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138章 歸雁入胡天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駐馬於一望無垠、綿延起伏的大草原,趙佳的目光看到了北方數十里外如同一條線的陰山山系,山脈的上方,則是更加廣袤的藍天白雲。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隨著年齡的增長,目光的拓寬,趙佳對於自家兄長的崇拜非但沒有減弱絲毫,反而更加濃郁。

  也由不得趙佳不佩服,她剛出生時,趙氏還只是晉國六卿中的一個。等她及笄時,趙國卻已經成了泱泱大國,天下伯主。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趙無恤的天縱奇才,她的天空,是兄長一手撐起來的,她的世界,是兄長開拓出來的。

  現如今,她終於離開了兄長的羽翼,開始來見證他也未曾目睹的這一切,卻愕然發現,不管走到哪裡,都無法擺脫兄長的影子,比如現在。

  「兄長從未來過陰山,緣何能將此處的壯闊美麗,用一首短歌唱出來?」

  仿佛身臨其境,又像是在此活了幾十年,能說出草原人的所見所想。雖然趙佳問遍了人,也沒有找到名為「敕勒」的部落,更不知道所謂的「敕勒川」到底在哪。

  此時距離趙國西路大軍出塞,已經過去了十餘天,郵成將趙佳所帥的兩千馬邑、樓煩騎兵布置在左翼,讓她儘量向北進發,直達陰山腳下。

  和燕山東麓開始出現一個初步統一各部的東胡不同,陰山南麓直到河套的狹長地帶上,依然散布著成百上千個小部落,氏族林立,爭鬥不休。但大體而言,他們是屬於一個族類的,他們的語言,和被認為是「戎人」的樓煩語言不通,與東胡人語言相近,但區別依舊很大,雙方需要連比帶劃才能交流。

  趙佳不知道,雖然雙方都是阿爾泰語系,但這陰山下的各部落,屬於後世的突厥語族,也就是突厥、回鶻等的祖先。而東胡,則是蒙古語族,東胡就是烏桓、鮮卑、蒙古的祖先。

  兩個語族在草原上一東一西,涇渭分明。在蒙昧的草原上,血緣、氏族、語言,都是分辨敵友的重要判斷依據。是故東胡人的西進,同樣會威脅到陰山各部的安全。

  所以趙佳部的戰略目的,除了保護郵成的側翼外,還要震懾陰山各部,讓他們知道趙軍的利害,告訴他們,草原的天沒變!趙國雄鷹的翅膀,依然覆蓋著燕山和陰山!

  在諸聞澤歇腳時,趙佳出面,對附近一些部落說道:「趙人只喜耕田,對汝等的草場不感興趣。但東胡人不一樣,彼輩完全可以驅逐陰山各部,將這片肥美的牧場占為己有,強占汝等的妻女,一兩代人後,陰山各部的屬民恐怕要改說東胡話,把自己當做東胡人了!」

  這並非是危言聳聽,草原上的一些大部落,其來源是很複雜的,往往是幾個甚至十幾二十個部落結合在一起。但他們都以其中最強大,最受尊敬的部落名作為自己的名字,所以最初並不大的東胡,漸漸就成了大澤以東諸部落的統稱,後世的匈奴、蒙古、鮮卑同樣如此。

  代郡屯田的浪潮遠未波及到陰山腳下的各部,反倒是在馬邑、龍城的互市貿易讓他們受益良多。與之相比,還是東胡帶來的威脅更大一些。既然趙軍可以一次性出動成千上萬的騎兵,整個草原都不是其對手,那陰山腳下的各部也明智地選擇降服,表示絕不會與東胡人勾結,在背後做禍害趙國的事。

  橫絕陰山,斷東胡一臂的計劃完成後,趙佳率領軍隊繼續向東北進發,追趕郵成的步伐。

  相比於上一次虞喜的北征,這次趙國的情報工作做的更好一些,東胡人的一個重要駐牧地已經被猗頓派出的商隊找到。西路遠征軍將跨越千里,直指東胡的春天駐牧場:大澤!

  ……

  《山海經》有載:東胡在大澤東。

  大澤,也就是達來諾爾,在東胡語裡,是「大海」的意思,東胡人沒有見過海,只以為這片廣袤的大湖就是世上最寬闊的水域。

  碧藍的湖面像是一面遺落在草原上的鏡子,平靜無波,湖畔蘆葦叢生,棲息著各種珍禽。湖南岸為綿延起伏的沙地,林木蔥蘢,湖東、北三面為坦蕩無垠的草原,時值盛夏五月,牧草茂盛,花兒綻放。絢麗多彩的湖光草原,令人心曠神怡。

  這是養育東胡部落的搖籃之一,上一次虞喜北征,找了千餘里都沒有見到東胡的蹤跡,其實他們就聚集在此。

  東胡本來也是四分五裂的部落,互不統屬,因為對赤山女神共同的崇拜而滿滿匯集起來,形成了一個部落聯盟。但最終將這個聯盟統一號令的,還是得到了馬鞍、馬鐙,讓本部騎兵迅速強大的柳河部。

  東胡人對柳河充滿崇敬之心,認為他是草原上飛得最高的雄鷹,但這一次,柳河好像捅了一個馬蜂窩,給東胡人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麻煩。

  自從發生東胡襲擊代郡邊邑屬民的事情後,強大的趙國便開始注意到這個提前統一的部落聯盟,派出大軍來征伐。上一次,東胡人利用自己對草原的熟悉,不斷牽著那些趙人的鼻子往草原深處走,並被蒼天詛咒過的動物屍體投入水中,讓趙人中毒,叫他們知難而返。

  終究還是實力不濟,但面對那些武裝到牙齒的趙騎,柳河甚至都不敢出兵截留他們的退路,只能任其退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