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尚書留給他的東西太少了。

  有一樣,是一樣,統統都要留在手中。

  那個文人沒有子嗣妻妾,沒有父母親人。尚書府里空蕩蕩的,只有一堆搖搖晃晃破舊桌椅,和一個半聾半瞎的佝僂老奴。

  小皇帝這才忽然發現,原來沈尚書和他是一樣的,一樣的身居高位,一樣的孤獨寂寞。

  小皇帝常常站在荒涼的尚書府中,想像著那個削瘦清俊的文人穿梭其中的模樣。

  白衣飄飄,溫文含笑,修長的手指輕輕提筆,在燈下一夜一夜批閱著那些總也看不完的案卷。

  小皇帝走進沈尚書昔日的書房,撫摸過布滿灰塵的桌案。

  筆架上生了蛛網,在微風中搖搖欲墜。

  小皇帝輕聲說:“沈愛卿,朕長大了,不需要你的教誨了。”

  筆墨紙硯整整齊齊地擺在桌上,誰也沒有搭理他。

  小皇帝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痛意:“你生氣嗎?生氣你就來教訓朕啊,你來啊!”

  幼時他背書偷懶,被沈尚書發現了。沈尚書拿著戒尺裝模作樣地在他掌心輕輕敲了兩下,說:“陛下,這片江山是你的,你要對得起天下百姓的殷殷期許。”

  那戒尺打得一點都不疼,小小的傀儡皇帝卻委屈得紅了眼眶:“這片江山,朕何時有過?天下百姓殷殷期許的,是朕嗎?”

  小皇帝站在荒涼的尚書府,努力回憶著記憶中那個人的樣子。

  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眼尾彎起的弧度,說話時震顫的舌尖,哪怕只是一縷垂落的髮絲落在他掌心的感覺,都變得珍貴至極。

  那時,他憎恨著被人掌控在手心的感覺,於是把這種怨恨發泄在了陰險狡詐的沈桐書身上。

  現在,他真正地坐擁了這片萬里江山。可除了記憶,他還剩下什麼呢?

  小皇帝說:“沈愛卿,朕……是不是真的錯了……”

  成批研究古書字畫的工匠向京城湧來,衝著加官進爵的懸賞,拼了命的復原那幅早已被污水泡透畫。

  江南諸多風流士子也看著心痒痒,紛紛結伴入京,要去一睹究竟是何等名畫,值得龍椅上那人如此大費周章。

  延州城裡代寫書信的館子都歇業了,大大小小的書生舉人一起往京城跑。

  唯有一家新開的信館還開著門,溫柔俊秀的外地書生坐在桌案後,一絲不苟地替人寫著書信。

  這個書生叫沈三,右手總是攏在袖中,用左手寫字。

  他寫得有些慢,也有些歪,不過價錢低,寫得工整,人也耐心。

  那些兩個時辰才能哆嗦完一件瑣事的老頭老太太,只有他肯慢慢接待。

  寫了一天的字,沈三撤下門板準備休息。

  他到底是不太擅長左手寫字,寫得五指酸脹手腕生疼。

  他正準備給自己倒杯茶,忽然聽到身後有風聲。

  沈三眉頭一緊:“誰?”

  低沉的聲音在身後響起,不耐煩地說:“我來給你送藥。”

  來人竟是延州軍營的大統領,鄭牛龍。

  那日,鄭牛龍惦記著張郄慘死關外之仇,衝進皇宮想要行刺皇帝,卻被沈尚書以身擋下。

  之後,又是沈尚書求情,讓錦衣衛放他離開。

  鄭牛龍逃出皇宮之後,想起那個文弱書生渾身是血的樣子,越想越不是味兒。

  張大將軍生前與沈尚書最為要好,那是二十年的交情。

  若沈尚書死在自己劍下,日後三人在黃泉底下碰了面,還怎么喝酒敘舊。

  思來想去,鄭牛龍又潛入了皇宮中,找到了昏迷不醒的沈尚書,偷偷塞了一顆漠北打仗搶來的玄水參丸。

  沈尚書醒了片刻,仰頭看著這個滿臉尷尬的粗壯漢子,沒忍住輕輕笑了一聲:“鄭將軍,你既然來了,就麻煩你去松鶴堂,替我取一粒龜息丹吧。”

  鄭牛龍稀里糊塗地照做了。又鬼使神差地聽沈尚書的話,在年三十那天搬著兩塊石頭潛入運送沈尚書棺木的隊伍里,把人換了出來,悄悄帶回了延州軍營里。

  人是救回來了,沈尚書這一身的內傷外傷卻麻煩得很。

  松鶴堂的孫大夫知道沈尚書是個不會照顧自己的脾氣,乾脆把藥方給了鄭牛龍。軍營里的軍醫每日把藥湯熬好了,再由鄭牛龍送過來看著沈尚書喝下去。

  沈尚書苦笑:“這老孫,我又不是孩子,還能偷偷把藥倒了不成。我自己的身體,我比誰都在意。”

  他大口大口喝著苦澀的藥湯,心中卻恍惚著明白,這些藥都沒用的,他的右手……徹底廢了。

  當著鄭牛龍的面喝完藥,把鄭大將軍趕回軍營里。

  沈尚書放下窗簾,在昏暗的燭火中攤開手掌。

  一道三指寬的疤痕橫在掌心,切斷了他數根筋骨,哪怕給他接骨的人是神仙再世,也不可能再恢復如前。

  沈尚書深吸一口氣,五指顫抖著握住筆。

  一股鑽心劇透傳來。

  沈尚書悶哼一聲,飽蘸濃墨的筆掉在了素白的宣紙上。

  他不肯罷休,繼續用受傷的手去握筆,忍著劇透艱難地在紙上一筆一划地寫。就像個初學寫字的幼童,從橫豎撇捺開始,顫抖著落下歪歪扭扭的狼狽字跡。

  那隻曾經揮毫可作天下書的手,如今連寫個簡單的“一”字,都覺得萬分煎熬。

  他再也畫不出昔日的畫了。

  皇宮之中,遠道而來的書商名士聚在御花園裡,共賞讓陛下魂牽夢繞的這幅畫。

  可看著看著,他們卻面面相覷。

  小皇帝皺眉:“看出什麼名堂了?”

  沈桐書擅仿古畫,這幅畫說不定也是他想著哪幅古畫仿的。小皇帝叫這些人過來,一是為復原,若暫時無法復原,找件類似的也好。

  幾位書商名士對視一眼,其中一人上前,說:“這畫不是什麼古物,倒是看著……像沈尚書的手筆。”

  小皇帝微怔:“你們認得沈愛卿的畫作?”

  那人說:“陛下忙於政務可能不太了解,京中最大的書畫院子悅和園裡流傳著一句話,叫,寧舍家宅萬頃,但求沈卿一墨。如今悅和園裡還掛著兩幅沈大人的遺筆,都是只看不賣的鎮店之寶。”

  小皇帝怔了許久,忽然開口:“劉總管。”

  劉總管忙邁著小碎步走過來:“奴婢在。”

  小皇帝說:“你去悅和園,把所有沈尚書的畫全都買回來!”

  他感到惶恐,好像每過去一天,沈尚書留在他身邊的氣息就更淡一些,那個早已葬在黃土中的人,就會離他更遠更遠。

  他在每日繁重的政務中拼了命地找出時間來回憶沈尚書,用盡所有能力收集一切沈尚書的舊物。

  仿佛,只剩這些死物,還能略微地安撫他心中的惶恐。

  小皇帝拂過那副被污水浸透的畫,指尖停在沈尚書的落款上,忽然皺眉:“沈尚書有交好的子侄輩們?”

  劉總管冷了一下,疑惑地說:“和沈尚書素來交好的幾位大臣家裡,並未有名為青松的孩子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