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絕望!

  ……

  是夜,月明星稀,雖然鄭國投降在即,但趙軍仍未放鬆戒備,不到最後一刻,不能排除鄭人突然毀諾偷襲的可能。

  所以還掌著兵的校尉、旅帥等中層軍官還得輪番起來巡視營中,但惟獨押送輜重的後軍,一個孤零零的淒冷營帳里,王孫勝像一頭病虎般,無力地趴在行軍毯子上。

  趙無恤沒有放任他自生自滅,而是派最好的醫者來為他療傷,在用烈酒消毒後,靈鵲醫者退下,只剩下王孫勝一人。

  上了草藥後,臀部的傷口似乎更癢了,而皮肉下的那種腫痛更是讓王孫勝欲死不能,他經常受傷,但從未有過如此的經歷,他能感到趙無恤身邊羽林衛們對他那深深的惡意……不過讓一隻驕傲的鳳凰更在意的,還是被懲罰本身所帶來的屈辱感!

  恥辱啊!

  他投入趙氏,就是希望能乘著趙卿在北方雄起的時勢,干一番大事業,順便報了父仇。現如今非但一事無成,因為趙氏願意與鄭國達成和約,連私仇也報不了了……

  他終於明白父親太子建的感受,被奪走本該屬於自己的妻子,失去了本該屬於他的王位,寄人籬下,一輩子都有人嘲笑他,所以不得不鋌而走險,可惜最終失敗,但也比碌碌無為強。

  熊勝啊熊勝,汝生於此天地之間,還有什麼用?

  驕傲的祝融血脈,火鳳之嗣,如何會落到這種地步,只能寄人籬下,甚至連眉間赤、伍林那種只能飛到雞舍頂的家雞都不如?

  在王孫勝看來,趙氏雖然號稱是諸侯中最為公平公正的地方,只要是有才之士,不論出身都能一展所長,可等他進入這個體制內部後,發現其實也就那樣。

  除了那幾個被外放到傀儡國,可以與小國諸侯分庭抗禮的趙氏子弟外,趙氏內部晉升的途徑大抵有這麼幾種:首先,趙氏的舊臣,董安於、郵無正、楊因、尹鐸是趙鞅時代的老臣,現在基本都是郡守級別的封疆大吏。這些人的子侄輩也得到照顧,如郵成等,常常能憑藉父輩的關係,年紀不大就獲得青睞。

  其二,便是「猛將起於行伍」的武夫,也就是跟著趙無恤從底層和國外一路殺上來的將帥們,虞、穆、田、伍、漆五人等便是代表,這些人出生低微,比較感激趙氏恩遇,掌握著軍中實權,平日作戰趙無恤也喜歡點他們去做主帥。

  其三,「宰丞發於郡縣」,趙無恤喜歡培養一些他看好的年輕人,帶到身邊做筆吏,參與政事,等到稍微成熟點就放到縣上歷練,十年之後,便可以做郡一級別的封疆大吏,再十年,可為宰輔之臣,像是之前的成摶、項橐、任章,現在的子夏,都是如此。

  其四,就是已逐漸成型的羽林衛了,趙無恤把大量戰爭孤兒撫養長大,教之以書數、武藝,顯現出才幹的人重點培養,這些人在他身邊做一段時間宿衛後,一般會被放到邊疆做中層軍官,雖然跟鄴城想比苦了點,但前途無量。

  其五,是被趙無恤當做墊腳石的孔門子弟,原本占據很大比例,但隨著晉國取代魯國成為趙氏中心,那些孔門子弟也就能在魯地混個資歷了。

  至於學宮的士人,因為沒開起來幾年,在官場的影響並不大。

  而像王孫勝這種從外國來投奔的,便常受前四個集團排擠,想要在這種體制下打出一片天地來,還是很難的,何況與他從未真正效忠趙氏一樣,趙無恤也從未真正信賴過他。

  「良禽擇木而棲,或許是你沒選對地方,才會十年無鳴,十年不飛……」他心裡有個聲音如此對他說。

  這念頭像是春天播下的種子,迅速在他心裡發芽生根,茁壯成長。

  越想越心寒,他便從貼身衣物的夾層里抽出一張帛來。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言簡意賅的一句話,但蘊藏的信息卻無窮大。

  這是八月份時,一份從南方遞送給王孫勝的密信,寫信者是他的另一位叔叔,楚國令尹子西……

  楚昭王之死,王孫勝雖然感到震驚,卻並不為他傷心,誠然這位王叔人格魅力極大,但他畢竟是奪走了王孫勝父親王位的人,也被伍子胥追得滿雲夢澤跑過。不過出於貴族應有的禮,王孫勝回到河內休整時,還是為楚王戴了三個月的孝,聯繫起他在陸渾給楚王那不卑不亢的回信,趙軍一些較為傳統的將帥還是很讚揚王孫勝這種行為的。

  這件事不知為何傳到了楚國去,所以才有了令尹子西的來信。

  從信中明明的字上,王孫勝分明看到了這樣的暗示:「王孫兮歸來,異鄉兮不可久留。」

  「楚人沒有記恨於我?」對子西的招攬,王孫勝也有些意想不到,因為楚昭王的死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他本以為楚國君臣恨透了自己,他再也回不去了。

  他不知道的是,「忠於其主,不忘其仇」也是楚人認可的一種價值觀,甚至連曾助晉與楚為敵的苗賁皇、巫臣,甚至是伍子胥,楚人也沒有過多抱怨,因為這些人的出奔都是楚國自己造成的。甚至於到了後世屈原時,還把伍子胥當做楚辭里的正面形象,多次提及稱讚他。

  加上楚昭王對他的評價極高,死去念念不忘要眾人若有機會一定要讓王孫勝歸國,於是子西聽聞王孫勝在趙氏不得志,便萌生了招攬的念頭。

  當時正值趙無恤要征伐鄭國,王孫勝心存僥倖,故而只是猶豫,可現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