在就是凝固了。其實當《邊境風雲》出來的時候,大部分人已經放棄了希望,只有少數人在堅持,默默念著:還有機會,還有機會!
「……」
褚青也停了一會兒,終究道:「第五部,《大聖歸來》!」
「嘩啷!」
這四個字一出,田小鵬就站了起來,比前面的幾位都要激動。
「這是部動畫電影,劇本的完成度不高。我們選擇它的理由,除了故事立意和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還有這個……」褚青一揮手。
轟!
大幕亮起,正在踏台階的田小鵬直接愣住,只見銀幕里閃過一幅幅的原畫草圖。有古怪的猴子,凶戾的沙僧,笨拙的豬頭,俊俏的小和尚,威風的哪吒,大長臉的二郎神……
這些草圖並不成規律,顯得支離破碎,肖像、武器、坐騎、宮殿等等,前後皆有不同。唯一的共性,便是那筆尖紙上蘊藏的熱情與真誠。
老外們不懂,自己人一瞧就是西遊記,頓時驚嘆連連。
田小鵬低著頭,不知怎樣上的台。他從褚青手裡接過證書,站在講台後面,顫著聲道:「謝,謝謝!我,我從04年左右開始做《大聖歸來》,到現在7年了。那時不太懂,想做就做了,上手之後才發現,要克服的困難太多太多……我們的意識欠缺,技術跟不上,市場也不看好,但我就是,就是想做我們自己的動畫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