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這時候也顧不得吳國的大國尊嚴了,低聲下氣地說道:「趙軍之強盛,鄙國直到北上後才得以見識,之前的冒犯,實屬海濱邊鄙之國不知中原大邦之威……故今日願意請平,希望與趙國化干戈為玉帛。趙侯,吳國的確是誠心請平啊!」

  無恤卻不以為然:「寡人自打列為諸侯以來,每日都要見許多使者和說客,個個都一肚子的心計,無中生有、恐嚇吹噓、下套設陷的,算計百出。若是只以謀略取富貴倒也罷了,可裡面常有敵國派來下套設伏的,若是不小心錯允一句,就可能損失十萬將士的性命,乃至割土失地,喪權辱國,毀卻辛苦創建的基業……吳國誠心與否,口說無憑,要看太宰此次帶了何等代價。」

  「吳國的條件,君侯定能滿意。」伯嚭初來時的形象已經完全被趙無恤摧毀,這會已經恢復了在夫差面前的點頭哈腰,遞上一份帛書。

  「呵。」趙無恤掃了幾眼,輕蔑地扔到一旁:「夫差還妄想以琅琊台上的千餘趙軍舟師殘部為籌碼來與寡人談判,他以為割斷與齊國的關係,撤離莒國,背棄公孫糾和皇氏,承諾將宋國讓予寡人,這就算完了?寡人就會放他南歸?」

  他猛地一拍案幾:「夫差以為寡人的坐在街邊等著嗟來之食的乞丐麼?琅琊台的兵卒,寡人自己會救,宋國之地,寡人自己會取,齊國陳氏,寡人也能親手族滅,何必他來做好人?」

  伯嚭戰戰兢兢,但這已經是夫差的底線了,自家君王的脾氣他又不是不知道,王孫駱為了勸說夫差先與趙國和談,回去擊破越國,來日再捲土重來,在門前跪了整整一夜,夫差也沒答應。

  直到得知楚國也派遣王孫勝進攻群舒後,夫差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在北方盤桓下去了,這才有了伯嚭的趙營之行。

  「無論如何,讓趙無恤以為吳國要和談,拖住他即可,但休要喪了吳國的威風,讓趙無恤輕視寡人!」夫差最後的囑咐是這樣的,面子依然是第一位的。但伯嚭知道,若是此次自己再失敗,那在夫差心裡就毫無地位了,他在吳國的一切也將蕩然無存!

  於是伯嚭心一橫,掀開了這次請平的底牌。

  「吳國還有一個條件,君侯可願聽之。」

  趙無恤高坐案上,俯視伯嚭:「是何條件,太宰倒是說說看。」

  伯嚭的胖臉上露出了微笑,後退幾步下拜頓首道:「方今天下,諸侯爭強,天子暗弱。趙侯神武,起於冀州,諸侯無不景從,不應再拘泥於侯號,與魯、衛等國同爵,何不如與吳國一起稱王?」

  「這……」一旁的子夏聽得目瞪口呆,連手裡的帛書也掉了,因為這條件太荒唐了!

  趙無恤倒還算冷靜,但也愣了愣,隨即意味深長地說道:「如此條件,寡人的確未曾想到。」

  伯嚭自以為得計,再拜道:「寡君,願意與君侯在徐州相王,平分南北,同時盟誓承諾,自此以後,宋魯以北歸屬趙國,吳國再不踏入中原半步!」

  第1071章 徐州相王

  「趙無恤意下如何?」

  七月中旬,彭城吳軍大營,剛從趙營回來的伯嚭跪在吳王夫差面前陳述自己這次深入敵營的見聞,期間夫差提及趙侯,竟一點都不客氣地直呼他的名諱。

  「趙軍數量眾多,兵甲精良,沒有受遠道而來影響,而且糧草充沛,幾乎每個糧倉都堆得滿滿的,從魯國、曹國方向還源源不斷有輜重抵達,若是與其正面交鋒,只怕難以取勝。不過趙侯……趙無恤似乎對吳國的條件意有所動。」

  伯嚭想起在趙營里受到的刁難和趙無恤那揣測人心形勢的手腕,頓時一陣後怕,比起趙侯來,眼前的吳王好對付多了,至少他愛憎分明,表里如一。

  雖然不確信趙無恤答應和談到底是真心還是虛以委蛇,但伯嚭這時候為求自保,便少不了吹噓是他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趙侯。

  「趙無恤說若大王真的願意與他在徐州相王,他可以考慮考慮……」

  夫差冷哼一聲道:「考慮?恐怕他早就急不可耐了罷。寡人早就看出趙氏子對天子有不臣之心,他費盡心思從卿族升為諸侯後,便將兄弟和兒子安置到魯、邾、衛,這是想要效仿晉國故事,把整個中原變為嬴姓的天下,逐漸取代我姬姓。可他素來謹慎,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稱王,於是便希望擊敗吳國得到威望,以此作為台階。現如今寡人願意與他相互承認王號,倒是直接成全了他,趙無恤既能保全軍隊又能得到渴求的東西,他應該會吞下這枚香餌……」

  一般而言,以夫差的性情,是絕不會接受以這種方式結束戰爭的,但王孫駱苦口婆心的對他說,香餌之中,其實也暗藏鋒利的金鉤,現在向趙國示弱,是為了日後捲土重來。

  王孫駱說,吳國之所願意奉上一個王號,其目的是想讓趙氏成為眾矢之的。夫差暗自想道,若是趙無恤受不了誘惑稱王,必然會引發一連串的動盪,中原看似被趙國降服,其實並不穩定。到時候秦國鄭國反抗,韓氏反叛,齊國莒國這邊的戰事也無法及時了解,處處起火之下,趙無恤便無暇與吳國為難了。等吳國回頭滅亡了越人,打跑魯國,想什麼時候北上,就什麼時候北上!那時候,形勢就要反轉了。

  將欲去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這是聰慧的王孫駱從越國背刺一事中領悟的道理,一轉手就打算用在趙國身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