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思來想去,楚國要想在趙國的大軍下保全下來,首先,內戰必須停止,其次,便是要先殺光汝等這些蠹蟲!今日,便全當是給楚王章和葉公幫一個忙罷。大江滌盪,泥沙俱下,滔滔水流里,總會有泥沙沉積,堵塞河道,只有不斷清理沖刷,才能重新得到一條乾乾淨淨,蓬勃生機的清流!」

  言罷,熊勝以入郢以來前所未有的決心,下令道:「二三子,盡殺之!」

  登時,熊勝僅剩那2000餘忠心耿耿的「楚武卒」將河岸上的貴族包圍,縱兵大殺。刀劈斧砍,飛矢交加,一時間哭喊陣陣,血流成溪,匯入漢水。

  是日,上至王孫,下至小邑主,郢都的數百名貴族,不分良奸,無一倖免,都葬身於江魚之腹……

  漢水潺潺南流,不因任何事停止,只是水流中,又多了許多渣滓泥沙。

  就在「漢濱之變」後三日,葉公大軍已經抵達郢都城郊時,準備展開進攻,但前鋒探哨卻愕然發現,整個郢都已經去武裝化,城門大開,三老與國人們紛紛出來迎接王師,並訴說前幾日在漢濱發生的可怕事件。

  「叛賊熊勝何在?」葉公的前鋒,司馬子期之子公孫寧咬牙切齒地問道。

  「走了,他已經走了。」三老如此複述……

  此時此刻,利用入郢時的那些船隻,熊勝帶著他的殘部,和少部分震撼於漢濱之變,害怕貴族們回來清算的楚國無業士人、惡少年,一萬餘人沿著漢水南下。

  他放棄了郢都,避離葉公鋒芒,在高赦說出實情後,知道自己不過是一枚棋子的熊勝,已經沒了再戰下去的理由,楚國,不能再在內戰中流血了。

  在抵達長江後,熊勝沒有選擇順江而下,去投靠趙無恤,而是到了大江的南岸,進入一片荒莽的沅湘流域,遂不知所蹤……

  許多年後,一首歌謠,道盡了這次失敗者的血淚遠征。

  「滔滔季春,草木莽莽。傷懷永哀,汩徂南土。」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脩路幽蔽,道遠忽兮。」

  《史記·楚世家》載:「白勝敗於郢,率餘部數千,渡江南竄,為楚江南諸縣公所阻,不得入長沙。遂溯沅水而上,過黔中,入西南夷,至滇池。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里,僚、僰群長居之,勝遂以兵威定之,乃以其眾王滇,仍號楚國,因滇在西南夷,故稱西楚。勝王滇十年,滅勞洸、靡莫,破昆明夷,遂霸南中,又十年而卒,後人尊之為……西楚霸王!」

  第1210章 軍政決於一人

  三月底時,南方形勢突變,隨著白勝南逃,葉公不戰而收復郢都。

  白勝之亂,歷時近兩年,因為叛軍訓練精良,而楚國的縣公武裝分散而人心不齊,葉公需要依靠他們對白勝的痛恨的和恐懼,將所有人擰成一團,過去大小十餘戰,無不贏得艱難,往往奪取一座城邑耗時數月之久。

  然而這平叛的最後一戰,卻來得如此輕鬆,故而楚軍推進時小心翼翼,生怕中了白勝的計策。在葉公準備步入北城門時,還有人憂心忡忡地勸他戴上胄,說國人望葉公,如望慈父慈母,倘若葉公被白勝餘黨暗箭所傷,就大為不妙了。

  葉公深以為然,戴上胄後繼續前行,在進入外郭后,為他擎旗的孔門弟子子路卻力勸他免胄而入。

  子路大聲說道:「仲由雖然是北方人,卻也知道,楚人盼望葉公,就如同久旱的田地盼望甘霖一般,如今若能見到葉公的面容,百姓就會相信叛亂已結束,安心迎接王師。至於刺客叛賊,仲由雖老,卻願意為君擋住!」

  子路沒有如歷史上那般死在衛國,反倒在葉公手下做了一員猛將,也算一個不錯的歸宿,只是孔子也垂垂老矣,只比他小一些的子路,也已經六十多歲,雖然依舊能食一筐飯,兩斤肉,但歲月不饒人,頭盔下是滿頭灰發,鬍鬚里也夾雜著不少白絲……

  葉公覺得子路所言很有道理,便大著膽子免胄而行,一路上,讓兵卒們敲鑼打鼓,告訴將屋門緊閉的郢都百姓:「葉公已收復郢都,大王即將歸來,內亂結束了!」

  「結束了,真結束了?」

  郢都的百姓都感覺這幾年像是在夢裡一般,本來楚國已經逐漸從吳師入郢的災難里恢復過來,底層的百姓日子雖然苦些,卻遠沒到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的程度。誰料兩年前白勝突然發難,打破了他們平靜的生活,或許最開始對那些倒霉的貴族還有些幸災樂禍,但白勝帶給他們的厄運遠多過好處。不錯,白勝是打開了貴族的府庫,許諾了所有人田宅,可前提是要加入叛軍,披堅持銳為他作戰,用生命來換取利益,作戰的對象還是楚國的正統大王……

  楚國王室在普通楚人心中,就如同祝融的化身一般,加上楚昭王的寬厚仁德形象深入人心,故而楚人眼裡,不管白勝做什麼,他仍舊是個叛賊。

  兩年內亂里,不知有多少楚國人死於同胞的箭矢戈矛之下,經常被白勝徵兵的郢人更是幾乎每一家都失去過親人。如今,內亂終於結束,他們終於能回到過去平靜的日子了?

  郢都楚人將信將疑地打開房門,走出屋子,在一片狼藉的街巷上,看到的是免胄騎行在前的葉公……

  楚人驚懼的心稍稍安穩了,於是在數日後,楚王章也回到離開兩年的郢都時,看到的,是一群安下心來後,攜壺漿以迎王師的百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