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134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

  趙侯八年九月底,時值仲秋,代郡以北數百里外的燕山北麓草原上,一支龐大的騎兵正在此安營紮寨。塞外的夜晚已有寒意,經歷多日行軍的將士們卻不能夠踏實地睡上一覺,而是神情警惕地巡夜。他們已經離開了熟悉的土地,深入草原後,才知道其廣袤無邊,周邊的黑暗似乎預示著前途的未知,更別說這幾天經歷了那樣的事情……

  「夫子,怎麼辦?」

  最大的帳篷內,望著在擔架上奄奄一息的將軍,靈鵲醫者面色蒼白地對授業恩師悄聲說道。

  瞄了一眼虞軍將那烏黑的臉,在軍中行醫十餘載的老醫者也有些無計可施了。

  他搖了搖頭,說道:「這是東胡人的下的毒咒啊……」

  原來,今年入秋後,追逐水草而遷徙的東胡人開始進入燕、代以北,劫掠附庸於趙國的草原部落,但當他們惡向膽邊生,試圖越過屠何,深入代郡進行殺掠時,卻遭到了趙軍的痛擊!

  八月,代郡接到了趙無恤的命令,讓他們務必擊退來犯的胡人,代郡司馬虞喜認為,代郡騎兵經過三年休養生息後,已經恢復了元氣。根據情報,東胡人至多是趙軍的兩倍,且裝備弓弩都有代差,若是能一舉擊潰東胡王柳河的部落,搗毀東胡的老巢赤山,定能斬草除根。

  於是虞喜在擊退來犯之敵後,便帶著兩千五百趙騎,又徵召屠何、無終、代各部騎兵兩千五百人,毅然出張垣塞(張家口)尋找東胡主力!力求畢其功於一役!

  九月初,趙軍出塞後進展順利,先在白河附近擊敗東胡游騎,趁勝渡河,又俘獲東胡小首領一人,向其詢問東胡王柳河的去向,那東胡首領稱:「柳河聞大軍北上,惶恐北逃,離此地不過三十里。」

  虞喜聽聞頓時大喜,決定讓大軍疾馳前往,以免東胡王逃走。

  在之後的追擊中,他果然找到了東胡部落的尾巴,不過主力依然不見蹤跡,而且胡人每戰都敗退而去,隨著這場追擊戰的進行,趙軍已經離代郡越來越遠,開始深入東胡的腹地,距離赤山也不遠了。

  這個時候,存謹慎態度的眾將開始勸說虞喜不如停下腳步,探清敵軍虛實後再出兵追擊。但一心立功封為縣君,讓自己家族也成為董、郵一樣的世勛之家的虞喜卻拒不採納,堅持以那東胡首領為鄉導,直搗東胡王可能會在的位置。

  然而他再度撲了個空。

  惱羞成怒的虞喜將那個說謊的東胡首領大卸八塊,隨後斷定是東胡畏懼趙軍,故而選擇遠遁。跑得了鬼神跑不了廟,他決定一鼓作氣殺向赤山,搗毀東胡人祭天之處,如此,則剛剛被捏合起來的東胡部落可以不攻而自裂。

  屠何人新稚狗當即勸諫道:「將軍輕信俘虜之言,孤軍深入,敵軍又不斷示弱引誘,再前進必然陷於不利的境地,不如暫時退卻,全師而還,等來年春天再戰。」

  對此,虞喜一概不聽,厲聲而言道:「違命者斬!」

  然而事情已經越來越不對勁了。

  九月下旬正值秋末換季時節,草原上溫暖還未散去,這也是水草豐茂的最後一段黃金時節,草原上的牛羊本應該每時每刻都在拼命吃草,儘量讓自己更加肥壯才好熬過接下來漫長而艱難的冬天。

  然而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趙軍卻未見牛羊,放眼望去只是一片空茫。

  「一定是東胡人將牛羊都趕著往北去了。」新稚狗猜測,這是極其不利的消息,因為趙軍的糧食已經損耗得差不多了。

  「赤山處自然有數不盡的牛羊犬馬待吾等去擷取,當年本將滅代,不也是千里奔襲,建立奇功麼?」虞喜現在已經進退兩難,他一意孤行的率軍疾馳,諸將無奈,只得隨行。

  趙軍就這樣在草原上走了半個月,卻連東胡人的影子都沒有找到,甚至連飲水都有些困難了,在抵達饒樂水(西拉木倫河)上游時,終於見到水源的趙騎大喜過望,不僅趴下來就喝,還將皮囊水壺裝滿了水。

  但也有敏感的兵士察覺到了水裡的怪味,將其告知軍中的靈鵲醫者,然而等醫者前來阻止時,已經來不及了,前軍千餘人已經喝了河裡的水……

  一場疾病在喝了水的士兵中蔓延開來,連主將虞喜也未曾倖免,頭一天他人還好好的,次日就上吐下瀉,到了第三天,已經虛弱得上不了馬了。

  趙軍只好在這片陌生的草原上停滯,醫者們診治之後,斷言道:「此乃痢疾!」

  「痢疾!?」新稚狗和眾將吏頓時大驚,這種腸胃感染引發的疾病主要集中在炎熱的南方,草原上並不算多,好好的怎麼會得這種惡疾?

  原來,東胡人為了與趙軍周旋,便把得瘟疫而死的動物丟到水源里,喝了這些不乾淨的水,趙軍自然就生了病,至少有五六百人病倒,其中兩百人的病症和虞喜一樣嚴重!

  「若是在鄴城,還有辦法,但此地遠離郡縣,缺醫少藥,光靠著臨時收集的蒿葉、櫟皮等草藥,只怕,只怕無法根治,只能盡人事,安天命了……」

  只可惜,天命並不在虞喜這裡,當半數患病者喝下蒿葉、櫟皮熬製的藥湯後病症稍微緩解時,虞喜和另外兩百餘人卻已經奄奄一息,藥石不能救了。

  虞喜在彌留之際時,對自己的冒進極其後悔,他拉著副將新稚狗的手,對他囑咐道:「我有負君侯之命,未能報償君恩,陷眾將士於險地,罪該萬死,我死之後,馬革裹屍,舉火焚之即可。只望新稚子能帶著大軍回到代郡,以待來年再與東胡作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