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煙花’散盡,孩子們還沉浸在歡悅中。

  祝斗南將三寶放下地來:“孩子的心愿,應該儘量去滿足。因為,他們很快就長大了。”

  他氣息未亂,語氣如常,可嘴角的淺跡,分明是笑意,越季不會看錯,今晚,頭一次,他露出了些許笑意。

  唉!越季好生悔。原來佛家淨土,真的能夠滌塵洗俗,祝斗南分明還是初見時的祝斗南。出山泉水,縱然光怪陸離,可洗去浮華,仍舊冰心玉壺,早知如此,她該一早同他去壽安禪林啊……

  “啊?嗯嗯。”胡思亂想中猛然聽到他喚她,她忙應聲。

  “不早了。你孤身一人,該下山了。”

  你也知道我是孤身一人阿……越季在心裡嘀咕嘀咕,是不是自己一向表現得太彪悍了,給人一種絲毫不需要被護送的感覺呢?她兩手輪流敲打著另一邊的肩臂:“唉……剛剛抱那兩個孩子,沉死了,累死了……”

  可這似乎並沒令她顯得柔弱些,因為祝斗南道:“那就早些動身吧。”

  “那個……雪天路滑,下山坡陡,回去的時候車又是空的,只怕騾子剎不住蹄子,若是車裡裝些……”越季心裡飛速想著該怎麼說,直接說若是車裡裝下個殿下您還能給壓一壓總不太好吧?

  祝斗南已經打斷她:“慢些趕。”轉身去了。

  人家一片殷勤,邀她去壽安禪林看梅花,她怎麼說,梅花能不能炒來吃?這麼愛吃,給你一大碗閉門羹吃!越季發狠甩了兩鞭子。

  騾子性子好,鼻子裡噴了兩聲,回過頭來略帶哀怨地看她。她立即反應過來,大聲說:“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忙著在騾子臀上揉了揉。那兩鞭子,分明是想抽她自己的啊。

  回到府中已是半夜三更,酒闌席散,諾大府院,亮著的燈已經不多了。

  越季精神抖擻地經過一扇門而不停,越三千聞聲出來,打著哈欠追上去:“七姑——”

  越季足下還是不停:“嗯?”

  “七姑你看啊,這兩串花燈是我給你留的,多精緻……”

  “不要!”

  “不是你說的有好吃的好玩的……”

  “怎麼會?玩物喪志,我會說這麼沒出息的話麼?”

  “七姑,你走這麼快是要去哪兒啊?”

  “西院。從今夜起,我要用功了,專心研究火器。”

  深夜之中不能入睡的,無獨有偶。

  “什麼?”奮武王府書房之中,祝北赫快走幾步,逼近韓大鵬,雙眼閃爍著興奮的光,“你說的是真的?”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的字數……有點憂傷

  第14章 栽贓法寶桃花阱

  越轂一邊吃一邊用眼睛溜越季:“稀罕了,咱們七姑奶奶這次從廟裡回來怎地心情這般好?撞著誰了?”

  越孛用湯匙重重一磕碗沿兒:“撞鬼了吧?”

  “可撞到大麻煩了。”

  聲音從外面傳來,人也隨之到了,是越臥雲夫人唐氏,來到桌案邊向越轂行禮。

  幾個小輩忙都站起身,越季和越孛叫大伯母,越三千叫了聲奶奶。

  越轂見唐氏帶了翟冠,一身的大紅通袖袍,神色也不對勁兒,納罕道:“這一大早的怎麼穿成這樣?”

  “若不是事情太急,媳婦兒也不敢打擾公爹早膳。宮裡來人傳了,讓媳婦兒帶著小月季即刻進宮。”

  年節都過完了,這時候還進宮去做什麼,越轂料到不好:“什麼事兒啊?”

  “那來傳話的公公是隻字不漏的,虧了老爺讓小丘子悄悄來給報了個信兒,丘子——”

  小丘子是越臥雲貼身小廝,早在門外等著呢,應一聲進來。唐氏道:“你仔仔細細講給老太爺聽。”便對越轂又行了一禮,攥了越季的手匆匆走了。

  只剩下一頭霧水的越家爺兒仨。越轂撓撓頭:“既然是宮裡的事,你這小子怎麼會知道的?”

  小丘子咳聲道:“事兒是宮裡的,可醜事傳千里,多高的宮牆也擋不住啊。”

  越孛性子最急,怒道:“你快說,貧什麼嘴!”

  “是是是,今天不是年後復朝的第一天麼,天不亮,在奉天門,文武百官都聚齊了,休了半個正月,大大小小的官兒們都憋了一肚子的事兒要奏,可被奮武王世子搶了頭一個,一張嘴就是個開門紅,把所有人都震住了。”

  爺兒仨齊聲問:“說了什麼了?”

  “他竟奏說,昨夜元宵節,吳貴妃於宮外私會鍾離王,還私相授受了一隻寫著淫詩艷詞的花燈。”

  果然把幾人都震住了。還是越轂反應最快,壓下打聽這香艷軼事的好奇心:“這跟咱家小姑奶奶有啥關係?”

  “要說這位世子爺的為人,京里無人不知,他說的話,也沒人敢全信。聽老爺說,本來奮武王府那個伴讀說得是‘那男人背影兒恍惚惚有幾分像’,可被世子當場踹了一腳,立馬就改成‘就是鍾離王沒錯’。可鍾離王卻說,他昨日一整天都在城西的嘉福寺中……”

  “哦——”聽到這裡,越轂已經明白了,一拍腦門兒,“嘉福寺,原來是這樣。”

  小丘子接著說:“就是嘉福寺,在那裡遇到了咱家姑奶奶。現下兩面各執一詞,宮裡這才讓大夫人帶著七小姐去當面對質啊。”

  馬車中,越季問道:“就憑一個伴讀一句含糊話,他們就敢陷害王爺?”

  唐氏憂心道:“當然不是,尚有前因。事情的起因,是昨兒元宵佳節,吳貴妃回府省親。照理,后妃省親應在元旦,但除夕那一晚,吳大人因公外出,不能回府。既不能見到父親,吳貴妃便也留在了宮中。這才改為了元宵節請旨省親。皇上一向待吳家極厚,聽你大伯說,眼下,又要依仗他們對抗朝中的主戰勢力,當然是有求必准。可昨夜吳貴妃回宮後,翊坤宮多了一個極為精緻的花燈,又並非是宮中所制。其他還好說,那燈罩的竹骨,是蠟底紫花的湘妃竹。要知道,這種品級的湘妃竹珍貴至極,偶有用來做成扇柄的,已經是貴過金玉,打造半人來高的一個燈罩,那得要多珍貴?當然會引人注意。大概是翊坤宮宮裡的人有跟奮武王府中人熟識的,這件事便傳了出去。剛巧王府長史司的典儀經常與禮部來往,知道今年湖南貢上的,正是蠟底紫花的湘妃竹,而陛下只將賞過一個人。”

  越季已經猜到了:“鍾離王?”

  “不錯。”

  “巧就巧在,鍾離王昨夜也不在宮中。因為元宵節是團圓佳節,鍾離王在節前就請旨說,尚孝王還在北地,他身為人子不敢偷安富貴,所以想要出宮靜思。這是人倫常情,皇上又哪能不准……”

  “鍾離王是不在宮中,他的確是出宮靜思了,就在城西嘉福寺,從早到晚,我也在那裡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