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奉天族入關之後,即使用了八旗制度加強血脈管理,但是奉天族血脈的精純程度也開始不可避免的下降。

  在入關前一般而言,如果夫妻雙方都是奉天五大姓之一的嫡子嫡女或者九小姓中的血脈覺醒者,生出來的頭生子至少都確定可以覺醒血脈之力,即使只是微弱的祭人鬼能力,但是那個孩子絕對在文、武、卜、醫等事上必定會有一樣出類拔萃。

  而根據可靠研究,夫妻雙方情事越多,生育越多,二子、三子的覺醒情況則會逐漸遞減,因此這也是為什麼奉天族格外重視嫡長子的緣故。

  以前奉天族窩在關外的時候,畢竟條件艱苦,能力越強才越能生活得好,因此管理起來也就容易,大家都能比較自覺遵守族裡的規定。

  可是入關五十年來,八旗的生活越來越安逸,旗中子弟難免就染上了拈花惹草的毛病,雖然旗中規定八旗女子都要選秀後才能婚配,可是卻管不到那些男子。到如今大婚前沒有和通房廝混的幾乎鳳毛麟角,甚至好多在大婚前已經弄出了庶子庶女,這樣一來生出來的孩子覺醒的機率便自然而然的下降了。

  以寧家為例,寧陶煦擁有祭人鬼的能力,靜安郡主是宗正家的庶女,他們兩人結合子女應該是有八成機率有覺醒之力,事實也正是如此,他們兩人頭胎生的女兒,這個女兒便有微弱的祭人鬼之力,輪到二胎寧敬賢的時候,便沒辦法覺醒了。接著寧敬賢娶的妻子同樣是左師家的庶女,兩廂疊加生出能覺醒的孩子機率便十分小,不出意外寧雲亭和寧巧昕都沒能順利覺醒。

  可是卻沒想到寧家的二子只有那麼微薄的宗正血脈,居然走了狗屎運覺醒了祭天之力!

  文禛自己是祭地者,而且是旗中已知能力最強的祭地能力者,他自然不希望有一個姓宗正的皇族覺醒祭天之力動搖自己無可替代的地位。但是奉天族的大宗師確實是老了,再沒有新的大宗師出現未來的動亂簡直不可避免!

  原本夫蒙卓明不死還有希望晉級,但是那樣一個有野心的大宗師還不如不要的好。能夠在自己臣下出現一個祭天者是最好不過的,寧雲晉不屬於宗親,日後若是成為大宗師,只要他能與歐侯老師一樣不偏不倚任何人,只一心守護奉天一族,對朝政的影響就能都是正面的!

  更妙的是現在寧雲晉還只是個孩子,只要自己好好收攏,不愁收服不了他。

  不過這顯然都只是文禛的美好願望,跟著他身後走進問己居的寧雲晉也想通了其中的關節。他壓抑著心中的激動與興奮,準備先整理好情緒面對那位傳奇性的大宗師!

  歐侯修己被奉供在特地為他修建的問己居,這是一棟內城裡看似普通到極點的二進宅子,如果不是文禛帶路,寧雲晉根本想不到那赫赫有名的大宗師會住在這樣的地方。

  三人下了馬車,文禛便直接推開了虛掩著的門,不等通報便走進了院子。他們進入之後繞過一字影壁,便看見一位發須全白,眉毛長長垂到臉頰邊上的老人正拎著一個水壺給院中的花草澆水。

  文禛帶頭給老人行了個禮,“老師,人帶來了。”

  寧雲晉偷瞄了一眼自家爺爺,他早就激動的拜倒了,看來是十分崇拜這位淡出人視線的老人。可是他自己該行什麼禮卻還有些鬧不清,因此動作便慢了幾分。

  “很好,這孩子不錯。你便與皇帝一樣叫我老師吧!”老人頭都沒抬,似乎看都沒看他們一眼,便朝三人揮了揮手,“以後每隔五日來一次,其他時候不要來煩我。下次來記得將裡面的內容都背下來。”

  也沒看到老人有什麼動作,寧雲晉就感覺有一本厚厚的書飄飄落在胸口,他順手拿在手裡。

  抱著那本死沉的書,他們三人便被趕出了老人的住處。直到文禛的馬車離去,他呆立在老人門口還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尼瑪,坑爹啊!這就叫拜師了!?居然連拜師禮都不用!

  第36章

  看到那麼厚一本書,寧雲晉還是挺犯愁的,那老爺子可是說要五天背下來,這不是為難人麼!?不過他也是要臉面的人,若是背不出來實在是丟人。

  回寧府的途中他翻了翻,發現那居然是一本類似字典的東西,一般是一個類似甲骨銘文的字對應它的解釋。

  寧陶煦瞥了一眼,便笑了,“這是血脈覺醒後每個人都要學的,族裡將這種文字稱為金文,只有用它誦讀發音才能使用血脈之力。”

  “使用血脈之力沒有別的辦法了嗎?”寧雲晉好奇地問,上輩子可沒人教過他這些。

  “有,但是不知道。你也知道奉武族是商朝後裔,而現在的漢族中則有幾個大族屬於周朝後裔,他們二族也各有使用血脈之力的方法。可那都是各自的族中之密,輕易不得知曉。”寧陶煦解釋道。

  寧雲晉點了點頭表示了解,難怪自己以前空有能力卻沒辦法用,也只是耳聰目明,讀書習字快一些,原來還有這樣的講究。

  “不過修己大人可真是嚴厲。”寧陶煦感嘆道,“當年我們學習這些字的時候,可是足足用了兩個月時間。”

  寧雲晉頓時驚呆了!

  即使他想爭分奪秒的背書,預定好的事還是要去做,第二天下午便是寧陶煦約好送他去白雲觀的時間。

  寧陶煦上午已經面過聖領了旨,等到送寧雲晉見了青陽道長和雲老之後便直接啟程出發到直隸,因此兩人的行程十分緊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