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一支箭矢從不遠處的樹林裡射來,以刁鑽的角度射入了柳下跖的胸口,他有些茫然地看了看那支箭的羽端,隨後便眼前一黑,從馬鞍上滾落下來……

  「保護軍將!」嘶喊聲在他耳邊迴蕩,紛亂的腳步,破空而去的箭矢,他的「跖之徒」們憤怒的怒吼……

  時間忽然變得很慢很慢,慢到讓柳下跖窒息,然後又突然變快,快到他目不暇接。

  他仿佛又回到了隻身逃離曲阜的深夜,前方層層阻礙,他卻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留下一地屍骸和三桓的震驚,拂衣而去。

  他仿佛回到大野澤畔,統領九千群盜,高喊著「凌暴諸侯,橫行天下」的口號,在湖中小島做他的島主,發誓要為這些沒處去的苦兄弟搏一個未來,爭一片田地。

  他仿佛回到與趙無恤初見坐談之時,幾杯酒下肚,眼花耳熱,意氣霓生,他聽趙無恤大談要如何掀翻三桓的統治,如何在魯國再造一個秩序,一個窮苦庶民也能擁有自己的耕地的新魯國。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盜跖當時便說:「君若能辦到,我對你稽首稱臣又有何不可?」

  這個諾言不幸成真了,盜亦有道,他自然要信守承諾。這之後十年,他大半時間都在為趙氏賣命的征途中,百里馳援,千里奔襲,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年之後,柳下跖不再是區區湖沼小盜,而是能把「諸侯名將」打得抱頭鼠竄,威震中原的盜帥!讓鄭國小兒聞其名兒止啼的殺神!

  這才是真正的凌暴諸侯,橫行天下啊!之前算什麼?

  功成名就,此生……足矣……

  但也有遺憾。

  待盜跖再度張開眼時,他已經仰面躺在兵卒們的懷裡,人人眼睛血紅,淚流滿面,而戰鬥已經告一段落,伏兵盡數被殲。

  「終日射弋,今日卻被小雀啄了眼……」

  柳下跖苦笑著,這是他昔日剪徑的手段啊,果然是從良已久,手藝生疏了麼?但很快,他便不再關心這件事。

  他仰頭看到天空很藍,像是大野澤最清澈的時節。

  他看到白雲朵朵,在風中緩緩挪動,像是在湖面上暢遊的白鵝。

  他第一次發現,陽光是如此的炫目刺眼,那是湖水帶起的波光粼粼麼?

  他知道,自己是再也回不到波濤浩淼的大野澤了!

  但他還是努力伸出手,想要再觸碰一次波光雲影……

  有風從桃林上方吹過,拂動枝繁葉茂的桃樹,朵朵盛開的桃花搖拽著,脫離了枝頭。一時間谷中頓時飄滿了粉紅色的花瓣,其中一片落到了柳下跖的手背上、胸膛上,遮住了他身上的血跡……

  手徒然垂落下來……

  盜跖之名,終於桃林!

  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

  四月份,隨著秦魏聯軍的倉皇撤離,整個中條山以北都被趙氏攻占,趙無恤的大本營也不斷南移,從曲沃到安邑,再從安邑到鹽池……

  幾日之內,他便從南方接到了不少消息。

  在得知楚王北征,卻病逝於陸渾時,趙無恤是鬆了一口氣的,如此一來楚軍南撤,他的作戰計劃便不用更改,也不必擔心此戰後還要與龐大的楚國陷入漫長的拉鋸戰。

  在得知盜跖攻破函谷關時,他則是拊掌而贊,盜跖一軍的南線攻勢,是趙氏在整場戰爭里轉守為攻的起點,將戰火燒到了敵人後方,讓盟友轉危為安,現在又替他啃下了函谷關這個硬骨頭,接下來只需要西進桃林,拔除瑕邑、風陵渡,基本就能抵定勝局。

  然而就在數日之後,噩耗傳來,柳下跖戰殞於桃林……

  一時間,帳內群臣驚詫莫名,趙無恤也默然無言,久久沒有說話。

  還是陽虎連連追問道:「柳下軍將帥兵卒呢?函谷呢?」

  「函谷無虞,仍在我軍手中,至於柳下軍將的兵卒……他們……」

  憤怒的「跖之徒」們在殺退伏擊的敵人後,抬著柳下跖的屍體繼續沿著桃林小道西行,一路上不知又中了多少次小埋伏,但也未能阻止他們的腳步,抵達瑕邑時僅剩八千人。這八千憤怒的魯國子弟在監軍、校尉的率領下花了一天時間拔除瑕邑,將這座策劃了桃林伏擊的小邑夷為平地,全城皆屠……

  當這份消息送到時,這些人已經席捲大HN岸,奪取風陵渡南岸碼頭!

  「如此便好……」陽虎和帳內群臣都鬆了口氣,隨即猛地意識到自己這時候說這話有點不合適,眾人連忙改口道:「柳下軍竟然戰殞於小小桃林,真是遺憾萬千……」

  是啊,為將者馬革裹屍而還,雖然這是糾糾武夫最好的歸宿之一,但趙無恤唯獨沒有想到,柳下跖竟會這麼早早地離去。

  初識柳下跖,是在十多年前他初入魯國之時,聽冉求談起此人事跡。到了曲阜後,他又聽柳下惠、三桓等人痛斥過盜跖,在貴族眼裡,和當地貧苦百姓口中,盜跖儼然是完全不同的形象,一時間趙無恤也分不清楚,他究竟是凌暴諸侯,屠殺百姓的惡徒?亦或是殺富濟貧,帶著氓隸百姓翻身把歌唱的大俠?

  無論真相是什麼,當時的趙無恤作為大野澤周邊的領主大夫,當然不能容忍群盜勢力繼續存在下去。但盜跖也是他遇上最難纏的敵人之一,他花了數年時間,通過軍事、民生雙管齊下,才瓦解了盜跖的勢力,並借了趙鞅的威勢,才將此人收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