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的越國,就算兼併了吳國,又能走多遠呢?

  所以在范蠡看來,越國若想在滅亡吳國後還能擁有未來,只能從頭開始,繼承吳國從中原學來的那套還算成熟的典章制度,同時任用吳國的士人階層,實現吳越合一,在越國內部也培養出一批適應新時代的官吏來,加速越國內部封建、部落的解體,變成一個真真君主集權的邦國。當年伍子胥和季札便是如此做的,花了二三十年時間才見成效,否則,光靠原始的蠻勇,吳國根本不可能打造一個偏霸南方的基業。

  於是范蠡便不管戰事還未收尾,就在這大梁和瓦片都先帶著一批人整理起在他看來,吳國最寶貴的遺產來……

  然而到了夜間,卻有一個不速之客找上門來……

  一陣腳步和嘈雜之聲響起,當外面放哨的越人大呼小叫地喊著有刺客時,范蠡也顧不上讓與他一同埋頭收錄文書的苦城商量對策,第一時間便吹熄了燈燭。

  他讓苦城躲到一邊,自己則抽出了劍,緊貼牆壁一動不動,屏住呼吸,看著頭頂的大洞——這守藏室的大梁和半個屋頂的瓦片都在戰火中不翼而飛,若是有人要來行刺,從那裡進來自然是最方便的,也真是會挑時間,越人剛剛入城,城內一片混亂,真是行刺的大好良機,吳越之地,專諸、要離、伍子胥舍人,從來就不缺兇悍的刺客死士。

  黑暗中,果然有人影掠過,遲疑片刻後從樑上躍下,雖然四周一片漆黑,但依然能看清輪廓,如今反倒是他們在暗,敵人在明了。

  范蠡看準那人落地的一剎那,猛地抽劍一躍而起,舉劍朝那人背後刺去。

  一聲清脆的聲響,那人反應倒是快,反手擋下了這一劍,奈何卻被范蠡舉起腳在腹部猛地一踢,黑暗中有人輕輕一哼,隨即趴倒在地!

  等燈燭再度點亮時,范蠡的劍尖已經對準了那個刺客的脖頸。

  苦成也手持隨身攜帶的匕首,小心翼翼上前,摘去其頭上所戴的斗笠後,露出了一張女子俏麗的臉,頓時一怔,范蠡也不由被眼前的人微微一驚。

  「鄭旦?」

  第1164章 美人離殤

  「鄭旦,汝來此作甚?」

  看著面前被捆綁後跪在地上的女子鄭旦,范蠡背著手質問道。

  雖然兩年的圍城生活讓鄭旦失去綾羅綢緞裝飾的光彩,卻平添了幾份天然之美,她現在遭到重擊,腹部絞痛,面色有些煞白,卻更加顯得楚楚可憐,更勝范蠡送她入吳的時候。

  但越是這樣,范蠡的面色就越是鐵青冷峻。

  對於范蠡而言,當年的收集訓練美女獻給外國,不過是助勾踐復國的一著閒子。其中,西子是他最成功的作品,至少她沉魚落雁的容貌成功引起了趙侯的注意,趙無恤越是假裝不在意她,就越是難以忘懷。她並非起到了關鍵作用,但至少讓趙侯跟吳國越發難以和解,在淮北大敗夫差,給了越國復仇的機會。

  這之後,對于越國而言,西子的用處已經不大了。

  至於鄭旦,於范蠡而言,她是一個失敗的殘次品,這個被范蠡從鄭國女閭里尋來的少女雖然聰明,但多了幾份造作,姿色、舞步均不如西子,唯獨從越女處學得的劍術更勝西子一籌……

  最初范蠡通過對她家人的控制,對鄭旦施加命令,讓她在吳宮爭寵,在夫差枕頭邊吹耳旁風,激怒他與趙國為敵——比起難以揣測的趙無恤,夫差的內心簡直簡單得像一個孩子似的,這個不管活了幾歲都對父輩充滿叛逆的君王,很容易就能被老道的范蠡摸透。所以鄭旦在姑蘇之台上雖然沒有做太多事情,但光是伍子胥對她的呵斥,就足以讓夫差保護欲膨脹,對伍子胥更加厭惡了。

  所以伍員之死,鄭旦也有三分功勞。

  夫差大敗而歸後,范蠡預感到鄭旦或許就要失去寵愛,本著物盡其用的心思,他又對鄭旦下達了第二個命令:以她在越女處所學劍術,伺機殺死夫差!

  他本就不指望有效果,卻不曾想,這個命令竟讓鄭旦徹底與越國決裂,背叛了范蠡。她不顧其家人的死活,切斷了一切與越國的聯繫,開始死心塌地地跟在夫差身邊,隨著吳國一點點被蠶食削弱,夫差山窮水盡之際,她卻又回來了……

  看著被打飛出去的短劍,還有從她身上搜出來的匕首,范蠡冷笑道:「我助你從女閭里脫身,安置在會稽,予你美食嘉柔,還讓越女教你劍術,你卻反噬其主,要刺殺於我?」

  鄭旦低著頭,范蠡那一腳太狠,踢得她幾乎肝腸寸斷,此刻臉色慘白,嘴角還留著血,面對范蠡的惱怒,她抬起頭,無力地說道:「妾要是有越女五成的本領,自會冒死護衛大王突圍;或者突入姑胥山下的大營,刺殺越王,何必費盡心思,在吳國殘城裡尋找少伯大夫?」

  「那你來作甚?見吳國將亡,後悔了?」

  「然,妾此行,是替吳王而來。」

  她的頭垂了下去,挨到了地上,對著范蠡行頓首之禮,又用膝蓋挪動前行,哀求道:「十五年前,吳王曾將越王圍困在會稽山上,只需要下令放火燒山,越國就會滅亡。但吳王心生不忍,與越王講和後便歸國,留下了越王的社稷,這才會有少伯大夫遣妾入吳,也才會有今日姑胥之圍。吳王已經孤立無助,他希望越王能念在當年他做的一樣,饒恕吳國的罪過,留下他的性命,還有太伯的血食社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