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完,趙無恤就讓人關門送客。

  等義渠人離開後,闞止又回來了,欲言又止。

  「余知道子我想說什麼。」趙無恤已然明了,他說道:「你是不是想說,義渠之請是難得的機會,只要撕毀與秦的協議,暗中集結大軍突然殺向渭南,定能全殲秦軍,亡秦之後,趙氏的西面便再無後顧之憂?」

  闞止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不地道,但還是堅持說道:「然,至於與義渠共分秦地的約定,事後再反覆一次即可。等驅逐了義渠,整個秦地便歸於上卿治下,雍州之地只要稍加開發,並不下於冀州,有雍、兗、冀這三處在手,天下三分有其二!上卿便可以橫掃中原!」

  他說的激動,也許是看到機會近在眼前,為趙無恤斷然拒絕而遺憾惋惜。

  無恤等闞止稍微平復後才道:「趙氏與戎狄共滅諸夏同姓之邦的名聲,可不好聽。」

  「當年周武王不也是聯合西方八國共同擊商的麼!濮、羌等輩,也是蠻夷戎狄之邦,成大事者何必畏懼名聲?」

  「此一時彼一時。」趙無恤說道:「彼時華夏尚未形成,商人視周人為異族,周人自稱『我夏』,亦視商人為異族。而如今諸夏之邦與戎狄蠻夷涇渭分明,再這麼做,非但讓天下人寒心不齒,也會讓秦人憤憤不平。滅秦不難,可治理秦地卻不容易啊……」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河西和涇陽是趙氏蠶食秦地的開端,若連這兩處都不穩定的情況下就急吼吼地滅秦奪地,說不定反而會便宜了義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萬一義渠在西北坐大,給趙氏帶來的危患或許更甚於秦。後世宋朝自作聰明聯金滅遼,聯蒙滅金,結果又如何?與其豢養戎寇,趙無恤寧可跟較文明的秦人打交道。

  當然,若要趙無恤發自內心地說,按照這時代「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的標準,以文化為主,血緣為次,楚、吳、中山都算作諸夏一員的,尤其是楚國,文明開化程度讓晉人也汗顏。那些後來罵他們是蠻夷的,比如孟子,已經不是民族問題,而是地域國別歧視問題了……

  何況趙無恤有自信,能在十年二十年內解決秦國問題,或許時間很長,但卻能做到潤物無聲,而且得的堂堂正正,讓人心服口服。

  他語重心長地對闞止、趙葭等人說道:「趙氏若只想占據幾州之地,以強臨弱,得逞一時,大可這麼做,可我的志向,要比這更深遠些……」

  無恤站起身來,踱步道:「闢土地,統諸夏,蒞中國而開拓四夷,這便是我的大志。若想如此,趙氏便要考慮一下手段,像王子帶那樣勾結戎人圖謀王室,像邢國那樣附從狄人侵略諸夏,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我不取也!」

  取天下,不能一味用霸道,也不能一味用王道,而是要王霸道雜之。

  這下闞止無言以對,趙葭則更加崇拜他的堂兄。

  不過話又說回來,秦國內部想要雪渭水之恥的人想必不少,若是義渠的威脅能讓他們清醒清醒,趙無恤也是歡迎的,這也是他採取「中立」的原因。

  既然以趙氏在雍州的力量,一時半會也管不了義渠人,那就讓他們赤裸裸地威脅秦國吧,讓秦人在虛弱時為了避免被戎狄侵犯,向趙氏靠攏,乖乖地做趙氏的小宗。

  趙無恤希望能統合諸夏,開闢周邊的戎狄蠻夷之地,前提是諸夏賓從於他,甘心做他的傀儡,做他的屬邦……

  何況眼下,趙無恤已經不能在秦地耗下去了,國內秋收將至,從民間義務徵召的士兵們急需返回家鄉收割糧食,就算是脫產的募兵和兩郡騎兵,在征戰了大半年後也需要休整,在秋收結束前,趙氏必須停戰。

  至於秋收之後,他就得考慮下東方的事情了,還有齊國需要懲戒,還有鄭國需要征服,更得去支援下宋國……

  今年發生了太多太多事,撲朔迷離,讓人啼笑皆非,不過現如今,在宋國發生的變亂已經清晰地呈現在趙無恤案前了。

  他曾對那些事無奈、惱火,最後都化作對某個人命運的關切不安、心急如焚……

  事情還得從四個月前說起。

  二月初,己丑日深夜,在滿城風雨的宋國商丘,毫社祭壇上,南子分娩在即……

  第1020章 分娩

  似乎是為了應和緊張的氣氛,密室里的燈燭無風而動,空氣中有淡淡的血腥。

  躺在臨時搭設的產床上,南子感到自己腹部傳來一陣陣劇痛,兩腿間有濕漉漉的感覺,去年四月份在泗上種下的種子,如今終於結了果……

  可摘果子的過程卻不像她們結合時那麼美妙。

  劇痛再度襲來,她忍不住喊出聲來,大口喘息著,像是溺水的人尋求幫助,兩名女巫祝握緊她的手,一名皮膚干皺的老嫗在她腿間忙活著。

  「胎位不正……」老嫗抬起頭對南子喃喃說道:「公女勿要想別的事情,再使把勁……」

  這是她的乳母,懂得染血產床的所有奧秘,同時也能為她保守秘密,是值得信賴的人。然而南子就是無法集中注意力,宋國形勢如此,外面波詭雲譎,她怎能不去想?

  自從上個月(一月)親近趙無恤的諸侯在陶丘會盟,建立「合縱」以對抗齊秦鄭魏的「連橫」後,中原的戰事已迫在眉睫了。作為與趙無恤最親近的國家,宋國當仁不讓要承擔起攻鄭主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