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琰難得看著碼頭上人來人往的繁盛樣子,說道:“太傅不必擔心,朕帶了一隊貼身侍衛,都是挑了身手最好的,再說朕只在這呆半個時辰,不礙事的。”

  林清四下瞅了瞅,果然看到周圍雖然都是穿著尋常衣服的人,可這些人一看就是底盤極穩,雙目有光的宮中侍衛,這才放下心來,對周琰調笑道:

  “陛下就算帶了侍衛,可今日送臣的都是臣的同僚,其中不乏是朝中重臣,也都認識陛下,陛下也不怕回去被朝臣們上書。”

  “反正朕天天什麼都不干,他們也沒少上書,朕也不差這一本,再說,朕來送送太傅,也算師出有名,當初鐘太傅出殯,魏明帝還親自出城拉棺材上的韁繩,為其送葬呢,被後世傳為尊師重道的佳話呢!”周琰不以為意的說。

  “臣哪裡能和鐘太傅比,人家鐘太傅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林清笑著說,鍾繇那種的神人,豈是他這種的凡俗夫子能比的。

  “先生雖然沒有鐘太傅的天縱奇才,可對朕來說,卻不輸於鐘太傅對魏明帝。”周琰說道。

  林清忙擺擺手,說:“陛下可別這麼夸,您在這麼夸,臣會不知道已經姓什麼的。”

  周琰聽了頓時哈哈大笑,等笑完,對林清說:“太傅這一別,不知道咱們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太傅可有什麼心中想卻沒完成的心愿,不妨告訴朕。”

  林清看著周琰,瞪大眼睛,這是打算最後給他一個退休大禮包。

  林清腦子立刻飛速的轉起來,要錢,不,這個他不缺;要官職,他都辭官了,要是要他還辭幹什麼,至於他的兒子們,現在已經都比同齡人要強不少了,再讓他們升,那就太出彩了,也不是好事。

  林清糾結的想了一個否定一個,不由感嘆,周琰要是早說就好了,這樣他就能好好想一想他到底缺什麼了。

  林清想著想著,突然腦中一閃,頓時眼睛一亮,看著周琰,猶豫了一下支支吾吾的說:“陛下,什麼都可以嗎?”

  “只要不對社稷有害就可以。”周琰看著林清的表情,倒是很好奇林清會提一個什麼條件。

  林清聽了周琰的定語,頓時放下心來,搓著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陛下,這個,等臣百年之後,陛下能找個文採好的史官給臣寫一篇好的傳記放在史冊里麼,臣知道自從唐朝太宗皇帝後,歷朝皇帝就可以看本朝的史冊,等寫到臣的時候,還請陛下讓史官多夸臣幾句。”

  周琰:……

  他怎麼從來沒發現,他家太傅還好“名”呢?

  不過這也就是他一句話的事,周琰點點頭說:“這個太傅放心,等修到太傅的傳記時,朕一定讓他們好好寫。”

  林清聽了周琰的承諾,頓時放下心來,說:“多謝陛下。”

  周琰覺得林清提的這個要求有些輕了,想到林清可能比較在意身後名,就說道:“既然先生這麼在意這個,不過等先生百年之後,朕送你個‘文正’的諡號。”

  “可別,”林清忙說:“這兩個字臣萬萬擔不起,陛下要是有心,不妨把‘文清’兩個字留給臣吧,這兩個字不顯眼,其實還有一個字是臣的名,以後後人說起,也順口。”

  周琰想了想,說:“那就依太傅所言。”

  “多謝陛下。”林清給周琰行了一禮。

  周琰連忙扶起林清,說:“太傅不必多禮,朕也不曾給先生什麼。”

  “已經夠了,反正臣也不缺什麼了。”林清有些心滿意足的說。

  林清和周琰又說了一會話,看著時辰不早了,就和旁邊來送行的大臣一一道別,這些大臣本來想送林清的,可是看著周琰來了,也沒有敢上前的,不過眾人還是很高興,起碼多了一次在陛下面前露臉的機會,所以儘管被丟在一邊,還是沒有一絲的不耐煩。

  等林清和眾人道完別,周琰讓楊雲端來酒,倒了三杯,拿起第一杯,給林清說:“太傅將要遠行,朕特帶來酒,為太傅踐行,這第一杯,祝太傅老家父母身體安康。”

  林清連忙接過,說:“多謝陛下吉言。”然後替父母飲下。

  周琰端起第二杯,說:“這第二杯,祝太傅身體安康。”

  林清接過,說:“臣,謝陛下!”然後飲下。

  “這第三杯,敬天地,願太傅一路平安!”周琰說完,把第三杯酒灑在地上。

  林清看著周琰,看著自己的四個兒子,看著身後的群臣,突然有一種想落淚的感覺,不過還是眨眨眼,對周琰拱手說:“陛下,臣,走了!”

  對身後的同僚的說:“各位大人,林某在此告辭!”

  然後拍了拍自己的四個兒子,說:“好好聽你們大哥的話!”

  最後對前來送行的眾人說:“諸位,保重!”

  林清說完,就帶著王嫣上了官船,他怕他一耽擱,就不想再走了。

  等上了官船,站在甲板上,看著船慢慢的開動,看著岸上的人漸漸遠去,最終一點點看不見了。

  林清看著逐漸遠離的京城,突然想起三十年前拖家帶口進京當官,不由搖頭笑了笑,嘆了一口氣:

  三十年,又回去了,還真天生不是做官的命啊!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