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無恤對他們有自知之明很是欣慰,但卻搖搖頭道:「雖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但此事先往後擱一擱,先將齊國與鄰國的疆界劃定,再議不遲。」

  四人心裡咯噔一下,趙無恤卻不容他們抗議,叫子夏把一副齊國地圖在堂內鋪展開來,指著上面的山川河流說道:「趙國、燕國為了助汝四家平定陳氏之亂,光復齊國,經年累月地徵兵鏖戰,千軍萬馬不知耗費了多少糧草,必須得到補償。」

  他大手一揮:「首先,三十年前被齊國強占的舒州,必須歸還燕國!」

  舒州,也就是後世的天津、滄州一帶。別看後世乃京門繁華之地,這時候還是一片荒蕪的鹽鹼地,僅有一座不大的城邑。這裡本來是齊桓公送給燕國的地方,三十年前齊國干涉燕國內政,順便也把這裡占領了。幾年前趙無恤攻占河間,因為路途太遠,甚至都沒派兵去取此邑,今天歸還燕國,算是對燕國的獎勵。

  區區舒州北鄙之邑,無關四家利益,國、高、鮑、晏四人不在意,也不敢在意,忙不迭地應諾了。燕侯恪則喜形於色,暗道這些年總算沒有白白追隨趙國,他才繼位沒幾年,許多權力都被公族把持著,能分得舒州這一杯羹,可以讓他在國內威望大漲。

  不過比起趙國得到的,舒州只算是一粒小蝦米。

  「其次,濟北、濟南、即墨,這三處要劃歸趙國!作為趙的郡縣。」

  趙無恤話音落下,四人面面相覷,臉上都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苦笑。

  從去年七月份攻破臨淄之後,趙無恤讓四家深入東萊追擊陳恆,他自己則將主力撤回濟北、濟南,把臨淄百姓遷到了歷下,並在當地安排了官吏屯田,恢復生產,一副賴著不走的架勢。今日趙侯提及要將這兩處劃歸趙國,更是證實了四人的猜測。

  濟北、濟南,是青州的膏腴之地,大概占了齊國土地的五分之二,上面城邑密布,人口近百萬!再加上膠東大邑即墨,趙侯的胃口也太大了些吧……

  國書有些不忿,想要站起來據理力爭,還不及說話,卻被高無邳死死拉住了。

  齊國全境,現在還被趙軍占領著呢,趙無恤又得到了天子「俾爾趙侯,得專征伐,以糾王慝」的大權,所以才敢對齊國肆意分割。單憑國、高,是根本阻止不了他的,這時候抗議,只會白白丟掉性命,害了家族!

  高無邳現在也沒有其他所求,只希望趙侯能高抬貴手,讓姜齊的社稷延續下去,這樣,他也算對得起自己的姓氏了。

  國書也是知道厲害的,長嘆一聲,臉色慘白地坐下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他們能有什麼辦法呢?

  只是鮑息和晏圉就有些尷尬了,要知道,他們的領地,還在濟北和濟南呢!

  卻聽趙無恤說道:「鮑、晏二子,可願意脫離齊國,做趙國的大夫?兩家的領地鮑邑和晏邑將保留下來,寡人還希望汝等能做趙國濟北郡和濟南郡的郡丞!」

  ……

  「趙國的大夫,郡丞?」

  鮑息和晏圉大眼瞪小眼,心裡不願,卻不敢拒絕,他們覺得要是不從,領地大概就要被趙無恤剝奪了,只能答應下來。

  趙無恤如此分割齊國,還將鮑、晏二人收納,當然是有其理由的:濟北是陳氏的老巢,濟南大宗氏族盛行,又遷入了許多臨淄人。趙軍初來乍到,想要立足不易,必須像控制秦國河西、馮翊一樣,依靠當地勢力,鮑、晏兩家就是最好的協助者。他們將作為副手幫助趙國的郡守將觸鬚深入到鄉里,五年任期之後,再讓二人卸任或調往別處即可。

  而即墨連絡淮、沂,屏蔽齊、魯,原本是東夷小邦,幾十年前才被齊國征服,慢慢成了齊國的東南重鎮。歷史上燕國樂毅破齊七十二城,只有即墨和莒孤守,可見其形勢之險。

  再者,即墨東南的海岸,就是後世的膠州灣,控黃海咽喉,為東萊襟要。這裡是一處比琅琊更好的海港,趙無恤雖然暫時沒錢建立海軍,不意味著以後不要,他打算在即墨設置一個由趙國直轄的縣。

  趙無恤大筆一揮,將齊國的疆域砍掉了五分之二後,堂內一下靜謐下來了,鮑、晏為自己日後在趙國的仕途而隱隱擔憂,國書則還沒從這劇變里回過神來。

  昔日的霸主之國,海岱大邦,就這麼輕而易舉地四分五裂了?

  還是高無邳記得今日到這裡來的目的,他輕咳一聲,再度請求道:「伯主,既然疆域已經劃分好了,是不是該議一議,齊國該由誰繼位?」

  趙無恤點了點頭:「寡人記得,齊平公(齊景公)除了陽生和公子荼外,還有兩位公子流亡在趙國,一個是公子瑁,一個是公子章……」

  高無邳連忙道:「不錯,其中公子瑁年長,是否應立公子瑁?」

  趙無恤意味深長地說道:「但是寡人聽說公子瑁無德,公子章更加賢明啊!」

  高無邳咽了口唾沫:「那就立公子章?」

  趙無恤還是搖了搖頭,似乎在兩個人選的抉擇上陷入了為難。

  就在高無邳心急如焚的時候,卻見趙侯一拊掌,道:「不如這樣,兩位公子都立為國君吧!」

  「啊!」高無邳差點一踉蹌跌倒在地,國書、鮑息、晏圉乃至於燕侯恪,都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趙侯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

  還是鮑息先反應過來,試探地問道:「伯主的意思,是要將齊國剩下的疆域,一分為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