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末將明白!”衛靖得到答覆後,又提出另外一個問題:“前兩日,先遣部份進攻偽漢時,偽漢長公主蘇明月,提出要親自會見使君大人。”
“嗯?”楚寧詫異至極:“她要會見我?”
“是的。”衛靖道:“偽漢拒絕投降,死守河間郡城,末將因得到使君要親臨前線的消息,故未曾下令強攻。”
“既然如此,那便替我投書予她,約她陣前會見罷。”
雖然楚寧並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必要與蘇明月見面,但對方既然約見,自己身為強勢方,倒也無甚畏懼。
說完這兩件事情,軍事會議方才進入正題,衛靖道:“根據總參部的戰略計劃,在掃除幽州和冀州的各方小勢力之後,我們冀州這支軍隊,將沿線鋪散,從上黨郡沾縣和太原郡的上艾等縣逼近晉陽城,將慕容燕國的兵力由南向北趕殺,預定決戰地點在太原與雁門一帶。”
“上黨郡與河內郡接壤,而河內郡曾屬於劉元海,現在雖然被慕容燕國強搶過來,但慕容燕國僅乎並沒打算久占河內郡,故在此駐兵僅五千不到,主要目的似乎是為了收刮錢糧。因此,總參部決定,上黨一線的主將為楚柔司總,率驍騎兵三千,主要負責打草驚蛇,讓慕容燕國知道我軍已近在咫尺。”
“河內郡慕容燕國不打算久占,但上黨和太原兩郡,慕容鮮卑肯定不敢輕易放棄,如果他們從太原郡增兵至上黨郡,我軍楊德厚便會率五千兵馬,自沾縣入上黨,於途中截住慕容燕國的援軍。”
楚寧問道:“倘若太原不派兵援上黨呢?”
“楊德厚便率兵入上黨,與楚柔司總聯手剿掉慕容燕國在上黨的兵馬。”衛靖毫不猶豫的說出備用方案:“慕容燕國在上黨駐軍雖兩萬有餘,但分散在各城,而我軍特戰司早已潛入,只要配合得當,我軍八千多兵馬取勝並不難。”
“稍微調整一下。”楚寧道:“上黨線再增一千兵力,務必萬無一失。”
“可如此一來,從上艾縣攻入太原郡晉陽的兵力就不足兩萬了……”
“軍務部已啟動戰時應急機制,將民兵和預備役增加至兩萬,新募戰兵一萬,邊訓練邊防守遼東遼西等郡。”楚寧道:“原本留在牧羊城負責防守的兩萬戰兵,將會抽出六千來,三千送到幽州,三千送到冀州。”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冒險的決定,整個九州政權上下最全力以赴的一場戰役,為了這決戰役,甚至連轄地的駐防都交給了新兵和預備兵及民兵。
好在有燕夫人坐鎮遼東,楚寧倒也不太擔心高句麗會趁機偷襲。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挺忙的,更得有些慢,抱歉啊!
第187章
如今慕容燕國的掌權並非弱者, 特別是柳雲戟, 在查覺到遼東意圖之後, 便立刻派出了數路使臣。
一則前往長安, 準備與偽趙皇帝劉元海議和;二則前往高句麗,意欲聯合高句麗從遼東背後發動攻擊, 威脅牧羊城;三者或是威脅、或是利誘,想拉攏其他割據勢力, 對遼東發動圍剿——畢竟, 在如今災荒之年, 只有靠近遼東這些郡縣日子最好過,與其便宜那些流民難民, 還不如被他們這些當權拿來瓜分, 以作未來爭奪天下之用。
除此之外,慕容燕國的國相慕容烏有揮毫沷墨,寫就了一篇慷慨激昂的雄奇檄文——《慕容燕國傳檄天下文》
——遼東楚氏者, 地實寒微,充商賈之婢奴, 胸無點墨, 不通經綸, 提筆不可安天下,拔劍不可戰群雄,曾以金帛動慶君,故得已居高位。
然則,自古臨御天下者, 皆為當世豪雄,女子窺神器,乃古今之大繆也!
先賢有云:牝雞無晨,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
通篇文章,長達千餘字,歷數楚寧的種種不足,從她身世說到才華,再以其性別為切入點大肆攻,罵楚寧因髒假位,牝雞司晨。
楚寧並不為此所動,將這份檄文轉交給鳳九卿之後,便著手打理冀州政事,從遼東和東萊抽調了部份官吏和工匠,開始重建冀州的社會和經濟秩序。
鳳九卿得到檄文之後,沒出兩三天,便寫出了一封更為雄長的文章來,還將殷商王后婦好和慶朝初年的白衣雲侯請出來大書特書。
全真教也沒閒著,從大地之母女媧開世、化生萬物到瑤池聖母賞善懲惡、庇護眾生,甚至還將瑤池聖母奉為祖師,將其與東華帝君並列,將稱作西王母娘,與東華帝君分掌陰陽。
楚寧在很多年前就開始扶持全真教,現在全真教的道觀已經從東萊山修到了冀州,修到了遼東遼西,甚至在別的郡縣也發展出了許多教眾,以周易和道德經為經典,以南華經、沖虛經等為真經,剔除了教人修仙隱居當野人的部份內容,改為哲學、文學、歷史、藝術、醫學、化學、天文、地理、數術等各方內容,勸人以善,授人以漁,以實際行動力來安撫這些飽受苦難的百姓,故而很得民心。
佛教自西向東而來,在古印度已經流傳數百年,傳入中原後,經過歷代高.僧的努力,因其依傍道術而行,又吸收了道家的義理和儒家道義,故形成了新的核心教義和相對完整的諸佛菩薩譜系,其因果論廣為世人接受,又在慶朝帝君大力支持下,早已經成為了信眾數百萬的龐然大物,連偽趙劉元海和偽燕慕容雲戟都不敢輕易開罪。
相比佛教而言,全真教目前還弱上許多,之前雖然有祖宗流傳下的經典、真經,但在佛教的因果論和各種菩薩諸佛面前,卻顯得有些經不起推敲,甚至連儒家的宿命論——也就是天命之說,都無法與佛教的因果論爭鋒。
故此,楚寧扶持全真教的第一件事,就是為他們重新修訂了神仙系譜,畢竟在楚寧前世,這些道家神仙個個飛天遁地,在一本又一本玄幻仙俠小說著忙碌不停,她作為一個小說愛好者,簡直如數家珍。
修完神仙系譜,接著便以宿命論和目的論的部份觀點,建立一條邏輯鏈,致力於探討事物產生的目的、本源和其歸宿,認為人生來有命運,但是不鼓勵人聽天由命,而是希望人開創命運、改變命運,引導人們思考:何為天?何為命?何為人?何處來?何處去?為何來?生何歡?老何苦?死何懼?
因此,有全真教和外務司聯手施為,再加上東萊、遼東、遼西各縣學和郡學的課本都為新編,內容脫離了儒家的君臣父子,淡化了男女之別,鼓勵人們拋頭露面,追求事業,實現自我值價,故整個九州系政權從底下的基層吏員到中上層高官,甚至連普通百姓,都沒太在意慕容燕國的檄文。
當然,也有好事的百姓掐著指頭數,數遼東系比較出名的中高級官員,這一數完卻驚訝的發現——如果說,楚使君以女子之身權掌要職,是牝雞司晨,那她麾下那麼多女將女官女吏女兵,又是什麼呢?
遼東郡學有個名叫殷伯陽的學生便是這樣的好事閒人,他在數完之後,便寫了一篇文章投往遼東郡報,大罵特罵偽燕乃胡夷之輩,獸性七分,人樣不足三成,卻沐猴而冠,偽稱王師,妄圖天下。
“嗯?”楚寧詫異至極:“她要會見我?”
“是的。”衛靖道:“偽漢拒絕投降,死守河間郡城,末將因得到使君要親臨前線的消息,故未曾下令強攻。”
“既然如此,那便替我投書予她,約她陣前會見罷。”
雖然楚寧並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必要與蘇明月見面,但對方既然約見,自己身為強勢方,倒也無甚畏懼。
說完這兩件事情,軍事會議方才進入正題,衛靖道:“根據總參部的戰略計劃,在掃除幽州和冀州的各方小勢力之後,我們冀州這支軍隊,將沿線鋪散,從上黨郡沾縣和太原郡的上艾等縣逼近晉陽城,將慕容燕國的兵力由南向北趕殺,預定決戰地點在太原與雁門一帶。”
“上黨郡與河內郡接壤,而河內郡曾屬於劉元海,現在雖然被慕容燕國強搶過來,但慕容燕國僅乎並沒打算久占河內郡,故在此駐兵僅五千不到,主要目的似乎是為了收刮錢糧。因此,總參部決定,上黨一線的主將為楚柔司總,率驍騎兵三千,主要負責打草驚蛇,讓慕容燕國知道我軍已近在咫尺。”
“河內郡慕容燕國不打算久占,但上黨和太原兩郡,慕容鮮卑肯定不敢輕易放棄,如果他們從太原郡增兵至上黨郡,我軍楊德厚便會率五千兵馬,自沾縣入上黨,於途中截住慕容燕國的援軍。”
楚寧問道:“倘若太原不派兵援上黨呢?”
“楊德厚便率兵入上黨,與楚柔司總聯手剿掉慕容燕國在上黨的兵馬。”衛靖毫不猶豫的說出備用方案:“慕容燕國在上黨駐軍雖兩萬有餘,但分散在各城,而我軍特戰司早已潛入,只要配合得當,我軍八千多兵馬取勝並不難。”
“稍微調整一下。”楚寧道:“上黨線再增一千兵力,務必萬無一失。”
“可如此一來,從上艾縣攻入太原郡晉陽的兵力就不足兩萬了……”
“軍務部已啟動戰時應急機制,將民兵和預備役增加至兩萬,新募戰兵一萬,邊訓練邊防守遼東遼西等郡。”楚寧道:“原本留在牧羊城負責防守的兩萬戰兵,將會抽出六千來,三千送到幽州,三千送到冀州。”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冒險的決定,整個九州政權上下最全力以赴的一場戰役,為了這決戰役,甚至連轄地的駐防都交給了新兵和預備兵及民兵。
好在有燕夫人坐鎮遼東,楚寧倒也不太擔心高句麗會趁機偷襲。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挺忙的,更得有些慢,抱歉啊!
第187章
如今慕容燕國的掌權並非弱者, 特別是柳雲戟, 在查覺到遼東意圖之後, 便立刻派出了數路使臣。
一則前往長安, 準備與偽趙皇帝劉元海議和;二則前往高句麗,意欲聯合高句麗從遼東背後發動攻擊, 威脅牧羊城;三者或是威脅、或是利誘,想拉攏其他割據勢力, 對遼東發動圍剿——畢竟, 在如今災荒之年, 只有靠近遼東這些郡縣日子最好過,與其便宜那些流民難民, 還不如被他們這些當權拿來瓜分, 以作未來爭奪天下之用。
除此之外,慕容燕國的國相慕容烏有揮毫沷墨,寫就了一篇慷慨激昂的雄奇檄文——《慕容燕國傳檄天下文》
——遼東楚氏者, 地實寒微,充商賈之婢奴, 胸無點墨, 不通經綸, 提筆不可安天下,拔劍不可戰群雄,曾以金帛動慶君,故得已居高位。
然則,自古臨御天下者, 皆為當世豪雄,女子窺神器,乃古今之大繆也!
先賢有云:牝雞無晨,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
通篇文章,長達千餘字,歷數楚寧的種種不足,從她身世說到才華,再以其性別為切入點大肆攻,罵楚寧因髒假位,牝雞司晨。
楚寧並不為此所動,將這份檄文轉交給鳳九卿之後,便著手打理冀州政事,從遼東和東萊抽調了部份官吏和工匠,開始重建冀州的社會和經濟秩序。
鳳九卿得到檄文之後,沒出兩三天,便寫出了一封更為雄長的文章來,還將殷商王后婦好和慶朝初年的白衣雲侯請出來大書特書。
全真教也沒閒著,從大地之母女媧開世、化生萬物到瑤池聖母賞善懲惡、庇護眾生,甚至還將瑤池聖母奉為祖師,將其與東華帝君並列,將稱作西王母娘,與東華帝君分掌陰陽。
楚寧在很多年前就開始扶持全真教,現在全真教的道觀已經從東萊山修到了冀州,修到了遼東遼西,甚至在別的郡縣也發展出了許多教眾,以周易和道德經為經典,以南華經、沖虛經等為真經,剔除了教人修仙隱居當野人的部份內容,改為哲學、文學、歷史、藝術、醫學、化學、天文、地理、數術等各方內容,勸人以善,授人以漁,以實際行動力來安撫這些飽受苦難的百姓,故而很得民心。
佛教自西向東而來,在古印度已經流傳數百年,傳入中原後,經過歷代高.僧的努力,因其依傍道術而行,又吸收了道家的義理和儒家道義,故形成了新的核心教義和相對完整的諸佛菩薩譜系,其因果論廣為世人接受,又在慶朝帝君大力支持下,早已經成為了信眾數百萬的龐然大物,連偽趙劉元海和偽燕慕容雲戟都不敢輕易開罪。
相比佛教而言,全真教目前還弱上許多,之前雖然有祖宗流傳下的經典、真經,但在佛教的因果論和各種菩薩諸佛面前,卻顯得有些經不起推敲,甚至連儒家的宿命論——也就是天命之說,都無法與佛教的因果論爭鋒。
故此,楚寧扶持全真教的第一件事,就是為他們重新修訂了神仙系譜,畢竟在楚寧前世,這些道家神仙個個飛天遁地,在一本又一本玄幻仙俠小說著忙碌不停,她作為一個小說愛好者,簡直如數家珍。
修完神仙系譜,接著便以宿命論和目的論的部份觀點,建立一條邏輯鏈,致力於探討事物產生的目的、本源和其歸宿,認為人生來有命運,但是不鼓勵人聽天由命,而是希望人開創命運、改變命運,引導人們思考:何為天?何為命?何為人?何處來?何處去?為何來?生何歡?老何苦?死何懼?
因此,有全真教和外務司聯手施為,再加上東萊、遼東、遼西各縣學和郡學的課本都為新編,內容脫離了儒家的君臣父子,淡化了男女之別,鼓勵人們拋頭露面,追求事業,實現自我值價,故整個九州系政權從底下的基層吏員到中上層高官,甚至連普通百姓,都沒太在意慕容燕國的檄文。
當然,也有好事的百姓掐著指頭數,數遼東系比較出名的中高級官員,這一數完卻驚訝的發現——如果說,楚使君以女子之身權掌要職,是牝雞司晨,那她麾下那麼多女將女官女吏女兵,又是什麼呢?
遼東郡學有個名叫殷伯陽的學生便是這樣的好事閒人,他在數完之後,便寫了一篇文章投往遼東郡報,大罵特罵偽燕乃胡夷之輩,獸性七分,人樣不足三成,卻沐猴而冠,偽稱王師,妄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