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桓四個,聽了,忙應道:“是。”

  林清說完,就把四個孩子趕回去,讓他們回去給他們媳婦說去了。

  林桓回到自己的院子,齊瑤迎了上來,好奇問:“爹突然叫你去幹什麼?可是有什麼事情?”

  林桓笑著隨口說:“爹打算分家,把我們叫去,給我們說明天分家的事。”

  “分家?”齊瑤比林桓聽到分家時還驚訝,說:“如今爹和娘都在,怎麼突然想到分家了。”

  林桓帶著齊瑤進了屋子,讓屋裡的下人都下去,然後把他爹林清說的給齊瑤說了一遍,感嘆道:“爹一走,身為長子,我自然要在這撐著,你是長媳,自然也要管家,爹如今分家,是怕咱倆難做,畢竟管家這事,從來就是出力不討好。”

  齊瑤天天跟著婆婆王嫣管家,可比林桓深有體會多了,她這些日子還擔心,萬一公公婆婆走了,以後她管家,要怎麼處理好,才能把事情弄的盡善盡美,正愁的天天掉頭髮,如今一聽林桓說要分家,立刻問道:“那爹打算什麼時候分?”

  林桓撇了她一眼,沒好氣的說:“你倒是急!”

  齊瑤知道林桓因為分家有些難受,畢竟兄弟天天吃一個鍋里的飯長大的,可她也沒有什麼壞心,只是知道現在分家最好,就坦誠的說:

  “妾身知道大郎聽了分家不好受,畢竟兄弟從小在一起,可大郎不妨想想,現在爹娘在這,一切都好,可等爹娘走了,要是不分家,只能妾身掌家,雖然妾身自認為可以公道持家,三位弟妹也都是大家出身,也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可一年能行,兩年能行,如果十年,二十年呢,只要不分家,三位小叔賺的錢就得放在公里,每家除了當初爹娘成親時送的那些,就不能有別的私財,時間久了,大郎覺得弟妹們,能沒有怨言嗎?就只是人情往來這一條,只怕摻合久了也會出問題。再說,等到咱們的孩子長大了,就算大郎你,也不能捫心自問,就真能把兒子和侄子一碗水端平吧!”

  林桓聽了,嘆了一口氣說:“你說的雖然刺耳,卻是實話,爹也是考慮到這個,才打算提前分家的。”

  齊瑤說道:“妾身本來就是武將家出身,也說不出那些委婉的話,不過咱們成親最早,一直跟著公婆,也算賺了便宜,公公這次退了,陛下也只蔭了夫君,大郎不妨給公公說讓公公多分點給三個小叔,也省得三個弟媳覺得虧了。”

  林桓倒沒想到齊瑤居然和他爹想到一塊去了,難怪他爹原來私底下曾誇他媳婦,說四個媳婦中,他媳婦雖然看著最粗,卻粗中有細,做事也夠大氣,堪為一族宗婦,林桓此時,也不得不佩服他爹的眼光。

  林桓就把他爹打諸子均分說了一下,齊瑤聽了點點頭,說:“這樣三個小叔多分一點,三個弟媳心裡肯定歡喜,也覺得有些虧欠咱們的,以後我們妯娌間相處,也能多幾分敬重,至於那點錢財,大郎放心,妾身不是那種眼皮子淺的人,多那一成,難不成還能發了不成。再說大郎俸祿本來就比幾位小叔高,幾年也就賺回來。”

  林桓聽了,拉著齊瑤的手說:“得此賢妻,夫復何求!”

  齊瑤錘了林桓一下,嗔道:“就會油嘴滑舌,不理你了。”

  說著,拿帕子甩了下林桓,直接去內室了,林桓忙屁顛屁顛跟上,也進去了。

  林橋也回去,把他爹打算要分家的事給自己的妻子劉雲說了,劉雲聽了也很是吃驚,畢竟大家族中,可很少有父母在,就分家的。

  不過聽了能分家,劉雲頓時歡喜起來,畢竟誰能自己關門過小日子,會想靠著別人生活,再說,她嫁的事老二,以後肯定要分出去的,那晚分自然不如早分,小家還能多攢些錢,所以對於林清要分家,劉雲簡直是贊成的不能再贊成,走聽到林清打算諸子均分,更是歡喜的要命,不過有些擔憂。

  “可公公要諸子均分,大嫂會不會不高興?”劉雲問道:“雖然朝廷律法規定,諸子均分,可實際分家,還是長子占大頭。”

  林橋倒沒覺得這是個事,說:“大嫂要是不高興,就讓爹多分一些給大哥好了,咱這樣的人家,犯不上為了那一點錢財生分。”

  劉雲本來還想說什麼,可一想也是,要是能提早分家,真沒有必要為那一點錢財鬧的難看,就說道:“二郎說的也是,妾身也還有嫁妝,等分了家,妾身也可以買一些鋪子田產,到時生了利,確實不用計較這些。”

  林橋笑著說:“你還忘了,我還有俸祿呢!再說,以後在官場上,我們四個弟兄也得相互扶持,不應該因為一點錢財生分了。”

  劉雲聽了頓時點點頭,說:“還是夫君想的長遠。”

  同樣的話,也在林樺林楠的房中出現。

  第二日,林清吃完飯,就把兒子兒媳叫到正院,然後當著四個人的面,把在京城的田產鋪子分成四份,然後讓四個孩子抓鬮。

  等四個孩子分完,林清本來還擔心幾個兒媳婦會有不樂意的,可看到四個兒媳婦臉上掩飾不住的笑意,才放下心來讓他們都回去。

  等孩子都走了,林清攬過旁邊的王嫣,感慨道:

  “以後,就咱老兩口過了!”

  第二百章(大結局)

  林清分完家, 又想到兒子們如今都住在一個宅子裡,雖然宅子夠大, 每人都有獨立的院子, 院子間也隔的不近,可等一二十年過後,他的孫子都長起來了, 以他們家現在這個人口增長情況,以後只怕也擠得慌。

  所以林清在第二天吃飯的時候,又特地加了一條,十年後,這個大宅歸林桓, 至於剩下的三個,可以自己在京城挑一個和大宅一樣大的七進大宅, 至於買宅子的錢, 由他來付,算是補償,當然,要是林桓不喜歡這宅子, 也可以買一個七進的宅子,錢同樣由他來出。

  林桓聽了, 頓時笑道:“爹, 別人家都生怕孩子以後分開,您可好,生怕我們天天住一起。”

  林橋也笑著說:“是啊, 爹,我們弟兄住一起挺好的,平時還有個照應,串門也方便。”

  “在爹眼裡,好像他一走我們就要打架似的。”林樺調笑的說。

  “就是,就是,其實我們的院子都是獨立的,爹您真不用這麼擔心。”林楠說道。

  幾個兒媳婦也在一旁點頭,雖然都說妯娌難處,可她們都是大家出身,如今分了家,她們也不會小家子氣的想要占別人便宜,所以處的也不錯,再說都在自己院子裡關門過日子,誰也犯不著誰,反倒平時里喜歡串個門說說話,畢竟她們丈夫一去各部坐堂,她們在屋裡也悶的慌。

  林清看了他兒子和兒媳的反應,心道他這還真是白操心了,就說道:“我知道你們兄弟感情好,只是如今孫子孫女多了,你爹我擔心等過些年孩子長大了,娶孫媳婦了,這宅子會住不開,到時委屈了我孫子孫女們。所以才先把話說在前頭。”

  林桓看了看自家的四個,林橋看了看自家的三個,林樺看了看自家的兩個和他媳婦肚子裡正揣著的一個,林楠倒是剛成親還沒有,不過看了看他三個哥哥家的,突然發現他爹還真是高瞻遠矚,他家的孫輩好像真的好多!

  林桓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和侄子,突然說:“爹何必擔心這個,等以後孩子大了,兒子們直接給他們每房買個大宅子,讓他們弟兄們一起出去住不就得了,我們弟兄們留在老宅,以後等老了,也好串門。”

  林清聽了,不由瞪眼,說:“你打算直接把我孫子都丟出去啊!”

  林桓反駁道:“我是等他們成親再讓他們出去,再說,爹,你不是也這麼幹的嘛!”

  “我哪有!”林清說道。

  林桓林橋林樺林楠轉頭看著林清,林桓說:“爹,您不是拍拍屁股回老家,把我們丟京城了!”

  林清:……

  感情這還是跟他學的!不過林清自己做了初一,兒子們如今想做十五,他也沒辦法。

  不過讓林清沒有想到的是,林家後代成親後就分家不和父母一起過的慣例卻從這個時候就開始了,也正是因為如此,林家後代中依靠父母的少,父母插手的也少,反而讓林家這一支,更加繁盛起來,久經朝代更迭而不衰,一直流傳到後世。

  林清把京城的事都處理完了,就帶著王嫣和大包小包回老家。

  由於林清向來不喜和別人爭,為人又踏實,所以做官這些年,雖然沒有結什麼朋黨,可在朝中的人緣,卻出乎意料的好,所以聽到林清今日離京,上至內閣閣老,下到禮部的官員,有不少來相送,甚至連周琰,都偷偷從宮裡跑出來,來送他一程。

  林清被周琰的出現嚇了一跳,連忙把周琰帶到旁邊,小聲的說:“陛下怎麼來了,這碼頭人來人往,多不安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