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林桓知道林清和王嫣放心不下, 所以每次收到信,都會把自己和弟弟在老家的大事小事都記下來,甚至老家的一些大事也會寫在裡面, 給林清寄回來,所以林清哪怕在京城,也能大體知道孩子如今在做啥。
林清在書房看著林桓這次寄的信,信里說他已經帶著齊氏祭完祖了,林橋林樺再過幾日也要考院試了, 這次院試又輪到沂州府,倒是不用再長途跋涉。
看到這, 林清不由鬆了一口氣, 能在家門口考,出現意外的機率就小很多,而且在熟悉的地方考試,也比較方便, 看來這次只要兩個孩子不臨場失誤,中院試應該不是難事。
林清接著往下看, 下面就是林家最近發生的一些事, 大多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不過即便如此,林清還是看的津津有味, 他已經好幾年沒回去了,平時雖然忙碌,可閒暇下來,也難免有些想念老家,尤其是老家的林父和李氏。
林清正看著,看到一行,突然一頓,林桓寫到他爺爺前幾天身體有些不適,請了蘇大夫,如今已經沒事了。
看到這,林清不由嘆了一口氣,他爹如今已經六十多了,近幾年身子大不如從前,時常有個小病小災的,平時他爹給他來信,怕他擔心,大多報喜不報憂,從來都說一切都好,可林清前幾年在家,對林父的身子看在眼裡,心裡怎麼可能沒數。
想到林父的身子,林清不由又嘆了一口氣,他爹倒是沒什麼大病,不過早年操勞過度,年輕的時候又不大注意,如今年紀大了,各種毛病就出來了,時常有個頭疼腦熱的。
對於這種情況,林家雖然是巨富之家,大夫也不缺,可除了好好休養,也沒其他的辦法,畢竟,年紀大了,體弱多病,這是誰都無法避免的。
林清想了想,從旁邊拿出紙,給林桓回了一封信,著重讓他在家帶著媳婦多去大宅走走,多去看看他爺爺奶奶,其實林清更想自己回去看看,可惜條件不允許,也只能讓自己的兒子替自己儘儘孝了。
林清正寫著信,就聽到幾下敲門聲,抬起頭,看著王嫣端著一盅東西,忙放下筆,起身去接過王嫣手中端的,說道:“你怎麼來了,讓丫鬟端過來就行了。”
王嫣隨林清進來,笑著說:“你散了值就一直在書房沒出來,擔心你餓了,正好爐子上有粥,就給你端了一份。”
林清把粥放在桌子上,說:“正打算要過去吃飯,只不過寫了封信,有些耽擱了。”
王嫣看了看桌子上林桓的來信,這信是驛站送到家裡的,所以林清還沒散值時她就已經看完了,想到信上提到的,就說道:“看信上桓兒說,孩子他爺爺前些日子身子有些不慡,妾身備了些藥材,打算等過著日子差人送回去。”
林清說:“夫人有心了,我也是因這事,有些擔心,才想寫封信囑咐一下桓兒。”
王嫣聽了,走到桌前,拿起林清剛寫的信,看了看,說:“如今桓兒和他媳婦在家,確實應該多讓他們去他爺爺奶奶那看看,公公婆婆年紀大了,有孫子承歡膝下,二老想必也很是高興。”
林清聽了,有些落寞的說:“本來應該我這個兒子侍奉的,如今,卻只能讓桓兒代替,我這個兒子,也確實不孝。”
王嫣看到林清的樣子,忙安慰道:“夫君何必怨自己,如今你執掌禮部,根本走不開,妾身知道夫君和公公婆婆素來親厚,可林家同樣也得夫君撐著,公公婆婆想必也不會願意因為自己耽誤夫君。”
“我又何嘗不知道是這個道理,不過爹娘向來疼我,如今卻只有我不在身邊,難免心裡有些不好受。”林清說道。
林清看著王嫣,突然說道:“你說,如果過幾年,等桓兒起來了,我致仕怎麼樣?”
王嫣聽了林清突然冒出的這句話,頓時被嚇了一跳,連忙說:“二郎如今正居高位,又深得帝心,何出此言?”
林清也是一時感慨,可說出來後,卻越想越覺得是這回事,就把王嫣拉到椅子上坐下,說道:“我不是要現在就致仕,而是打算等過幾年,桓兒再升升。”
“可是就算過幾年,二郎你年紀也不算老,也沒到致仕的地步。”王嫣不解的說。
“我知道我離告老還鄉的年紀還早,不過如今我已經算是位極人臣了,要想再進一步,也只能是入閣了,可一旦入閣,那就不是在禮部這麼輕鬆了,不說政事繁重,就是平時的決策,我有自知之明,也是做不來的,所以如今,我的仕途也算是到頂了,再進一步,可能並不大。就算是陛下和我關係好,在這種關乎朝廷大事上,也不會徇私的。”林清說道。
“可如今林家在官場上,只有二郎你撐著。”王嫣說道。
“所以我才說過幾年,桓兒在陛下面前算是排上號的,有陛下在,只要桓兒不出大亂子,想必用不了幾年,就能起來,等桓兒差不多能撐起來了,我就退下來,到時不僅能給桓兒騰位子,也能給陛下留個不戀權的印象。”林清說道。
王嫣聽了,沒好氣的說:“這樣你可以回老家,承歡膝下,順便還能偷懶!”
林清聽了,不惱反笑,說:“知我者,夫人也。夫人覺得怎麼樣?”
王嫣知道林清一旦決定什麼事,就很難改,只能嘆了口氣,說:“你都打算好了,妾身還能說什麼,不過二郎你要答應我,必須得桓兒起來了,你才能退下來,你可不能半路擱挑子,耽擱了孩子。”
林清難得認真的說:“這你放心,不用你說,我也不會坑了咱兒子的。”
王嫣:……
你還沒坑兒子,你現在就已經打算讓他頂缸了,還想怎麼坑?
第一百九十五章
沂州府
林桓和齊瑤吃過早膳, 收拾了一下,就起身去林家大宅。
到了大宅, 還沒進門, 就看到林桐(小小),林澤的長子,正要往外出。林桓和齊瑤忙上前和林桐相互見禮, 林桓問道:“大堂兄這是要出去?”
林桐點頭說:“鹽號有點急事,爹叫我去一趟。”
林桓問道:“爺爺今日感覺可還好?”
“剛才我去問安的時候,爺爺剛用了早膳,喝了兩碗粥,看起來倒比昨日好多了。”林桐說道。
林桓聽了放下心來, 看著林桐急著出去,就說道:“那堂哥快去忙吧, 我和齊氏進去看看爺爺。”
林桐點點頭, 說:“大哥今日有急事,就不先陪你和弟妹了。”說著,匆匆到門外騎了馬出去。
林桐走後,林桓就帶著齊氏直接去了後院, 進了門,就看到他大伯家的幾個堂弟都在, 又是一陣見禮。
等見完禮, 林桓走到內室,看到床上正躺著的林父,和旁邊坐著正陪著他說話的李氏, 還有在旁邊服侍的小李氏,叫到:“爺爺,奶奶,大伯母。”
李氏看到林桓,忙招了招手,等林桓過去,拉著林桓的手,說:“怎麼這麼早就過來了,可用早膳了?”
林桓笑著說:“已經用過了,昨天二弟和三弟已經進場了,今天早晨沒事,所以吃過早膳就過來了。”
然後轉頭看著床上的林父,問道:“爺爺今日感覺可好?”
林父前些日子有些不舒服,修養了幾日,今天倒是精神多了,正靠著枕頭,伸手拉林桓在床邊坐下,看著林桓抱怨道:“人老了,難免有個小病小災的,你奶奶和你大伯就大驚小怪的,非讓我在床上養著。”
林桓反握住林父的手,看著他爺爺今日臉色紅潤了許多,才徹底放下心來,笑著勸道:“奶奶和大伯也是擔心您,再說大夫也說了,您只要在床上靜心養幾日,很快就能好,您好了,奶奶和我們這些做晚輩的也放心。”
林父嘀咕道:“再在床上躺著,你爺爺我身上就長繭子了。”
不過話雖這麼說,林父也知道自己現在的身子不適合逞強,就倚在枕頭上,問道:“橋兒、樺兒和柱哥兒還有椿哥兒一起進場了?”
“昨天傍晚進的場。”林桓答道。
有林清林桓林杉三個在前,如今林家上下對科舉的事也算是門清,林父心裡估算了一下,說:“看來這個月的月末,幾個孩子就能考完,但願能過,要不這一次次的考,也是辛苦。”
林桓知道他爺爺說的是林柱和林椿,他二弟和三弟因為路途遠,被他爹壓了一屆,可上一次,林柱和林椿都參加了,卻都名落孫山。
林桓說道:“柱堂弟和椿堂弟有上次院試的經驗打底,想必這次應該沒問題。”
“希望如此吧!”如今經過幾個孩子考院試,林家上下對院試的難度總算認識到位了,甚至還有些矯枉過正,所以林父對於他兩個弟弟家的孫子中能院試這件事,真沒抱太大希望。
林清在書房看著林桓這次寄的信,信里說他已經帶著齊氏祭完祖了,林橋林樺再過幾日也要考院試了, 這次院試又輪到沂州府,倒是不用再長途跋涉。
看到這, 林清不由鬆了一口氣, 能在家門口考,出現意外的機率就小很多,而且在熟悉的地方考試,也比較方便, 看來這次只要兩個孩子不臨場失誤,中院試應該不是難事。
林清接著往下看, 下面就是林家最近發生的一些事, 大多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不過即便如此,林清還是看的津津有味, 他已經好幾年沒回去了,平時雖然忙碌,可閒暇下來,也難免有些想念老家,尤其是老家的林父和李氏。
林清正看著,看到一行,突然一頓,林桓寫到他爺爺前幾天身體有些不適,請了蘇大夫,如今已經沒事了。
看到這,林清不由嘆了一口氣,他爹如今已經六十多了,近幾年身子大不如從前,時常有個小病小災的,平時他爹給他來信,怕他擔心,大多報喜不報憂,從來都說一切都好,可林清前幾年在家,對林父的身子看在眼裡,心裡怎麼可能沒數。
想到林父的身子,林清不由又嘆了一口氣,他爹倒是沒什麼大病,不過早年操勞過度,年輕的時候又不大注意,如今年紀大了,各種毛病就出來了,時常有個頭疼腦熱的。
對於這種情況,林家雖然是巨富之家,大夫也不缺,可除了好好休養,也沒其他的辦法,畢竟,年紀大了,體弱多病,這是誰都無法避免的。
林清想了想,從旁邊拿出紙,給林桓回了一封信,著重讓他在家帶著媳婦多去大宅走走,多去看看他爺爺奶奶,其實林清更想自己回去看看,可惜條件不允許,也只能讓自己的兒子替自己儘儘孝了。
林清正寫著信,就聽到幾下敲門聲,抬起頭,看著王嫣端著一盅東西,忙放下筆,起身去接過王嫣手中端的,說道:“你怎麼來了,讓丫鬟端過來就行了。”
王嫣隨林清進來,笑著說:“你散了值就一直在書房沒出來,擔心你餓了,正好爐子上有粥,就給你端了一份。”
林清把粥放在桌子上,說:“正打算要過去吃飯,只不過寫了封信,有些耽擱了。”
王嫣看了看桌子上林桓的來信,這信是驛站送到家裡的,所以林清還沒散值時她就已經看完了,想到信上提到的,就說道:“看信上桓兒說,孩子他爺爺前些日子身子有些不慡,妾身備了些藥材,打算等過著日子差人送回去。”
林清說:“夫人有心了,我也是因這事,有些擔心,才想寫封信囑咐一下桓兒。”
王嫣聽了,走到桌前,拿起林清剛寫的信,看了看,說:“如今桓兒和他媳婦在家,確實應該多讓他們去他爺爺奶奶那看看,公公婆婆年紀大了,有孫子承歡膝下,二老想必也很是高興。”
林清聽了,有些落寞的說:“本來應該我這個兒子侍奉的,如今,卻只能讓桓兒代替,我這個兒子,也確實不孝。”
王嫣看到林清的樣子,忙安慰道:“夫君何必怨自己,如今你執掌禮部,根本走不開,妾身知道夫君和公公婆婆素來親厚,可林家同樣也得夫君撐著,公公婆婆想必也不會願意因為自己耽誤夫君。”
“我又何嘗不知道是這個道理,不過爹娘向來疼我,如今卻只有我不在身邊,難免心裡有些不好受。”林清說道。
林清看著王嫣,突然說道:“你說,如果過幾年,等桓兒起來了,我致仕怎麼樣?”
王嫣聽了林清突然冒出的這句話,頓時被嚇了一跳,連忙說:“二郎如今正居高位,又深得帝心,何出此言?”
林清也是一時感慨,可說出來後,卻越想越覺得是這回事,就把王嫣拉到椅子上坐下,說道:“我不是要現在就致仕,而是打算等過幾年,桓兒再升升。”
“可是就算過幾年,二郎你年紀也不算老,也沒到致仕的地步。”王嫣不解的說。
“我知道我離告老還鄉的年紀還早,不過如今我已經算是位極人臣了,要想再進一步,也只能是入閣了,可一旦入閣,那就不是在禮部這麼輕鬆了,不說政事繁重,就是平時的決策,我有自知之明,也是做不來的,所以如今,我的仕途也算是到頂了,再進一步,可能並不大。就算是陛下和我關係好,在這種關乎朝廷大事上,也不會徇私的。”林清說道。
“可如今林家在官場上,只有二郎你撐著。”王嫣說道。
“所以我才說過幾年,桓兒在陛下面前算是排上號的,有陛下在,只要桓兒不出大亂子,想必用不了幾年,就能起來,等桓兒差不多能撐起來了,我就退下來,到時不僅能給桓兒騰位子,也能給陛下留個不戀權的印象。”林清說道。
王嫣聽了,沒好氣的說:“這樣你可以回老家,承歡膝下,順便還能偷懶!”
林清聽了,不惱反笑,說:“知我者,夫人也。夫人覺得怎麼樣?”
王嫣知道林清一旦決定什麼事,就很難改,只能嘆了口氣,說:“你都打算好了,妾身還能說什麼,不過二郎你要答應我,必須得桓兒起來了,你才能退下來,你可不能半路擱挑子,耽擱了孩子。”
林清難得認真的說:“這你放心,不用你說,我也不會坑了咱兒子的。”
王嫣:……
你還沒坑兒子,你現在就已經打算讓他頂缸了,還想怎麼坑?
第一百九十五章
沂州府
林桓和齊瑤吃過早膳, 收拾了一下,就起身去林家大宅。
到了大宅, 還沒進門, 就看到林桐(小小),林澤的長子,正要往外出。林桓和齊瑤忙上前和林桐相互見禮, 林桓問道:“大堂兄這是要出去?”
林桐點頭說:“鹽號有點急事,爹叫我去一趟。”
林桓問道:“爺爺今日感覺可還好?”
“剛才我去問安的時候,爺爺剛用了早膳,喝了兩碗粥,看起來倒比昨日好多了。”林桐說道。
林桓聽了放下心來, 看著林桐急著出去,就說道:“那堂哥快去忙吧, 我和齊氏進去看看爺爺。”
林桐點點頭, 說:“大哥今日有急事,就不先陪你和弟妹了。”說著,匆匆到門外騎了馬出去。
林桐走後,林桓就帶著齊氏直接去了後院, 進了門,就看到他大伯家的幾個堂弟都在, 又是一陣見禮。
等見完禮, 林桓走到內室,看到床上正躺著的林父,和旁邊坐著正陪著他說話的李氏, 還有在旁邊服侍的小李氏,叫到:“爺爺,奶奶,大伯母。”
李氏看到林桓,忙招了招手,等林桓過去,拉著林桓的手,說:“怎麼這麼早就過來了,可用早膳了?”
林桓笑著說:“已經用過了,昨天二弟和三弟已經進場了,今天早晨沒事,所以吃過早膳就過來了。”
然後轉頭看著床上的林父,問道:“爺爺今日感覺可好?”
林父前些日子有些不舒服,修養了幾日,今天倒是精神多了,正靠著枕頭,伸手拉林桓在床邊坐下,看著林桓抱怨道:“人老了,難免有個小病小災的,你奶奶和你大伯就大驚小怪的,非讓我在床上養著。”
林桓反握住林父的手,看著他爺爺今日臉色紅潤了許多,才徹底放下心來,笑著勸道:“奶奶和大伯也是擔心您,再說大夫也說了,您只要在床上靜心養幾日,很快就能好,您好了,奶奶和我們這些做晚輩的也放心。”
林父嘀咕道:“再在床上躺著,你爺爺我身上就長繭子了。”
不過話雖這麼說,林父也知道自己現在的身子不適合逞強,就倚在枕頭上,問道:“橋兒、樺兒和柱哥兒還有椿哥兒一起進場了?”
“昨天傍晚進的場。”林桓答道。
有林清林桓林杉三個在前,如今林家上下對科舉的事也算是門清,林父心裡估算了一下,說:“看來這個月的月末,幾個孩子就能考完,但願能過,要不這一次次的考,也是辛苦。”
林桓知道他爺爺說的是林柱和林椿,他二弟和三弟因為路途遠,被他爹壓了一屆,可上一次,林柱和林椿都參加了,卻都名落孫山。
林桓說道:“柱堂弟和椿堂弟有上次院試的經驗打底,想必這次應該沒問題。”
“希望如此吧!”如今經過幾個孩子考院試,林家上下對院試的難度總算認識到位了,甚至還有些矯枉過正,所以林父對於他兩個弟弟家的孫子中能院試這件事,真沒抱太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