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他最終還是沒有給岳飛寫信,他只是下了聖旨,讓糧草全數運到岳飛的手中,只是派了可靠的人,將兵器運送到岳飛軍中。有些事情,說的再多,也比不上做好一件。
當年趙構直到退位後,才明白這個道理,卻已經太晚。而現在,重生後的趙構,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第二年三月的時候,令人振奮的捷報傳來——岳飛收復了太原。
當趙構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終於找到了當年意氣風發的感覺。
那一年,岳飛收復襄陽六郡,趙構高興的快要發瘋,甚至做夢都夢見自己已經進駐了汴京,把大哥和父親都接了回來,那兩個昔日看不起自己的人,朝自己跪拜稱頌,痛哭流涕地懺悔。
但這一次,趙構只是睡得踏實,他並沒有做那些虛妄的夢,他心中很清楚,這只不過是,在自己遙遠的人生路上的第一步。
岳飛一個月後,將再次於御前獻俘。
趙構也已經準備好了給岳飛的封賞——節度代州。
代州在太原以北,目前還被金人占據,這個封號的意義很清楚,希望其能夠一鼓作氣,拿下雁門,奪回當日丟到的大宋的一個重要屏障。
這天正是仲春時節,接到奏報,岳飛將於今日進京。
趙構本打算身穿正裝去北門迎接,換衣服的時候卻忽然想起,很久沒有出去轉過了。
他一人策馬,輕裝簡行,走在汴梁的大街上。
正是春光爛漫之時,大街兩旁楊柳依依,空氣中瀰漫著花香的味道。明媚的陽光透過樹蔭照在地上,行人們不急不緩的在路上走這,偶爾有小販叫賣的聲音。
趙構微微抬頭,忽然就想到了那一年的花陰。
真正的十九歲那年的花陰。
年輕氣盛的少年,尚且不知道殘酷的意義,對於未來充滿了希望,卻又那樣的容易破碎。
現在,身體中年邁的靈魂,早已嘗遍世間疾苦,盡曉失望和悲痛,痛苦與沉淪,卻在這個春光明媚的清晨,再一次找回了希望。
不同於前世的那脆弱不堪一擊的希望,這一次,它會長久的留存,歷經世事的考驗,至死依在。
沒有當年的輕狂,更無少年的妄想。
趙構心中無比篤定的明白——自己,這一次會贏。會勝過金人,會擺平桀驁的臣子,會將權利,永遠都牢牢的握在手中。
不再會是歷史上那個人人唾罵的昏君,而一定會成為,開創時代的,可以和岳飛一樣,載入史冊令人仰慕和稱頌的人。
趙構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他緩緩的策馬,然後站在城門處等待著,等待著給他帶來這些改變的即將歸來的人。
一開始是聲音,很多雙腳踩踏大地的聲音,隨即,趙構原本安排在城樓的樂隊,開始奏響了禮樂。
隨即,入眼的便是地平線那頭不盡的紅色旗幟。
宋朝尚火,紅色是旗幟的顏色,仿佛潮水一般,永遠看不到盡頭的紅,從天邊朝著城樓這邊而來,猶如火苗跳動一般。
趙構拉住韁繩的手,不由的收緊了,他不止一次的見過岳飛所訓練的軍隊,但從未在這種情況下見過。
仿佛是天邊的朝霞降落人間一般,紅色中閃耀著刺眼的光芒,那是陽光照在鐵盔上的反光,這耀眼的光芒緩緩的連成一片,終成汪洋。
“威武!”不知道是誰先叫了一聲,隨之,整個城樓處的百姓,都大聲的叫了出來。
“威武!”
“我宋軍威武!”
“我陛下威武!”
趙構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策馬走出城門。
一開始還有一個小兵攔住他,等認出這位身穿淡褐色袍子的年輕人就是當今皇帝的時候,城門立刻大大的敞開,早已等候的親軍侍衛隨即跟上,跟在趙構的身後,六軍儀仗依次擺開。
禮部侍郎看著趙構的穿戴微微蹙眉:“陛下這種裝扮,不合禮制,岳將軍得勝歸來,見到陛下如此輕慢,恐心生怨啊。”
這句話雖然輕,卻準確無誤的傳入了趙構的耳朵,他不以為意,一笑而過。
上一世,每次見岳飛,趙構無不是準備了又準備,裝扮了再裝扮,生怕自己所作所為不合適,引來對方的輕視。非但是見岳飛,甚至在見別的大臣的時候,也是同樣。他擔心自己會被輕視,更因為自卑而異常敏感,聽不得半點忤逆之言,也不能接受讚譽。
但現在,他卻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他知道,自己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不會讓任何人輕視。
他清楚,自己奪回舊都,坐鎮京城,就已經是最大的功績。
他更明白,一個人如果只能夠靠偽裝和外表來贏得臣子的尊重,那麼他最後什麼也不得到。
趙構不去理會禮部官員的議論,他更不怕自己一身常服過於輕慢,他只是雙腿忽然加緊馬肚,策馬飛奔出去。
周圍的侍衛都大吃一驚,不知道是該跟上,還是該留在原地維持皇帝的威儀。
卻就在這種猶豫中,趙構已經奔到了大軍之前。
他勒住了馬,面前的大軍也停止了前進,漫天的塵土緩緩落下。
等到塵埃落定後,趙構才看清走在隊伍最前面的人。
是今年還不到三十歲的岳飛。
塵土已滿征衣,卻還未到弦斷時。
當年趙構直到退位後,才明白這個道理,卻已經太晚。而現在,重生後的趙構,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第二年三月的時候,令人振奮的捷報傳來——岳飛收復了太原。
當趙構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終於找到了當年意氣風發的感覺。
那一年,岳飛收復襄陽六郡,趙構高興的快要發瘋,甚至做夢都夢見自己已經進駐了汴京,把大哥和父親都接了回來,那兩個昔日看不起自己的人,朝自己跪拜稱頌,痛哭流涕地懺悔。
但這一次,趙構只是睡得踏實,他並沒有做那些虛妄的夢,他心中很清楚,這只不過是,在自己遙遠的人生路上的第一步。
岳飛一個月後,將再次於御前獻俘。
趙構也已經準備好了給岳飛的封賞——節度代州。
代州在太原以北,目前還被金人占據,這個封號的意義很清楚,希望其能夠一鼓作氣,拿下雁門,奪回當日丟到的大宋的一個重要屏障。
這天正是仲春時節,接到奏報,岳飛將於今日進京。
趙構本打算身穿正裝去北門迎接,換衣服的時候卻忽然想起,很久沒有出去轉過了。
他一人策馬,輕裝簡行,走在汴梁的大街上。
正是春光爛漫之時,大街兩旁楊柳依依,空氣中瀰漫著花香的味道。明媚的陽光透過樹蔭照在地上,行人們不急不緩的在路上走這,偶爾有小販叫賣的聲音。
趙構微微抬頭,忽然就想到了那一年的花陰。
真正的十九歲那年的花陰。
年輕氣盛的少年,尚且不知道殘酷的意義,對於未來充滿了希望,卻又那樣的容易破碎。
現在,身體中年邁的靈魂,早已嘗遍世間疾苦,盡曉失望和悲痛,痛苦與沉淪,卻在這個春光明媚的清晨,再一次找回了希望。
不同於前世的那脆弱不堪一擊的希望,這一次,它會長久的留存,歷經世事的考驗,至死依在。
沒有當年的輕狂,更無少年的妄想。
趙構心中無比篤定的明白——自己,這一次會贏。會勝過金人,會擺平桀驁的臣子,會將權利,永遠都牢牢的握在手中。
不再會是歷史上那個人人唾罵的昏君,而一定會成為,開創時代的,可以和岳飛一樣,載入史冊令人仰慕和稱頌的人。
趙構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他緩緩的策馬,然後站在城門處等待著,等待著給他帶來這些改變的即將歸來的人。
一開始是聲音,很多雙腳踩踏大地的聲音,隨即,趙構原本安排在城樓的樂隊,開始奏響了禮樂。
隨即,入眼的便是地平線那頭不盡的紅色旗幟。
宋朝尚火,紅色是旗幟的顏色,仿佛潮水一般,永遠看不到盡頭的紅,從天邊朝著城樓這邊而來,猶如火苗跳動一般。
趙構拉住韁繩的手,不由的收緊了,他不止一次的見過岳飛所訓練的軍隊,但從未在這種情況下見過。
仿佛是天邊的朝霞降落人間一般,紅色中閃耀著刺眼的光芒,那是陽光照在鐵盔上的反光,這耀眼的光芒緩緩的連成一片,終成汪洋。
“威武!”不知道是誰先叫了一聲,隨之,整個城樓處的百姓,都大聲的叫了出來。
“威武!”
“我宋軍威武!”
“我陛下威武!”
趙構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策馬走出城門。
一開始還有一個小兵攔住他,等認出這位身穿淡褐色袍子的年輕人就是當今皇帝的時候,城門立刻大大的敞開,早已等候的親軍侍衛隨即跟上,跟在趙構的身後,六軍儀仗依次擺開。
禮部侍郎看著趙構的穿戴微微蹙眉:“陛下這種裝扮,不合禮制,岳將軍得勝歸來,見到陛下如此輕慢,恐心生怨啊。”
這句話雖然輕,卻準確無誤的傳入了趙構的耳朵,他不以為意,一笑而過。
上一世,每次見岳飛,趙構無不是準備了又準備,裝扮了再裝扮,生怕自己所作所為不合適,引來對方的輕視。非但是見岳飛,甚至在見別的大臣的時候,也是同樣。他擔心自己會被輕視,更因為自卑而異常敏感,聽不得半點忤逆之言,也不能接受讚譽。
但現在,他卻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他知道,自己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不會讓任何人輕視。
他清楚,自己奪回舊都,坐鎮京城,就已經是最大的功績。
他更明白,一個人如果只能夠靠偽裝和外表來贏得臣子的尊重,那麼他最後什麼也不得到。
趙構不去理會禮部官員的議論,他更不怕自己一身常服過於輕慢,他只是雙腿忽然加緊馬肚,策馬飛奔出去。
周圍的侍衛都大吃一驚,不知道是該跟上,還是該留在原地維持皇帝的威儀。
卻就在這種猶豫中,趙構已經奔到了大軍之前。
他勒住了馬,面前的大軍也停止了前進,漫天的塵土緩緩落下。
等到塵埃落定後,趙構才看清走在隊伍最前面的人。
是今年還不到三十歲的岳飛。
塵土已滿征衣,卻還未到弦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