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三郎……你大哥……二哥,都……都去了,娘……娘也要去了,你……要孝順……孝順你……爹……”
“娘,不會的,全真教的道士醫術很好,他們會治好你的,兒會出人頭地,好好孝順爹和娘……娘……娘?阿娘?”
錢三走到破敗的家門前,將他娘小心翼翼的從背上放下來,卻發現已經沒了氣息。
“不!不會的!”
錢三努力讓自己冷靜,抱起他娘踢開門奔進屋,放在只鋪了乾草的床上,對他滿臉茫然的爹交代道:“爹,你在這裡看著娘!兒去道觀請人……那些道士的醫術高超,肯定可以醫好娘的!肯定可以……”
錢三爹看著從屋外一直淌進屋裡的血跡,再看看床上雙目瞪出,滿臉怨恨的老婦人,茫然道:“老婆子,你這是倒是解脫了,可你好歹閉上眼睛再走啊……聽說死不瞑目的人會化作孤魂野鬼,咱們可是有兒奉養的哩……老頭子這就來陪你,千萬不要先走,去做那孤魂野鬼……”
約莫一刻鐘後,錢三帶著一個年輕道士匆匆趕來,還沒到門口,就激動的大喊:“爹,娘有救……”
錢三連滾帶爬的跑進屋,望著那掛在房樑上的草繩頓時呆住,一個‘了’字咽在喉頭……
慕容雲戟離開錢三之後,便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將軍府,兒子慕容玄恭和女兒慕容瑤帶著家人在中門處翹首以盼,等著他回來一起用晚膳。
兒子和女兒都已成親,兒媳是代郡大族的嫡次女,女婿則是入贅郎,內外孫共計七人,最年長的已經九歲,三年前開始讀《詩》,慕容雲戟還專門請了西席傳授武藝,立志將孫子都培養成文武雙全的俊才。
趁著坐上桌,還沒開始動筷的時間,慕容玄恭給慕容瑤使了個眼色,慕容瑤見狀問道:“阿爹,晉陽這回,能夠度過此難嗎?”
慕容雲戟只有一位妻子,亡妻走得早,後來一直奔波,又因其母柳氏之故,一直都沒續弦,而慕容瑤又長得頗為神似柳氏,故很得慕容雲戟的喜愛。
“能與不能,目前還不好說,不過五成機會還是有的。”
面對家人,慕容雲戟決定實話實說,不但給自己兒孫詳細講解了遼東軍的布局情況,還講了自己的應對方略,最後才說:“倘若為父這回不幸失策……”
“以阿爹之才,怎麼會失敗?不可能的……”
“瑤兒,聽阿爹把話說完。”慕容雲戟凝重道:“依天下形勢而言,遼東軍勢必要多線作戰,我大燕兵力集中,勝機足有八成以上,但阿那瓌這人靠不住,今個兒還想勸為父放棄晉陽。”
“打都不打,就想退回草原?”慕容玄恭不禁搖頭:“阿那瓌這人,還真靠不住。”
“也沒指望過他。”慕容雲戟道:“若重創遼東軍,守住晉陽城,重新奪回并州土地輕而易舉,中原勢力再也無力與我大燕爭鋒,我慕容氏將長安劉元海一決高下。若守不住晉陽城,敗於遼東,我大燕將全軍覆滅……”
慕容玄恭欲言又止:“阿爹……”
“說吧。”慕容雲戟好整以暇,準備聽自己兒子對於這一戰的想法。
“遼東軍總說,他們是為大義而戰!為天下百姓而戰!”慕容玄恭直視自己的父親:“那我們呢?是為何而戰?”
“阿兄,你……”
慕容瑤驚呼一聲,意欲阻止,卻見慕容玄恭眼眶泛紅,繼續說道:“這幾年,大燕和遼東征戰不休,阿爹運籌帷幄,故意示弱,退兵集於晉陽,意欲將遼東軍引來一網打盡……這些,恭兒都知道,也敬服阿爹之籌謀。”
“可是阿爹,我們拋棄祖宗,改換門庭,捨棄姓氏,扶持慕容延登基,勉力扶持這個根本就不應該存在的大燕……”慕容玄恭悲聲道:“阿爹總說是為了天下,等天下平定,便可還百姓海清河宴……可大燕的軍隊,根本就不聽軍令!甚至連阿爹的舊部,都已經染上了柔然、鮮卑人的惡習,走到哪搶到哪,殺到哪……這樣的軍隊,難道真的能夠殺出一個太平天下嗎?”
慕容雲戟沒料想到,自己竟會在決戰之前,遭受到來自至親的質問。
可這些質問,除了在他慕容雲戟的心上劃出道道傷口之外,又能如何呢?
如果可以,他也不願意改姓慕容,可誰讓他流著慕容家的血呢?
當年東胡劫掠慶朝邊境,鮮卑單于在跨馬過并州時,見到了柳氏女,被她姿色吸引,遂一晌貪歡,而後棄之。
柳氏女活著回到家族,卻因身受玷污而被逐出家門,流落街頭以販賣席草為餬口,生下了他柳雲戟……
母族不承認他柳雲戟的身份,父族根本就不知道有他的存在,從有記憶以來,所有人都叫他野崽子,吃過無數的苦頭,遭受無數譏諷謾罵,如果不是當年跟著燕不凡東征,被鮮卑智者認出來,他永遠都不會懂得什麼是父愛,更不會懂得如何去愛自己的孩子……
對於慕容雲戟而言,鮮卑智者比他的父親更像父親,比中原秀士更文雅,比中原博士更滿腹經綸,比中原朝臣更壯志凌雲……是他理想中的父親模樣。
他在智者身上學會了溫柔,得到了親情,並將這份溫柔帶給了自己的家人。
他敬奉母親,愛護妻兒——可他卻從來沒想過,原來,最反對他的人,竟是他寄託了最大希望的孩子。
祖宗和生命都不能選擇,這世界上也沒有回頭路可以走,時至如今,反對也沒有任何意義,即使沒有他慕容雲戟,大燕與遼東,鮮卑與中原,遊牧與農耕——只有你死我活,只有成王敗寇。
“恭兒,中原人是人,鮮卑人也是人,為何中原人就生來得天眷,坐擁沃土千里,撒種成糧?而鮮卑人卻餐風露宿,葬身獸腹?”
“為父生於中原,長於中原,學了中原的詩,學了中原的禮,但為父身上,流著鮮卑人的血。”面對至親的質問,慕容雲戟有些無能為力:“為父並不想屠戮中原人,但也想為鮮卑做點什麼,也許等到鮮卑問鼎中原,等到他們殺夠了,搶夠了,就會與中原人和平共處,他們會娶中原女子為妻,與之傳宗接代……若干年後,將再無鮮卑與中原之分,將再也不會有戰爭,將會共存於這片天下……”
作者有話要說: 從三國魏晉到南北朝,內亂外戰三百多年,殺到後來,純漢人血統其實已經很稀少了,隋唐時不但很多貴族都有鮮卑血統,連百姓也常與外族通婚……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大概就是慕容雲戟所說的——殺出一個太平盛世吧……
只是,這樣的太平盛世,未免來得太晚,來得太殘酷。
第191章
“娘,不會的,全真教的道士醫術很好,他們會治好你的,兒會出人頭地,好好孝順爹和娘……娘……娘?阿娘?”
錢三走到破敗的家門前,將他娘小心翼翼的從背上放下來,卻發現已經沒了氣息。
“不!不會的!”
錢三努力讓自己冷靜,抱起他娘踢開門奔進屋,放在只鋪了乾草的床上,對他滿臉茫然的爹交代道:“爹,你在這裡看著娘!兒去道觀請人……那些道士的醫術高超,肯定可以醫好娘的!肯定可以……”
錢三爹看著從屋外一直淌進屋裡的血跡,再看看床上雙目瞪出,滿臉怨恨的老婦人,茫然道:“老婆子,你這是倒是解脫了,可你好歹閉上眼睛再走啊……聽說死不瞑目的人會化作孤魂野鬼,咱們可是有兒奉養的哩……老頭子這就來陪你,千萬不要先走,去做那孤魂野鬼……”
約莫一刻鐘後,錢三帶著一個年輕道士匆匆趕來,還沒到門口,就激動的大喊:“爹,娘有救……”
錢三連滾帶爬的跑進屋,望著那掛在房樑上的草繩頓時呆住,一個‘了’字咽在喉頭……
慕容雲戟離開錢三之後,便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將軍府,兒子慕容玄恭和女兒慕容瑤帶著家人在中門處翹首以盼,等著他回來一起用晚膳。
兒子和女兒都已成親,兒媳是代郡大族的嫡次女,女婿則是入贅郎,內外孫共計七人,最年長的已經九歲,三年前開始讀《詩》,慕容雲戟還專門請了西席傳授武藝,立志將孫子都培養成文武雙全的俊才。
趁著坐上桌,還沒開始動筷的時間,慕容玄恭給慕容瑤使了個眼色,慕容瑤見狀問道:“阿爹,晉陽這回,能夠度過此難嗎?”
慕容雲戟只有一位妻子,亡妻走得早,後來一直奔波,又因其母柳氏之故,一直都沒續弦,而慕容瑤又長得頗為神似柳氏,故很得慕容雲戟的喜愛。
“能與不能,目前還不好說,不過五成機會還是有的。”
面對家人,慕容雲戟決定實話實說,不但給自己兒孫詳細講解了遼東軍的布局情況,還講了自己的應對方略,最後才說:“倘若為父這回不幸失策……”
“以阿爹之才,怎麼會失敗?不可能的……”
“瑤兒,聽阿爹把話說完。”慕容雲戟凝重道:“依天下形勢而言,遼東軍勢必要多線作戰,我大燕兵力集中,勝機足有八成以上,但阿那瓌這人靠不住,今個兒還想勸為父放棄晉陽。”
“打都不打,就想退回草原?”慕容玄恭不禁搖頭:“阿那瓌這人,還真靠不住。”
“也沒指望過他。”慕容雲戟道:“若重創遼東軍,守住晉陽城,重新奪回并州土地輕而易舉,中原勢力再也無力與我大燕爭鋒,我慕容氏將長安劉元海一決高下。若守不住晉陽城,敗於遼東,我大燕將全軍覆滅……”
慕容玄恭欲言又止:“阿爹……”
“說吧。”慕容雲戟好整以暇,準備聽自己兒子對於這一戰的想法。
“遼東軍總說,他們是為大義而戰!為天下百姓而戰!”慕容玄恭直視自己的父親:“那我們呢?是為何而戰?”
“阿兄,你……”
慕容瑤驚呼一聲,意欲阻止,卻見慕容玄恭眼眶泛紅,繼續說道:“這幾年,大燕和遼東征戰不休,阿爹運籌帷幄,故意示弱,退兵集於晉陽,意欲將遼東軍引來一網打盡……這些,恭兒都知道,也敬服阿爹之籌謀。”
“可是阿爹,我們拋棄祖宗,改換門庭,捨棄姓氏,扶持慕容延登基,勉力扶持這個根本就不應該存在的大燕……”慕容玄恭悲聲道:“阿爹總說是為了天下,等天下平定,便可還百姓海清河宴……可大燕的軍隊,根本就不聽軍令!甚至連阿爹的舊部,都已經染上了柔然、鮮卑人的惡習,走到哪搶到哪,殺到哪……這樣的軍隊,難道真的能夠殺出一個太平天下嗎?”
慕容雲戟沒料想到,自己竟會在決戰之前,遭受到來自至親的質問。
可這些質問,除了在他慕容雲戟的心上劃出道道傷口之外,又能如何呢?
如果可以,他也不願意改姓慕容,可誰讓他流著慕容家的血呢?
當年東胡劫掠慶朝邊境,鮮卑單于在跨馬過并州時,見到了柳氏女,被她姿色吸引,遂一晌貪歡,而後棄之。
柳氏女活著回到家族,卻因身受玷污而被逐出家門,流落街頭以販賣席草為餬口,生下了他柳雲戟……
母族不承認他柳雲戟的身份,父族根本就不知道有他的存在,從有記憶以來,所有人都叫他野崽子,吃過無數的苦頭,遭受無數譏諷謾罵,如果不是當年跟著燕不凡東征,被鮮卑智者認出來,他永遠都不會懂得什麼是父愛,更不會懂得如何去愛自己的孩子……
對於慕容雲戟而言,鮮卑智者比他的父親更像父親,比中原秀士更文雅,比中原博士更滿腹經綸,比中原朝臣更壯志凌雲……是他理想中的父親模樣。
他在智者身上學會了溫柔,得到了親情,並將這份溫柔帶給了自己的家人。
他敬奉母親,愛護妻兒——可他卻從來沒想過,原來,最反對他的人,竟是他寄託了最大希望的孩子。
祖宗和生命都不能選擇,這世界上也沒有回頭路可以走,時至如今,反對也沒有任何意義,即使沒有他慕容雲戟,大燕與遼東,鮮卑與中原,遊牧與農耕——只有你死我活,只有成王敗寇。
“恭兒,中原人是人,鮮卑人也是人,為何中原人就生來得天眷,坐擁沃土千里,撒種成糧?而鮮卑人卻餐風露宿,葬身獸腹?”
“為父生於中原,長於中原,學了中原的詩,學了中原的禮,但為父身上,流著鮮卑人的血。”面對至親的質問,慕容雲戟有些無能為力:“為父並不想屠戮中原人,但也想為鮮卑做點什麼,也許等到鮮卑問鼎中原,等到他們殺夠了,搶夠了,就會與中原人和平共處,他們會娶中原女子為妻,與之傳宗接代……若干年後,將再無鮮卑與中原之分,將再也不會有戰爭,將會共存於這片天下……”
作者有話要說: 從三國魏晉到南北朝,內亂外戰三百多年,殺到後來,純漢人血統其實已經很稀少了,隋唐時不但很多貴族都有鮮卑血統,連百姓也常與外族通婚……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大概就是慕容雲戟所說的——殺出一個太平盛世吧……
只是,這樣的太平盛世,未免來得太晚,來得太殘酷。
第19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