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場國喪上進宮折騰的大臣命婦們生病的不在少數,就連寧敬賢自己都被小兒子纏著喝了一陣子補藥,因此誰也沒太在意這事。

  要知道這個皇后已經是目前最長命的一個了,去年誕下了三皇子以後身體一直十分健康,怎麼看也不像是短命的,讓所有人都鬆了口氣。畢竟前後三年已經崩了兩個皇后,滿朝文武尤其是皇帝自己都盼著能有個人能打破這個厄運。

  誰知道好景不長,前兩天寧敬賢就得到消息說皇后已經一病不起,聽說只是在吊著命而已,如今看皇上這麼幹脆利落摘了兩個禮部尚書的帽子,看來是坐實這則消息,皇后崩只是時間問題了。

  不過想到即將面臨的喪禮,寧敬賢對這兩人也實在同情不起來。尋常百姓婚嫁都還要合八字,皇帝娶妻自然更是禮部的頭等大事,結果在這兩人任上崩了兩個繼皇后,不掉腦袋實在是皇上仁慈,枉費少正家還好稱是旗中最善卜的呢!

  殿中很快就安靜下來,接著原禮部尚書少正其和李連珠腳步蹣跚的走了出來。寧敬賢瞄了他倆一眼,他們的臉色蒼白,帽子上的紅纓和朝珠都被摘了下來,一副如喪考妣的樣子。

  像他們這樣因為辦事疏漏被降職的,基本上只要皇上在位就沒有再提拔的可能了,皇上現在可還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這兩人估計也熬不到新皇繼任。李連珠這樣科舉晉升的漢官到也罷了,少正其可是少正家的下任家主,他這一丟官,只怕少正家要有些風波了。

  但是比起少正家,皇上只怕會更頭痛,現在宮中有元後生的太子,有兩個繼後生的二皇子和三皇子,有慧嬪生的四皇子,皇上要守孝三年也就是說這段時間宮中都不會有喜事,等到這些皇子們成年之後……那可就熱鬧了!

  寧敬賢想著未來的事情忍不住皺了下眉頭,不過他並沒有讓自己的思緒發散開來,而是收斂了心神準備覲見。

  等他請完安之後,文禛給寧敬賢賜了座。

  寧敬賢半坐在繡墩上,偷偷打量了一下皇上的神色,發現他已經恢復成面無表情的樣子,看似十分平和,喜怒不形與色。他不由得感嘆皇上真是越來越天威難測了,與四年前還略嫌急躁的稚嫩相比,現在的皇上已經不是臣子可以輕易揣測的。

  “今日叫你來,是為了你家二子。”文禛等他坐定,便開門見山地道,“是叫雲晉吧,還是我給取的名兒呢!聽說是個孝順的孩子。太子前些日子說想要提前一年讀書,朕記得你家二子和太子同年,便準備讓他與鴻明做個伴。”

  太子的大名宗正鴻明,皇上的意思是要讓雲晉給太子當伴讀了,寧敬賢心中一咯噔,身世什麼都罷了,想到小兒子的性格,他不禁就頭大,連忙跪倒在地為難的道,“皇上隆恩,臣感激不盡。但是小兒雖然孝順,卻是個頑劣的。讓他坐著讀點書就犯瞌睡,臣只擔心他誤了皇上一番好心。”

  寧敬賢說的十分含蓄,文禛卻猛地記起關於寧府的密折。放在寧府監視的人注意力自然都是在寧敬賢身上,不過寧雲晉與寧敬賢的互動最多,幾年下來提到他的次數也不少。

  與寧家二子孝順懂事同樣最常提到的是愛睡懶覺、貪財、不務正業……文禛的記憶力好的很,當初給太子選伴讀的時候最先想到的是家世和年齡,這一回憶卻也想到了這內定人選的品行,連對方的親爹都這麼隱晦的擔心兒子帶壞太子,他也不禁有些躊躇了。

  文禛猶豫地問道,“你家兒子還喜歡往廚房跑,擺弄那些蘿蔔青菜?”

  寧敬賢臉上閃過一抹羞愧,無地自容地道,“回皇上,都是臣管教不嚴,小兒實在屢勸不止,臣念著他年紀還小便由著他去了。”

  “胡鬧。子不教父之過,難道你還要慣著堂堂郡主嫡孫去做那腌臢之事。”文禛開始糾結了,看來這個伴讀人選要重新掂量了。

  寧雲晉可不知道自己時常跑廚房用黃瓜土豆練切絲,用蘿蔔練雕花的舉動,被人當成了立志當廚子,把親爹和養父鬱悶到了——當然他知道了也肯定不會反省的,只怕還會為了文禛的鬱悶長笑三聲。

  文禛教訓完之後,望著寧敬賢惶恐無奈地表情有些犯難了。

  平心而論他是很喜歡寧敬賢這個臣子的,忠心、聰明、辦事能力強,家世更不錯,即便因為上次擒夫蒙卓明傷了身體不能再往武官發展,卻也可以扔去兵部,以其手腕可以給自己牢牢把持住。

  這樣好用的臣子他自然也願意施恩,讓其子輩與太子交好便是對寧家未來的保障,誰想一貫家風嚴謹的寧家會出現這麼一個意外……文禛猶豫了一下,不死心地道,“小孩的心性不定,也許好好管教一下便能矯正過來。明日你將他帶來給朕看看。”

  寧敬賢捏了捏拳頭,恨不得將那混小子抓過來狠狠抽屁股,要不也不會讓自己這麼尷尬,丟臉丟到皇上面前了。

  不過這個時候他再糾結也沒用了,半天時間他可將兒子揪不回來,只得告罪道,“皇上,小兒前些日子去莊子上避暑了,只怕一來一回明日趕不到京里。”

  “避暑?”文禛狐疑地問,光只是避暑寧敬賢怎麼會這麼一副懊惱的表情。他好奇地問,“你家小二在莊子上又幹了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