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在,眼前的秦人並未因此嘲笑他,而是統統面色一變,校尉更是激動地上前,仔細打量他。

  這群人都是秦國的老公族和雍都國人,這些標準的秦人與豐鎬的周人遺民不同,個個心高氣傲,難以使喚,但對於秦國公室,卻充滿了忠誠。

  「太子,真是太子?」

  他們很高興,在公子刺亮出手中作為秦國太子信物的藍田玉環後,更是引發了一陣歡呼。

  「秦國的太子回來了!」

  「吾等可以不必害怕趙國傷及太子,與之決一死戰了!」

  這些秦人貴族子弟並不知道公子刺的目的,把他當做英雄一般迎接回去,但公子刺卻面色發紅,袖中一陣滾燙。

  秦國的灞上軍營比趙國那邊雜亂了不少,軍中也不盡情是青壯,更有一些老弱孩童,公子刺看到,兩個骨瘦如柴的十多歲少年手持木矛,站在營內呆呆地望著他,也不知他們是不是那舟人的兒子。看來趙無恤說的沒錯,秦軍的精銳果然是在藍田覆沒了,這裡聚集的,只是從各地強征來,充滿惶恐的烏合之眾,還有一群骨頭太硬不肯彎腰的老公族。

  終於,公子刺沿著泥濘的營中道路抵達了大帳處,掀開帳門入內,卻見帳內,一群秦國的公族貴人正在軍議,白髮蒼蒼的大庶長子蒲正坐在最中間。

  如今是暖春,子蒲卻披著一身厚厚的皮裘,從下巴到腳都包在裡面,他比公子刺印象中要衰老得多,病弱不堪。惟獨一雙眼睛依然十分銳利,盯著門口的公子刺看,但那眼神,早已不是當年的慈祥關切,而是冷漠。

  「二三子且先下去。」子蒲如此說道,帳內眾將便起身告退,一一從公子刺身邊走過,眾人看他的目光滿是陌生和審視。

  我好像成了這裡的陌生人啊,公子刺心想,腳下的黃土還是黃土,但所見的人物卻全部面目全非。好不容易能夠回家,竟是碰上這樣的場面,真是既黯然又辛酸啊。

  等人都離開後,子蒲才猛地發出了一陣咳嗽,隨後才對公子刺說道:「十二年了,太子這一走,已經整整十二年了。」

  「十三年了。」公子刺比他記得更清楚。

  「走的時候還是總角孩童,如今已長大成人。」

  子蒲嘆息道:「那時候君夫人囑咐公子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汝乃秦氏,而非趙氏,如今站在老朽面前的,到底是秦刺,還是趙刺?」

  「是秦刺!小子的身份,一日不敢忘懷!」

  公子刺邁步上前,朝大庶長下拜頓首,眼中湧出淚水:「刺有負大庶長之託,未能識破趙侯奸計,致使秦伐義渠,給了趙人可乘之機……」

  「老朽都未能看穿,何況公子少不經事,豈是趙無恤的對手,過去的事,不提也罷。」

  子蒲扶公子刺起身,但一對手掌卻牢牢捏住了他的肩膀,沉聲說道。

  「老朽只想知道,公子這次回來,是要作為秦國太子,與秦國共存亡呢?還是作為趙無恤的使節?」

  「小子……」

  如鯁在喉,但公子刺還是說了出來。

  「小子此來,是替趙侯帶給大庶長一封信。」

  袖中再度一陣滾燙,公子刺把手伸了進去,摸出絲帛的囊袋,一抖,拿出了一封信。裡面裝著趙無恤寫給秦國大庶長的勸降書,雖然只是一張薄紙,卻重如太華!

  「這關係到秦國的存亡,還望大庶長三思!」

  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下)

  「趙無恤想要吾等勿要抵抗?」

  子蒲展開信件,那雙老眼來回掃視,白須下的薄唇露出一抹冷笑:「他果然不滿足於奪取西鄭,甚至連渭南都嫌不足……」

  言罷,子蒲揮舞著信件,目視心甘情願為趙無恤做信鴿的公子刺:「趙國,此番是想完全吞併秦國,亡我社稷!太子可知道?」

  「秦國的社稷將被保全。」公子刺努力解釋道:「趙侯答應,秦人只要解除軍備,獻出岐東和渭南之地,便能作為趙的小宗,繼續在雍城和隴西立國。」

  渭南是豐鎬之地,岐東是渭水北岸,而隴西,則是隴山西面的秦國領地,加上岐陽雍都,這是秦國僅剩的四塊地盤,如此才能勉強立國,一旦四去其二,秦國便要重新淪為三百多年前那個西陲小邦了。

  「岐東、渭南,太子說的真是輕巧……」大庶長的憤怒徹底爆發了。

  「想當年,平王東遷,我秦人力戰保天子有功,於是先君襄公被封為諸侯。天子名義上賜秦國岐、豐之地,實際上,每一寸土地,都是老秦人全民皆兵,攻伐犬戎,才一點點奪過來的,從襄公到穆公,百餘年時間,秦國不知道有多少位君主和公族子弟在與戎族和晉人的戰爭里戰死,才終於崛起為一西方千乘大國!」

  「祖先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今日太子常年居於外國,沒有師葆教育,故而不知先祖艱辛,視土地不甚惜,想要舉以予人,如棄草芥!我秦國割讓給趙的土地還少麼?河西九城,涇陽十城,都淪陷了。哪怕如此,也僅僅得到了十年安寢,現如今,趙兵又至。由此可見,秦國之地有限,趙無恤貪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他口口聲聲說會保全秦國社稷,但到頭來必然會顛覆之!敢問太子,豈有抱薪救火的道理?」

  被子蒲義正詞嚴地訓斥了一頓,公子刺面上羞愧難當,只想找到一條縫隙鑽進去,但他還是忍住了,強迫自己繼續說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