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討論完軍情,楚寧與衛靖便率著軍隊拔營起行,配合著其他部隊,慢慢向晉陽推近。

  慕容雲戟率著副將和親軍在城牆上視察防禦工事,各方斥侯來報:“東城七十里外,出現大量遼東鐵甲軍,打著蕭字將旗。”

  “南城百里外,發現大量伏兵,未明主將何人……”

  “西城外八十里,有支遼東軍正往晉陽趕來,觀其聲勢,約有三萬之眾,打著楚字將旗……”

  ……

  “圍三闕一……”慕容雲戟的副將楊伯起聽罷斥侯戰報,不禁神色大變,咬牙道:“遼東這是想強行圍攻晉陽城?可即使我大燕如今內憂外患,遼東如此陣勢,卻也未勉小瞧我大燕國!”

  確實太小瞧了,雖然這幾年一直在與遼東打個不停,麾下軍隊也損失不小,但在上黨、太原、代郡等地未失之前,慕容雲戟一直都在補充軍隊,即使現在只剩下晉陽孤城一座,但撤回來的軍隊也足足有十三萬之多,其中帶甲精銳,超過六萬。

  孫子曰: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與遼東打了這麼久,遼東有多少兵力,他們也大致清楚,除了青州、幽州、河內、上黨、代郡等地駐軍,遼東能夠調動來強攻晉陽城的軍隊,頂多不過七八萬。

  七萬軍隊,分三方合圍晉陽,中軍三萬,左右兩翼頂多各兩萬——守城兵馬比攻城兵馬多了將近一倍,遼東軍竟然也敢來強攻?也不知這遼東軍到底是太自信,還是這兩年的有利戰局,帶給了他們戰無不勝的假像,以至狂妄如斯。

  慕容子虛也覺得遼東軍的心太大了些,但他卻不敢小看,畢竟都已經被人打到臉上來,只是分析局勢道:“遼東軍未必是小看我大燕,可能他們戰線拉太長,又四面楚歌,兵疲馬乏,不得不趕著與我等一決勝負。”

  楊伯起聞言道:“司空的意思是,遼東軍異地作戰……已經熬不起了?”

  “有可能,但也不一定。”慕容子虛轉身,嚮慕容雲戟說道:“方才我收到消息,劉元海欲出兵奪河內郡,兗州、徐州、豫州等大小勢力聞風而動,正在商議合兵攻青州。”

  青州現在就在遼東手裡,其中東萊郡更是遼東揮軍西來,踏馬中原的重要據點,如果眾勢力合兵能拿下青州,便等於斷了遼東軍的後路。因此,遼東軍只有強取晉陽城,儘快結束并州戰事,才能調轉兵力回護青州。

  “消息是好消息。”聽完慕容子虛的消息,慕容雲戟卻搖頭道:“可子虛兄卻忘了兩個人。”

  “誰?”慕容子虛脫口問罷,隨即面色一變,醒悟道:“涼州魏楚言?”

  “還有燕凌戈與鳳鳴鐵騎。”慕容雲戟道:“當年大燕失遼東,鳳鳴鐵騎居功甚偉,可這兩年來,我大燕與遼東打了大大小小無數場,鳳鳴鐵騎卻一直都沒露面……”

  “城南無旗伏兵,會不會就是鳳鳴戰部?”

  “絕不可能。”慕容雲戟推論道:“城南若是騎兵,人吃馬嚼那麼大的動靜,怎麼可能一直藏到現在,主動出來才被斥侯發現?”

  “雲戟兄的意思是?”

  慕容雲戟反問道:“倘若我等不戰自逃,或者敗後棄城……該往何處?”

  慕容子虛思慮道:“東南西三方已被合圍,倘若棄城,唯有逃往北方,回草原休養生息,以圖將來……”

  “草原廣闊,沒有熟路的嚮導,中原軍隊不敢輕赴,確實適合休養生息。”慕容雲戟卻搖頭嘆息:“倘若鳳鳴鐵騎埋伏在雁門關外呢?”

  “……”慕容子虛聞言,膝蓋一軟,差點站都站不穩:“所以,遼東軍根本就不是圍三闕一?難道他們就不怕四面困死,反而會激起我大燕將士的血性,與他們死戰到底嗎?”

  中原攻城戰,講究圍三闕一,也就是圍住三方,留一條後路給敵人,讓敵人知道還有退路,就不會執意守城死戰。

  可這遼東軍卻反其道而行,四面圍殺,力圖全殲。

  想想就覺得可怖,遼東掌權者竟能如此沉得住氣,將一支軍隊藏匿兩年,就為了這最後一戰。

  如果不是慕容雲戟,只怕燕國大軍退出晉陽北上,出了雁門以為甩脫追兵放鬆警惕之際,就全軍是覆滅之時。

  儘管身為對手,但慕容子虛還是佩服道:“用兩年多的時間來設一個埋伏,如此深計,怕不是那個女使君想出來的罷?”

  “燕夫人!”慕容雲戟斬釘打鐵道:“除了她,不出第二人選。”

  “好在雲戟兄看穿伏兵,識破此局,否則我大燕……”

  “看出伏兵又如何……”慕容雲戟卻苦笑道:“燕夫人布下的局,當年東胡跑不掉,我燕國也不見得就能破得了。”

  三十多年前,慶朝的那場東征,慕容雲戟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她為燕不凡將軍出謀劃策,以幽州和東北草原為棋局,以數十萬兵將為棋子,織出了一張巨網,網住東胡。

  三十多年後,燕夫人再起征程,以九州為棋,眾生為子,織出天羅地網,網住的是——天下!

  而慕容燕國在最強盛的時候,也只占據了天下十三州中的一州——并州。

  “破不破得掉,至少要破過才知道。”柔然首領阿那瓌率著一行親兵快步登上城牆。

  慕容雲戟側頭,問道:“阿那瓌單于的意思,是想請戰?”

  “這……”阿那瓌提著馬鞭,乾咳一聲道:“慕容鮮卑與我柔然同宗同脈,阿那瓌自然是要與雲戟兄共同進退。”

  “如此甚好。”慕容雲戟道:“遼東軍三路圍攻晉陽,看似聲勢浩大,勝券在握,實則地廣戰線長,處處受制。反觀我大燕,表面看來,失去了上黨和代郡等地,實則退兵聚晉陽,保存了實力。”

  見慕容雲戟並沒提起鳳鳴戰部,慕容子虛不禁微微眯眼,就聽阿那瓌道:“雲戟兄莫不是忘了當年平剛之事?”

  “晉陽城不是平剛城,我也不是顧文雄。”慕容雲戟道:“僅僅七八萬遼東軍,根本就不可能圍困晉陽。”

  當年東部鮮卑聯手圍困平剛城,活活餓死了半城人口,甚至連顧文雄的部下,都餓死了不少。

  “雲戟兄怎知遼東只有七八萬軍隊?”阿那瓌反駁道:“難道忘了高句麗的教訓?”

  高句麗想從背後偷襲遼東,東部薩褥淵太離起兵四萬餘,卻在烏骨城被一支女兵打敗,自此,天下流傳,遼東全民皆兵,連女子也被迫趕上戰場。

  “高句麗的教訓,本帥刻骨銘心。”慕容雲戟道:“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大燕對遼東,具有壓低性優勢。”

  “是麼?”阿那瓌不以為然道:“還請雲戟兄說來聽聽。”

  “即使敵軍提兵十萬,前來圍攻晉陽城,優勢也在我大燕。”慕容雲戟道:“敵軍分兵而來,任何一支,不都不超過三萬之眾,而我軍卻集兵一處,此為優勢之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