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徐國常被中原輕蔑地稱之為「淮夷」,實際上他們早已華夏化,不淪為貴族平民的衣著,還是器物禮具,都深受商周文化影響,文明程度比自命為姬姓後裔的吳國高出不少,過去徐人雖然打不過吳國,但心理上一直蔑視吳人,如今卻被比自己野蠻的國度征服,徐人難以接受。而且接踵而至的,還有繁重的賦稅和毫不保留的掠奪。

  說到悲處時,老者和旁邊一些年紀大的人甚至傷心地哭了起來,趙無恤連忙加以寬慰,真得感謝這些人,是他們將徐國的歷史和記憶傳給了下一代,徐國才沒有徹底被吳國消化。

  「若非延陵季子勸阻,吾等只怕也要和先君一樣斷髮易服,淪為吳蠻了。好在昊天有眼,讓老朽活到了現在,今日又能見到嬴姓重回徐城,能看到中國衣冠……」

  年紀大了的人腦子經常回糊塗,話也囉嗦,那老者說著說著,突然話題一飄,開始追憶起徐國的輝煌歷史來……

  「想當年皋陶立國,徐國也是淮夷赫赫大邦,到了駒王時,還曾響應王子武庚的號召,發兵西討,濟於大河……偃王時更加興盛,江淮和海岱的三十六國來朝,和周王分庭抗禮……」

  那是徐國最驕傲的年代,或許是想到徐偃王的敗亡也有趙造父的鍋,旁邊的人連忙拉扯老者,讓他避而不談。

  趙無恤卻不以為忤,他信誓旦旦地對徐國貴族們說道:「趙國徐國,皆為嬴姓,出自少昊、伯益,趙以玄鳥為符,徐以鵠蒼為號,親如一家。商周之時,徐國更是嬴姓之長,偃王治國有方,素以仁義聞名於世,故徐國有土五百里,幾乎稱霸了東方。寡人建立趙國,再興嬴姓,也是深受偃王事跡振奮。」

  完了趙無恤還當場賦了一首對徐偃王的讚頌:「嗟嗟偃王,亘古誰屬。以仁易國,何吝其土。敗猶為榮,無愧仰俯!」

  他還承諾,從即日起,要在徐城重新建立被吳國人推倒廢棄的若木、皋陶、徐偃王廟宇,加以祭拜血食,這些承諾自然引起了徐國貴族們的共鳴,紛紛下拜向趙無恤道謝。

  終於等那些老者獻完酒,顫顫巍巍地被扶下去後,隊伍才能僅繼續入城。

  ……

  比起城外,城內的百姓更多,路兩邊全是,擠得密不透風,路兩側雖有先行抵達的數千前鋒布置攔線,但根本擋不住熱情的百姓,這些前鋒反被擠得不斷後退,他們一直朝趙無恤的車駕湧來。

  有衛士警覺地將弩機對準了百姓,但趙無恤阻止了他們,而是從盾牌林立的車上站立起來,朝周圍眾人拱手:「寡人的夫人是徐國公女,徐國就相當於我的岳家。」

  旁邊的百姓聽到此言,臉上更是洋溢著歡慶的笑語,但趙無恤的話很快就被淹沒在歡呼的海洋中。

  「嬴雖舊姓,其命維新!」在那些早就投靠趙國的徐國貴族帶領下,平民們縱聲高呼,「嬴姓萬歲!趙侯萬歲!」

  他們發著歡呼,這場歡迎儀式氣氛達到了高潮。孩童被抱在大人的懷裡,或騎坐在大人的肩頭,好奇地看著趙軍的鎧甲、坐騎、兵器。因為羽林侍衛都是年輕人,常年習武個個英武不凡,惹得徐地的婦人和少女都挪不開眼睛,看到中意的男兒,便紛紛拿著吃食、香囊朝他們的身上拋去。

  詩言: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大庭廣眾之下贈送香囊佩飾,是赤裸裸的傳情方式。

  對此,侍衛長伍林目不斜視,死死護著趙無恤,其餘人則沒那麼堅定,經驗老道的羽林侍衛毫不客氣地接過食物和香囊,眼睛瞄來瞄去,也在尋找自己的獵物。那些還是雛兒的則被徐地女子調戲得滿臉通紅,整個徐城沉浸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

  趙無恤對他的戎右戎左道:「吳國常年徵召勞役,隨吳軍征伐戰累死似的男人很多,故徐地女多男少,十個月之後,城內只怕要多出不少新生的孩子了。」

  但趙無恤也並沒有像過去那樣不近人情,約束兵卒,反倒樂見其成,要讓趙徐更加親近,沒有什麼比一堆趙父徐母的孩子更好的方式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趙無恤的心情很好,就在他打下徐城的這一天,北方還有一份家書送來,是季嬴的信,上面除了一些問候外,更有一個嬰孩的掌印……

  「七月二十七日辰時誕,重四斤七兩,恭賀夫君又多了一位小公子……」

  這是趙無恤的第三個兒子,無恤打算將他命名為「偃」,徐偃王的偃。就衝著這小子的面子,他便讓羽林侍衛和入城的先鋒們盡情接受徐女的勾搭,放鬆放鬆吧。

  ……

  因為沿途太多圍觀的人,整整花了兩個時辰的時間,趙無恤才從徐城南門走到了北門,進入了昔日的徐國宮殿,一直跟到這裡,百姓們才依依不捨地散去,進入徐城第一天,趙無恤就已經得到了大多數徐人的好感和崇敬……

  進入徐國舊宮室後,趙無恤左右看了看,發現這裡沒有想像中的殘破衰敗。

  旁邊有徐國貴族討好地解釋道:「徐宮也是夫差的行宮之一,故曾經被修繕過,君侯今日可是要在此歇息?」

  趙無恤點了點頭,不置可否,而是對旁邊侍候的人說道:「延陵季子何在?帶寡人去見他!」

  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

  究竟發生了什麼?外面有人鼓起了瑟,敲起了鼓,還有吹笙的、擊築的,季札還聽到外面徐地婦人和少女們吱吱喳喳的笑語,然後就是齊刷刷的腳步,這是步卒行進獨有的聲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