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孫勝卻不這麼認為,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叔父啊,勝在趙軍中服役多年,從卒長一直做到了師帥。故而我深知趙軍的可怕之處,不在於他們的兵甲之利,戰陣之堅,而在於敢於推陳出新,不斷強大。若是楚國此時不乘著兩國差距不大奮起反抗,將趙氏染指南方的心思熄滅,或者占領一個戰略要地,延緩趙侯南下。只怕十年之後,吾等要面臨的是更強大的趙國,更可怕的趙軍……」

  然而不斷他怎麼勸,司馬子期之意已決,他擺了擺手,對王孫勝說道:「不要再說了,如今既然趙國沒有從下蔡進逼楚國疆域,那楚國也不必急著去攻打他們,汝切記不可妄動。就算如你所說,要維持中原諸侯均勢,也等到一年半載後趙國攻齊不遲。」

  興許是打了一個耳光又要賞顆棗吃,司馬子期又寬慰王孫勝道:「汝也不要灰心,此番進攻吳國,奪回失地,汝立下了大功,老朽會向郢都呈報你的功績,讓大王和令尹為你選一塊封地的,或許就在這淮南某一處呢……」

  在何處都無所謂了,王孫勝垂下了頭,他似乎已經預料到會被拒絕。他有種擅自進攻下蔡的衝動,但手裡的一萬多人是司馬子期從各個封君、縣公處調撥給他的,若是沒有司馬的命令,除了親自訓練的那一千「楚武卒」外,這些人根本不會聽王孫勝調遣,於是遭到拒絕的王孫勝只能憋屈地回到六邑。

  「若楚國不能對趙侯的野心加以警惕,而沉浸在江淮尺寸之地的獲取,和內部所謂國泰民安上,只怕十年之後,就要死於安樂了,我的封邑在哪裡,還有區別麼?」

  王孫勝仍然不死心,他一面讓人監視下蔡趙軍動向,一邊悄悄派人去郢都,繞開了司馬子期,直接向最偏愛他的令尹子西陳述此事,並說入冬時是最佳的時機……

  不說王孫勝這邊不甘心地盯著下蔡蠢蠢欲動,焦急等待令尹司馬的回信,且說下蔡東邊四百里外,趙軍主力已經攻克善道,截斷邗溝,接著又北上徐地,於九月一日這一天,進入了徐城!

  跟進入鍾離時不同,在徐城,趙無恤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這裡的貴族和百姓都視他為解放者,嬴姓的新希望!

  第1085章 徐偃王

  徐城,也就是後世的江蘇泗洪縣,這時代淮河流域還沒有洪澤湖,而是被上百個大小湖泊星羅棋布地點綴。徐城便位於淮水和泗水之濱,近山靠水,城周長十二里,秋水時至,遠遠望去,就像一座水上之城。二十年前,吳王闔閭就是利用徐城周圍多水,聽從了伍子胥和孫武「水攻」之計,挖土山蓄水灌城才攻入徐城的。

  那一天,持續了上千年的徐國滅亡了,徐國人從皋陶時代、徐偃王時代保持下來的驕傲被折斷了,現如今卻只能卑躬屈膝,做亡國之奴。

  時過境遷,徐國滅亡二十四年後,又有一支軍隊開入了徐城。

  趙無恤追擊吳軍時狠辣不容情,但對徐地百姓卻非常愛護,在前鋒不戰而占領徐城後,他把主力安置在外面,再三嚴明軍紀令各軍將領約束部卒,不得入城生亂,然後又在城外鄭重其事地沐浴更衣,才帶著三千羽林軍入城。

  跟吳國征服此地不同,這一次,迎接趙軍的是歡慶的徐人。

  綿綿的秋雨已經結束,今天是個晴天,艷陽高照,暖暖的陽光下,城內城外、十里八鄉的徐人不知來了多少,有男有女,有老人,有小孩兒,扶老攜幼。這歡迎的隊伍由徐城南門兩側始,一直排出好幾里外,在道邊擠得密密攘攘,爭相要看一看天道巫祝在徐地傳教時提起過會再興嬴姓,趕走吳人的「玄王」。

  在趙軍抵達徐城南門時,早有當地貴族和豪長等候在此,拜迎趙師。因為徐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雖然被吳國占領了整整一代人,但依然有許多貴族心有不滿,尤其當他們聽說徐國舊族徐承在趙氏頗受重用,而當年徐國滅亡前逃亡北方的小公女,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堂堂趙侯的夫人,更是欣喜若狂,萌生了復國的念頭。雖然去年被夫差鎮壓過一通,但依然有許多火種倖存下來,正是他們驅逐了徐城的吳軍,邀請趙軍前鋒入駐。

  今日,當遠遠看到一位英姿勃發的諸侯坐在戎車上,由威猛的虎賁開道而來時,徐人皆呈現出雀躍歡喜之狀,沒錯,巫祝的預言是準確的。這些趙軍將士浴血奮戰,將吳國驅逐出淮北,多年來深受夫差苦役殘害的徐人怎能不夾道相迎?

  於是便有頭髮花白的父老過來獻酒,隊伍為之停了下來。

  為首的老者扎著髮髻,上面插著一根玉簪,穿著右衽的深衣。他可能牙都掉光了,說話漏風,口齒不清,而且還是徐地方言,趙無恤仔細聽了好久才聽明白,他是在哭訴徐國滅亡這些年來,他們所受的屈辱和痛苦。

  「二十四年前,徐君因為收留兩位吳國公子得罪了吳國,招致討伐。徐人守備嚴密,於是吳軍便利用徐城靠山臨水的地勢,在徐城東邊數里處築土山蓄水,並修長渠直達徐城,然後開渠灌城,水入城為深淵,遍布大街小巷。當時老朽就在城中,城內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百姓懸釜為炊,不少人都病了。過了一個月,徐城的東北角經泗水浸泡潰破,城中百姓被淹死數千,吳人乘機殺入城來。先君無可奈何之下,只能剪斷頭髮,帶著夫人投降,吾等都被勒令跪在齊膝的水中相迎吳人入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