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李梨花笑道:“這還不容易,我記得你愛吃我們莊子上出的雞肉,剛才,今天早上的時候,莊子上送過來了,我讓廚房裡今天就做幾道你喜歡的菜。”
“那我就不客氣了。”溫大奶奶笑道。
然後閒聊的時候,告訴李梨花,他們家要準備把家產給分了,之後,公爹給他們家二爺謀了一個外任,這就收拾收拾就要出發了。
“這麼快?不到京城過年了?”李梨花問道。
按說這到過年也沒有幾個月了。
溫大奶奶說道:“是啊,不在京城過年了,婆婆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以往二弟妹他們這一房一直沒有管家,這下子外放了,就能自己當家作主了。”
自家婆婆說的可不是這麼客氣的,這二房不是老是覺得被他們大房壓著嗎,什麼好處都撈不著,還懷疑他們把公中的東西都給自己這一房扒拉過去了,那麼好,現在給你一個自己當家作主的機會,看你自己成了一家之主了,能不能管出個花來。
溫大奶奶不好意思的說道:“上次我二弟妹給你送了拜帖的事兒,實在是不好意思。”
雖然犯錯的是溫二奶奶,可是她這個當大嫂的,還得上門道歉,這也是應該的,她是長嫂,下面的弟妹做錯了事兒,她出面道歉,更有誠意一些。
只是自己那位二弟妹,老是覺得公公和婆婆對自己這一房好一些,但是自己這個長嫂為家裡做的事情,她明白嗎?
李梨花聽了溫大奶奶說的,就說道:“沒事兒,誰家沒有點不如意的事兒呢?”
溫家人口多,相爭是難免的。不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們。
是啊,誰家沒有點不如意的事兒呢?他們家可不就是這樣!
溫大奶奶送的這兩株金桂,一株都有碗口粗了,上面已經開滿了金黃色的桂花。
楚楚看了說道:“要是晚點開,還可以用這桂花做桂花糕呢,現在已經開的全開了,味道就不怎麼好了。”
楚楚現在對廚藝比較感興趣,做這些譬如桂花糕之類的點心,已經很是有賣相了。
“今年不成,還有明年,既然你喜歡這桂花,那就把這兩株放到你的院子裡去。”李梨花說道。
“可是,這不是溫家伯母送給娘您的嗎?”楚楚說道。
“是送給我們府上的,只要在我們府上,擺在哪裡都成,你喜歡,這兩株桂花也算是跟對了主人,娘如今事情也忙,這些花花糙糙的,就沒有那個心思打理,還是放在你那裡,才是它最好的去處。”
花要懂得的人欣賞才是最好。
溫大奶奶送這兩株金貴,是為了溫二奶奶惹出的事兒,來賠罪的。
溫大奶奶身為溫府的長嫂,做的已經夠可以了,只是溫二奶奶似乎不領情,總覺得溫大奶奶這一房占了天大的便宜。
然後自己家似乎也被溫二奶奶給遷怒了。溫二奶奶覺得自己的丈夫仗著是溫如庭的門生,得了不知道多少好處。
而溫二爺卻還是不上不下的呆著,於是乎,這心態就不平衡了。
弄出印子錢的事兒,看似很吃驚,其實如果想一想溫二奶奶長久以來的怨氣,也不算太意外。
溫家要分家產,這畢竟只是溫家自己的事兒,溫如庭是只分家產,不分家,所以找了幾個溫家的族人來作證,並且,請趙水生來記錄。
溫如庭對大家說道:“趙侍郎大家都知道,是我的門生,有他來記錄,各位應該沒有什麼意見吧。”
幾個溫家的族人都說道:“請趙大人正好。”
趙大人只是來記錄的,並不說話,記錄的明細也會一式三份,各房一份,族裡留一份,然後另外的一份,是可以在官府上記檔的。
趙水生在其中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可是也間接的是見證人的角色。
溫如庭把趙水生請來,這其中的意味,溫大爺是明白的,也更加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可是,看到那邊的二弟,溫大爺心裡直搖頭,就是這二弟不明白父親的苦心了。
對於這些家產,溫大爺沒有非要多要的心思,都是自己的兄弟,公平分下去就成,哪怕自己少要一點兒,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溫如庭看著自己幾個兒子的表情,在心裡嘆氣,只盼望著這次分了家產,兄弟之間不起嫌隙,也算是他分家產分對了。
不過,溫如庭不打算把那海運的半成股給分了,這事兒,整個家裡就只有他知道,要是說出去了,恐怕自己家那個老二看著利益豐厚,不定要找自己這個門生,私底下想要投份子了。
這半成股,是他給溫家的一條退路,他相信自己的弟子,就當是他這個當先生的沾自己弟子的光吧。
溫如庭把溫家現在有的產業都讓人念了出來,對眾人說道:“老家的祖宅,歷來是長子嫡孫繼承的,這裡我也不多說,到時候就交給老大了。”溫家族裡的幾個人都點頭,說道:“很是應該!”長子嫡孫本來就是要繼承祖宅的,這無可厚非。
至於祭田之類的,都歸在族裡,也不用分出去。
“剩下的產業,就他們兄弟幾個平分,你們兄弟幾個有沒有意見?”
溫大爺說道:“父親,兒子沒有意見。”
溫二爺想說那么爹和娘的私房呢,可是溫如庭接著說道:“至於我和你娘的私房,現在我們都還在,等我們過世之後,留給幾個孫子孫女平分了。”
☆、第211章 彌留
溫家很快就把家產分了,各房得的東西看起來都差不多。
而溫家二房這邊,溫如庭給溫二爺找了一個北邊的縣令,讓他去當了。
那個地方人口稀少,且物產也不豐富,溫如庭就是想讓自己的二兒子在那邊,當個一縣之主,不求無功也不求無過。
既然都想當家作主,那麼一個縣的主,就開始當吧,這樣的地方,就是溫二奶奶想要弄出什麼大事兒來,也是不成的。
並且,溫如庭還把自己身邊的一個幕僚給了溫二爺,讓溫二爺帶著,如果這樣,溫二爺還立不起來,那這也是命數。
溫夫人本來的打算是想把溫二奶奶給留在京城,不過溫如庭卻說道:“就讓她去吧,我已經跟老二說清楚了,如果他連自己的妻子都管不住,以後就自力更生吧。”
當妻子的做的不對,難道這當丈夫的就沒有責任嗎?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自己的兒子連妻子都教不好,那他只能放棄這個兒子了,以後也別在官場上混了,直接當個田舍翁還好一些。
轉眼又是春節到,李梨花他們回京也兩年了,除了讓人覺得有些受不住的進宮朝賀,另外一件事兒,也讓趙家上下緊張了起來。
老趙頭在臘月的時候,生起了病,雖然也請了太醫來看,可是卻並不見好。
因為老趙頭的病,所以過年的時候,趙家也沒有大辦,交好的府上,都知道趙家的老爺子生病了,所以儘管趙家沒有去喝他們的酒席,也不會心裡怪罪的。
等過了十五之後,老趙頭的病更嚴重了。
宮裡的皇帝也知道了,派了御醫過來趙府,只不過御醫看了,也只是說讓老爺子好好養著。
這話的意思就是,老趙頭已經沒有治病的必要了。
“趙老太爺這個年紀,身體本來就會出現各種病,這種情況,只能是養著了。”
看來,老趙頭是很有可能是活不過今年了。
趙水生問了御醫,像老趙頭這種情況,最多能拖上半年,最少可能就是十幾天的事兒。
趙水生把情況跟趙金生和趙土生說了,讓他們準備準備,如果真的老趙頭不在了,那麼他們都要回老家去守孝去。
趙水生也得上摺子丁憂。
不過,目前的情況下,趙水生丁憂,倒是沒有什麼好擔心的,畢竟,如今溫如庭是在內閣當首輔,才剛當上,至少三年以內,是不會換人的。
而且,趙水生在皇上面前的分量越來越重,如果丁憂,皇上不會忘了他,且還能讓那些眼紅的人冷一冷。
但是,這並不是說明趙水生盼著老趙頭過世。雖然和老趙頭的感情不深,但是誰也不會平白無故的盼著人死。
趙生和趙土生聽了,心裡難受的不行,雖然老趙頭平時有些糊塗,可是到底是他們的親爹,這幾十年來,感情都在,一旦聽說自己的爹不就就會離世,怎麼受得了?
趙金生忍著悲痛說道:“不如把東西拿出來,給爹沖一衝,說不定就好了。”
東西就是老趙頭準備的棺材,拿出來,刷上漆,可以沖一衝。
雖然大家覺得這是沒有用的辦法,可是還是準備了開去,包括給老趙頭準備的壽衣等等,都拿了出來。
趙水生也請了假,專門給老趙頭伺疾。
這下子,都知道吏部侍郎趙大人家裡的父母得了重病了。
“那我就不客氣了。”溫大奶奶笑道。
然後閒聊的時候,告訴李梨花,他們家要準備把家產給分了,之後,公爹給他們家二爺謀了一個外任,這就收拾收拾就要出發了。
“這麼快?不到京城過年了?”李梨花問道。
按說這到過年也沒有幾個月了。
溫大奶奶說道:“是啊,不在京城過年了,婆婆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以往二弟妹他們這一房一直沒有管家,這下子外放了,就能自己當家作主了。”
自家婆婆說的可不是這麼客氣的,這二房不是老是覺得被他們大房壓著嗎,什麼好處都撈不著,還懷疑他們把公中的東西都給自己這一房扒拉過去了,那麼好,現在給你一個自己當家作主的機會,看你自己成了一家之主了,能不能管出個花來。
溫大奶奶不好意思的說道:“上次我二弟妹給你送了拜帖的事兒,實在是不好意思。”
雖然犯錯的是溫二奶奶,可是她這個當大嫂的,還得上門道歉,這也是應該的,她是長嫂,下面的弟妹做錯了事兒,她出面道歉,更有誠意一些。
只是自己那位二弟妹,老是覺得公公和婆婆對自己這一房好一些,但是自己這個長嫂為家裡做的事情,她明白嗎?
李梨花聽了溫大奶奶說的,就說道:“沒事兒,誰家沒有點不如意的事兒呢?”
溫家人口多,相爭是難免的。不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們。
是啊,誰家沒有點不如意的事兒呢?他們家可不就是這樣!
溫大奶奶送的這兩株金桂,一株都有碗口粗了,上面已經開滿了金黃色的桂花。
楚楚看了說道:“要是晚點開,還可以用這桂花做桂花糕呢,現在已經開的全開了,味道就不怎麼好了。”
楚楚現在對廚藝比較感興趣,做這些譬如桂花糕之類的點心,已經很是有賣相了。
“今年不成,還有明年,既然你喜歡這桂花,那就把這兩株放到你的院子裡去。”李梨花說道。
“可是,這不是溫家伯母送給娘您的嗎?”楚楚說道。
“是送給我們府上的,只要在我們府上,擺在哪裡都成,你喜歡,這兩株桂花也算是跟對了主人,娘如今事情也忙,這些花花糙糙的,就沒有那個心思打理,還是放在你那裡,才是它最好的去處。”
花要懂得的人欣賞才是最好。
溫大奶奶送這兩株金貴,是為了溫二奶奶惹出的事兒,來賠罪的。
溫大奶奶身為溫府的長嫂,做的已經夠可以了,只是溫二奶奶似乎不領情,總覺得溫大奶奶這一房占了天大的便宜。
然後自己家似乎也被溫二奶奶給遷怒了。溫二奶奶覺得自己的丈夫仗著是溫如庭的門生,得了不知道多少好處。
而溫二爺卻還是不上不下的呆著,於是乎,這心態就不平衡了。
弄出印子錢的事兒,看似很吃驚,其實如果想一想溫二奶奶長久以來的怨氣,也不算太意外。
溫家要分家產,這畢竟只是溫家自己的事兒,溫如庭是只分家產,不分家,所以找了幾個溫家的族人來作證,並且,請趙水生來記錄。
溫如庭對大家說道:“趙侍郎大家都知道,是我的門生,有他來記錄,各位應該沒有什麼意見吧。”
幾個溫家的族人都說道:“請趙大人正好。”
趙大人只是來記錄的,並不說話,記錄的明細也會一式三份,各房一份,族裡留一份,然後另外的一份,是可以在官府上記檔的。
趙水生在其中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可是也間接的是見證人的角色。
溫如庭把趙水生請來,這其中的意味,溫大爺是明白的,也更加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可是,看到那邊的二弟,溫大爺心裡直搖頭,就是這二弟不明白父親的苦心了。
對於這些家產,溫大爺沒有非要多要的心思,都是自己的兄弟,公平分下去就成,哪怕自己少要一點兒,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溫如庭看著自己幾個兒子的表情,在心裡嘆氣,只盼望著這次分了家產,兄弟之間不起嫌隙,也算是他分家產分對了。
不過,溫如庭不打算把那海運的半成股給分了,這事兒,整個家裡就只有他知道,要是說出去了,恐怕自己家那個老二看著利益豐厚,不定要找自己這個門生,私底下想要投份子了。
這半成股,是他給溫家的一條退路,他相信自己的弟子,就當是他這個當先生的沾自己弟子的光吧。
溫如庭把溫家現在有的產業都讓人念了出來,對眾人說道:“老家的祖宅,歷來是長子嫡孫繼承的,這裡我也不多說,到時候就交給老大了。”溫家族裡的幾個人都點頭,說道:“很是應該!”長子嫡孫本來就是要繼承祖宅的,這無可厚非。
至於祭田之類的,都歸在族裡,也不用分出去。
“剩下的產業,就他們兄弟幾個平分,你們兄弟幾個有沒有意見?”
溫大爺說道:“父親,兒子沒有意見。”
溫二爺想說那么爹和娘的私房呢,可是溫如庭接著說道:“至於我和你娘的私房,現在我們都還在,等我們過世之後,留給幾個孫子孫女平分了。”
☆、第211章 彌留
溫家很快就把家產分了,各房得的東西看起來都差不多。
而溫家二房這邊,溫如庭給溫二爺找了一個北邊的縣令,讓他去當了。
那個地方人口稀少,且物產也不豐富,溫如庭就是想讓自己的二兒子在那邊,當個一縣之主,不求無功也不求無過。
既然都想當家作主,那麼一個縣的主,就開始當吧,這樣的地方,就是溫二奶奶想要弄出什麼大事兒來,也是不成的。
並且,溫如庭還把自己身邊的一個幕僚給了溫二爺,讓溫二爺帶著,如果這樣,溫二爺還立不起來,那這也是命數。
溫夫人本來的打算是想把溫二奶奶給留在京城,不過溫如庭卻說道:“就讓她去吧,我已經跟老二說清楚了,如果他連自己的妻子都管不住,以後就自力更生吧。”
當妻子的做的不對,難道這當丈夫的就沒有責任嗎?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自己的兒子連妻子都教不好,那他只能放棄這個兒子了,以後也別在官場上混了,直接當個田舍翁還好一些。
轉眼又是春節到,李梨花他們回京也兩年了,除了讓人覺得有些受不住的進宮朝賀,另外一件事兒,也讓趙家上下緊張了起來。
老趙頭在臘月的時候,生起了病,雖然也請了太醫來看,可是卻並不見好。
因為老趙頭的病,所以過年的時候,趙家也沒有大辦,交好的府上,都知道趙家的老爺子生病了,所以儘管趙家沒有去喝他們的酒席,也不會心裡怪罪的。
等過了十五之後,老趙頭的病更嚴重了。
宮裡的皇帝也知道了,派了御醫過來趙府,只不過御醫看了,也只是說讓老爺子好好養著。
這話的意思就是,老趙頭已經沒有治病的必要了。
“趙老太爺這個年紀,身體本來就會出現各種病,這種情況,只能是養著了。”
看來,老趙頭是很有可能是活不過今年了。
趙水生問了御醫,像老趙頭這種情況,最多能拖上半年,最少可能就是十幾天的事兒。
趙水生把情況跟趙金生和趙土生說了,讓他們準備準備,如果真的老趙頭不在了,那麼他們都要回老家去守孝去。
趙水生也得上摺子丁憂。
不過,目前的情況下,趙水生丁憂,倒是沒有什麼好擔心的,畢竟,如今溫如庭是在內閣當首輔,才剛當上,至少三年以內,是不會換人的。
而且,趙水生在皇上面前的分量越來越重,如果丁憂,皇上不會忘了他,且還能讓那些眼紅的人冷一冷。
但是,這並不是說明趙水生盼著老趙頭過世。雖然和老趙頭的感情不深,但是誰也不會平白無故的盼著人死。
趙生和趙土生聽了,心裡難受的不行,雖然老趙頭平時有些糊塗,可是到底是他們的親爹,這幾十年來,感情都在,一旦聽說自己的爹不就就會離世,怎麼受得了?
趙金生忍著悲痛說道:“不如把東西拿出來,給爹沖一衝,說不定就好了。”
東西就是老趙頭準備的棺材,拿出來,刷上漆,可以沖一衝。
雖然大家覺得這是沒有用的辦法,可是還是準備了開去,包括給老趙頭準備的壽衣等等,都拿了出來。
趙水生也請了假,專門給老趙頭伺疾。
這下子,都知道吏部侍郎趙大人家裡的父母得了重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