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軍總數有四五千人,小小楨陵部卻連一千騎都湊不齊,頓時被殺得大敗,紛紛投降。郵成在上郡管理白翟多年,自然知道對付這些叛服不定的戎狄該用什麼手段。他下令,在楨陵部徹底消失前,不必封刀,在緣胡山下製造了一場滅族屠殺,數千人死於非命。事畢後還用馬匹將這個他們的城廬拉倒,一把火燒成白地,徹底將這個帶頭反叛的樓煩部落從地圖上抹去……

  事情發生時,趙佳就在旁看著,並未阻止,而是若有所思,等郵成下令封刀後,才提議對其他部落,依然採取羈縻懷柔的態度,以免所有樓煩人死了心地與趙國作對。

  首惡既除,趙軍也沒有擴大追究範圍的意思,一向欺軟怕硬的樓煩各部頓時恢復了之前的乖順姿態,紛紛到馬邑求饒,請求內屬,這次叛亂反倒讓他們自己實力大損,短時間應該是生不出復叛的念頭了。

  「做的不錯。」趙無恤對郵成和趙佳的應對十分讚賞,然而在郵成說,趙佳請求到代城來覲見君侯時,趙無恤卻斷然拒絕了。

  「路途遙遠,她在樓煩人中又有威望,讓她繼續呆在馬邑即可。」

  快五年了,自從那件事後,趙無恤一直在刻意迴避與趙佳有關之事,反正就是心裡膈應,還是不見為妙。

  郵成雖然奇怪為何趙侯對這個之前極度寵愛的妹妹突然就不聞不問,任其在邊疆自生自滅,但公室里的事情,不是他敢過問的,就算他是郵、董兩大功勳之一也不例外。

  有功必有賞,雖然趙佳是女兒身,但趙無恤依舊力排眾議,封她為「護樓煩校尉」!

  ……

  考慮到對代郡周邊各部落的控制力度有待加強,趙無恤一口氣增加了好幾個校尉。「護樓煩校尉」就是一個新的官職,擁節,秩比千石,以護內附樓煩諸部,使不得與東胡交通,並要組織樓煩附從騎兵為趙軍效命。護樓煩校尉的駐地為馬邑,代郡郡守、司馬是其上官,但在這場戰爭里,暫時歸郵成節制。

  沒錯,雖然開春後隨著代郡局勢穩定,東胡人又退回了燕山東段,但這場去年正式打響的戰爭,遠未結束!

  三月底,趙國步騎三萬餘人已匯集於代郡,相比於伐吳、伐齊、滅中山之戰,動用的兵力不算多。但幾乎整個趙國的機動部隊,都集中於此,而這場戰爭對趙國的考驗和難度,都遠勝以往。

  因為他們要做的,是深入未知的草原異域,去尋找狡猾如胡狼的敵人,並消滅他們!

  召集郵成、新稚狗、胥渠等諸將軍議後,趙無恤認為,虞喜的總體思路是對的,但是低估了東胡的狡猾和實力,這才無功而返,自己也平白折了性命。

  如何對付來去如風的遊牧行國?這個時代的人並沒有太多的經驗,西周對付過的犬戎、齊桓公對付過的山戎,都具有一定的農耕性和定居性,他們的機動力和勢力的地域範圍,對無法與現在的東胡相提並論。

  面對這樣的敵人,若光是採取敵來我退,敵攻我守的被動防禦,戰爭就會變成一場綿綿無期的拉鋸戰,消耗的不止是耐心和時間,還有源源不斷的糧食財帛。

  趙無恤不想等,東胡人的實力遠不如後世的匈奴等一統草原的政權,正是要乘著他們還未壯大時,深入草原,犁庭掃穴!

  「東路由燕軍車騎兩千組成,出燕山,沿碎石山(七老圖山)西麓北上。」這條路,也就是後世帝都到承德、圍場一線。

  「中路由趙國三河車騎(河北、河東、河內)三千、代郡騎兵四千、太原徒卒三千組成,胥渠、新稚狗掛帥,出張垣塞,往東北行。」這條路,是虞喜上次出兵時已經探明的老路。

  「西路由上郡騎兵四千、鄴城良家子一千、樓煩騎兵一千組成,郵成掛帥,出馬邑,過陰山南麓,掃清勾結東胡的諸部落,再往東北行。」

  東路和中路在饒樂水上游會師,預計要走七八百里,而西路的行程多達一千餘里,他們要找到東胡人春天裡畜牧的「大澤」(達來諾爾湖),如此一來,三路大軍便對東胡人的核心地區,遼河上游進行了包抄,讓他們逃無可逃,只能與趙軍決戰!

  這是按照後世漢匈戰爭里,漢軍五路出塞的思路來的,東胡沒有後世匈奴那強大的國力,趙軍有機會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但計劃是不錯,趙無恤卻不知道途中會發生什麼變故。

  四月中旬,名為親征,實際上只是在代郡龍城坐鎮的趙無恤送中路大軍出塞,以「赫赫南仲,玁狁於襄。」一詩勉勵眾將士,希望他們能夠立下周宣王時南仲大敗玁狁的功業。

  望著萬餘車、步、騎組成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北上,本應對他們充滿信心,但趙無恤卻無法揮去心中的那份不安。

  兩萬人出塞,為其承擔補給、運糧的勞役卻高達兩十萬人次!這是一筆巨大的開銷,但卻不知道結果如何。深入茫茫草原去尋找敵人,就好比是賭博,漢朝擊匈奴,運氣與實力都好的衛、霍賭贏了,但倒霉蛋李廣就經常賭輸。所以,受考驗的不僅是後勤補給,還有對戰略路線的選擇……

  這一次,趙無恤無法知道,這些出征的軍隊裡,誰會做霍、衛,誰會做李廣?

  與此同時,趙佳也在西路軍的出征序列中,率部隨郵成離開代郡,進入陰山南麓的草原,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