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更方過, 六萬燕軍精銳就已整裝出發, 乘著夜色離開晉陽城。

  這支精銳部隊由慕容烏有率領, 半是慕容雲戟的舊部, 半是鮮卑餘部,以慕容曜、慕容垂等為佐將, 誓要速戰速決,拿下遼東中軍主力部隊。

  巳時一刻, 燕軍即將抵達預定戰場地點, 稍微讓他們意外的卻是, 遼東軍竟然像是預料到慕容雲戟會來截攔這支部隊一般,竟然提前抵達戰場, 布好了戰陣。

  “就地布陣!”

  隔著兩里距離, 慕容烏有下令之後,慕容曜和慕容垂便帶著人手前去布陣,而他則騎在馬上, 由護衛保護著觀查敵陣。

  遼東中軍果然只有三萬左右,只是軍械比慕容烏有想像中更為可怖, 而且戰陣也布置得十分詭異, 給慕容烏有和燕軍上下將士帶來了不少壓力。

  慕容烏有本來還想憑著騎兵的速度, 搶先抵達戰場,趁遼東軍遠道而來先殺上一波,但遼東軍去並給給他可趁之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望著對方戰陣琢磨。

  在寬約兩里的遼東軍陣前,一卷卷鐵絲網如同一條條巨蟒般橫攔在兩軍之間, 而這些鐵網卻並不是從頭橫攔到尾,也並沒完全阻隔兩軍衝殺,而是每條鐵網之間都留有一處可以通行的道路,這條路大約兩到三步寬,能夠單向並排通行三五個步兵,或者一兩個騎兵。

  並且,這條通道也不是直的,第一排鐵網上只有十二個通道,而第二排卻有十八個通道,第三排足足排了二十四個,第四排則有三十六個,第五排有十八個,而距離遼東軍最遠的第六排,卻又只有十二個通道。

  在每條鐵絲網的後面,都橫亘著一道壕溝,每道溝的深度大約人高,寬度卻各有不同,離遼東軍越近的壕溝越寬,最近的一道壕溝約莫有九步寬,遠點的壕溝便會窄上一些,第六排的那道壕溝約莫只有三步的寬度,戰馬在經過助跑之後完全可以躍過。

  在鐵網和壕溝後面,便是遼東軍的前陣,兩百具八牛弩、三百餘具伏遠弩,就這麼錯落不一的分成三排擺在遼東軍陣前,米多長的弩、箭已經裝在弦上,磨得鋥亮的箭頭泛著寒光,似乎隨時都會離弦飛殺過來。

  而在重弩的後面,三千遼東前鋒手持角、弓、弩,列成兩排沿著鐵網和壕溝排列開來,其後則列著一排排刀、槍近戰兵種,殺氣騰騰的遙望著燕軍,氣勢逼人。

  “那些壕溝裡面藏著人。”慕容烏有看了幾眼,看出了其中玄機:“如果我軍騎兵縱馬跳過鐵網,縱然僥倖躍過壕溝,也會被藏在裡面的重甲槍兵刺傷戰馬……”

  “是否能從兩邊側翼發動進攻?”慕容曜布陣回來,聽慕容烏有這麼說,便道:“兩側翼雖有重甲騎兵,卻無鐵網和壕溝。”

  “兩邊側翼也有重甲騎兵?鳳鳴戰部?”慕容烏有驀然一驚:“按雲戟兄的推測,鳳鳴戰部不應該是雁門外嗎?”

  “雖是重甲,然則,卻沒打鳳鳴戰部或者燕字將旗。”慕容曜應道:“極有可能是楚文和之姐,楚柔下轄的驍騎營。”

  “若是如此,倒也無礙。遼東這陣法乃是防陣,雖看著難攻,但缺陷卻極其明顯,並不適合此等野戰。”慕容烏有罷手道:“遼東軍兵不過三萬,卻橫亘兩里,如長蛇一般,雖看著聲勢非凡,卻調轉不靈便,亦無縱深,我軍只要衝殺入陣,揪其首,夾其尾,斬其腰,便破陣勝矣!”

  一字長蛇陣,兩翼布置騎兵進可殺,退可守,猶如巨蟒出擊,攻擊凌厲,因此,不能像尋常軍陣那般著重攻擊兩翼,中間也同樣重要,若是不能攻破中間,遼東軍的兩翼退到後面,便立刻可換陣,以陣形的縱深拖延時間,等到援軍的到來。

  兩人正說著,便見數十人從遼東軍左翼打馬跑出。當先一人身著精緻鐵甲,腰挎長劍,披風獵獵翻飛不休,端是氣勢非凡。

  其身後緊跟著兩位身材魁梧的騎將,一人手持代表遼東政權的青天白日旗,另一人則手持刀劍盾交叉的大紅底色軍旗。

  一行人從左翼到右翼快馬跑過,雙旗所到之處,遼東軍陣列中傳來陣陣山呼海嘯:

  ——驅除胡夷!光復中原!雪我國恥!揚我軍威!護我山河!佑我百姓!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慕容曜凝神瞧了幾眼,嚮慕容烏有介紹道:“為首的那人,便是遼東郡守楚文和。”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慕容烏有望著那打馬而過,連容貌都無緣看清的身影,心情複雜道:“這楚文和雖為女兒身,可這野心,委實古今罕見……”

  慕容曜聞言,忍不住苦笑道:“這四句話,不但被楚文和刻成石碑立在遼東郡學門前,還被她印在遼東特有的帛上,只要用過帛錢的人,基本都能喊出這口號來……”

  “所以,這就是人家的厲害之處。”慕容烏有搖頭道:“我大燕的根本到底還是薄了些,雖然我與子虛和雲戟兄都潛心學習了中原文化,可到底還是只學了皮毛,你瞧瞧楚文和這一套,咱們就沒能學會。”

  “論造勢收買人心,遼東楚文和若居第二,沒人敢稱第一。”慕容曜感慨完,提醒道:“司徒大人,我們也該鼓舞士氣了。”

  慕容烏有又看了半晌,轉頭喚來幾位輔將,照例講了一遍燕軍的獎懲規則,講完之後,卻發現自己麾下一群將官默不作聲,甚至有些畏懼的望著對面遼東軍,不由提高聲音:“傳令下去!倘若此戰勝利,我大燕不日便會攻破長安,屆時,任爾等屠城三日,錢財、女人、地位,爾等唾手可得!”

  輔將們帶著令兵打馬跑向各個隊列,將慕容烏有的話一一複述,可與對面遼東軍相比,卻並沒能激起多少士氣來。

  楚寧巡完陣前,鼓舞士氣之後,便策馬回到軍中指揮台上,聽著耳際山呼,望著對面零落的應和,心中委實感慨萬千——時至如今,她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將近十五年,從十六歲到現在將滿三十一歲,用了整整十四年多的時候,終於走到了這至為關鍵的一步。

  也曾身臨刀光劍影,也曾身披腥風血雨,也曾驚濤駭浪隨行……

  雖然也曾迷茫過,也曾軟弱過,但無論如何,總算走到了現在——除了這次準備圍攻晉陽的三路職業軍,遼東還有數萬隨時都可以開赴戰場的預備兵和民兵,還有相對完善的民事系統,只要民事系統不出差錯,即使這回輸了,楚寧也有機會帶著遼東軍再次捲土重來。

  倘若勝了,她將改變世界!改變歷史!

  “起鼓!”

  隨著楚寧一聲令下,九十九面巨大的戰鼓齊擂,猶若九天雷鳴,震天憾地!

  “衛靖!”

  “末將在!”

  楚寧解下腰間佩劍,雙手遞給衛靖,命令道:“我以遼東執政官的身份,代表元老院授命你為此戰第一指揮官!”

  衛靖心頭重重一跳,雙手接過佩劍,按奈住激動,右手握拳緊緊砸在心口,行禮道:“末將定不負執政官與元老院的期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