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這次太后的病似乎特別嚴重,月初發的病,沒到月中就病得不省人事了,無論太醫院怎麼使出渾身解數來醫治,熬到二月十三日太后再也撐不住,終於撒手人寰。

  這位聖母皇太后身前不受寵,也沒什麼功績慈德,卻生了個好兒子。文禛雖然與她並不是很親,孝道卻從未有失,畢竟是這個女人在自己年幼的時候一直庇護著自己,總還是有著幾分孺慕之情的,因此對太后的喪事十分看重。

  太后駕崩是國喪,不說滿朝文武,就連天下人都要服喪。京中的軍民百姓在二十七天中摘官纓、服素縞、禁祈禱和報祭,一個月內停嫁娶,四十九天內不准屠宰,百日內不准作樂。

  寧敬賢這樣的二品大員在這樣的時候根本不得清閒,早就停了手中差事,每日輪班去宮中哭喪。與他一起同行的還有寧家現任當家太太安平佩華。

  去年寧敬賢就給佩華請了誥封,作為命婦她也要去宮中。近一個月的時間,兩人早出晚歸,跟著大部隊行動,眼睛都哭腫了,紅彤彤地像是爛桃子一般。

  兩人出門的時間與早朝的時間差不多,晚上回來天都暗了,可是寧雲晉每日的請安卻一直堅持著。他年紀小家裡管事輪不上,每天除了在請安時與父親說幾句家常話,還貼心的讓廚房準備一些壓肚子的點心、潤喉的藥丸等讓福安給寧敬賢帶著。

  兒子的孝心讓寧敬賢渾身舒坦,要知道哭喪也是體力活,穿著厚厚的棉襖在這刺骨冰寒的鬼天氣里又跪又嚎別提多折騰了,宮裡忙忙亂亂的又只開了兩餐,又累又冷又餓,把一幫養尊處優的大老爺們折磨得夠嗆。

  第一天的時候大家的經驗都不足,準備並不充分。只有寧敬賢休息的時候,能喝到兒子的一片孝心備好的熱茶,吃著精心準備的壓胃點心,嚎啞嗓子了還可以含上一顆潤喉的藥丸舒緩一下,讓一幫眼睛都餓綠了的同僚們嫉妒得夠嗆。

  即使第二天這些同僚們家裡的夫人也貼心的準備了同樣的東西,但是那感覺畢竟不一樣,讓寧敬賢心中特別得意,很是長了一回臉。

  更讓寧敬賢得瑟的是熬到晚上回家,一向愛睡的小兒子居然還守著門等著他。

  馬車剛進家門就看到兒子上前請安,還讓丫頭們準備了熱乎乎的毛巾擦臉,那殷勤勁兒真是讓人感到窩心,暖到心底里了。

  到底捨不得兒子跟著自己苦熬,這天氣太冷了,他也怕孩子生病,第二天寧敬賢便吩咐他不用等著自己,要他早點休息。但是寧雲晉難得找到表現的機會,又哪會聽他的,硬是這樣陪著堅持完了國喪。

  看到兒子尖瘦的下巴——沒有鮮肉某人挑食了,消瘦的小身板——長高了的正常抽條,把寧敬賢可心疼壞了。

  二十七天過去,皇帝決定不遵循慣例以日代月,堅持要為聖母皇太后守孝三年,一時間皇帝純孝的名聲感動天下。順帶的,還有個人在這股孝感天下的浪潮中沾了點光——寧雲晉孝順的好名聲在滿朝文武中也流傳了起來。

  轉眼便到了七月初三,寧敬賢原本正在處理公務,突然有個小太監來傳話,讓他去乾清宮見駕。他將最近的事情在心裡過了一遍,似乎沒有什麼需要驚動皇上的地方,不免有些忐忑,於是掏出一個小荷包塞在小太監手心,打聽道,“這位公公,不知皇上有何事傳召?”

  小太監黃錦捏了捏那荷包,裡面薄薄的似乎只有一張紙,他滿意的收在袖子裡。雖然他年紀小,但是能混進乾清宮當差自然還是有幾分本事的。黃錦知道寧敬賢是皇上面前的紅人,出手又大方,自然不介意給他點提示,“寧大人只管放寬心吧,是好事呢!”

  寧敬賢心中有了底,便也就不強求他將是什麼好事說出來。兩人有了“交道”便親近了一些,雖然沒有交談,卻也沒有了之前的拘謹。

  臨近乾清宮之後,黃錦進殿打探了一下,很快又出來了。他砸吧著嘴道,“禮部的少正大人和李大人剛進去覲見,勞煩寧大人等一等。”

  “應該的!”寧敬賢應了一聲,便眼觀鼻鼻觀心的站在一旁等待。

  乾清宮畢竟是皇帝的住所,周圍是非常安靜的,在這地方也沒人敢大聲喧譁,因此便顯得從正殿中傳來的咆哮聲格外的清楚,即使寧敬賢不刻意運功去聽,皇帝的怒意也一直往耳朵裡面灌。

  “……你們這一個兩個肩上擱的那玩意兒難道就沒有一點用處,朕將禮部交給你們,是信任你們,肯定你們的能力。結果呢?一次是這樣,兩次是這樣,去年給了你們那麼長的時間去卜算,朕也不求八字有多相合,多有宜男之象,就這麼簡單的要求你們居然都完不成……”

  “當初你倆以頸上人頭保證皇后是長壽之象,結果呢!!朕也不要你們的頭,來人,給我摘了他們的頂戴……”

  殿內傳來一陣求饒聲和響亮的磕頭聲,額頭碰在金磚上的脆響敲得寧敬賢的臉色極其難看,他恨不得能將自己的耳朵堵上就好,看來就像去年小二烏鴉嘴的那樣,繼皇后又要崩了!

  自從太后喪事辦完之後,宮裡就傳出了皇后身體不利索的流言,說是在喪禮上皇后帶著宮妃、命婦們哭得十分淒切,又還要操勞宮務,由於悲傷過度加上隨後感染風寒,便傷了身體,之後幾個月一直時好時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