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排完這一切後,葉公又看了一眼陸渾城頭屹立不倒的趙氏軍旗,在被攻打兩天後,城內傷亡也不小,但卻沒有被城外楚軍浩大的聲勢嚇到,許多人依舊在城頭堆放石木,修補破裂的牆垣,不時還會指著城下說笑一番,看來他們對守住城池很有信心啊。

  這是個可怕的敵人……雖然只遇到了趙氏的偏師,但葉公認為,他們是和吳國一樣難對付的大敵,不考慮報恩的守信等道德因素的話,楚國這次北上救秦與趙氏衝突,真不是什麼好策略。

  他不由想起了大軍從葉地向北開拔前,楚國巫祝對這場戰爭的占卜……

  與人道漸漸優先於鬼神的中原不同,楚地保留了濃厚的巫文化傳統,那裡的風俗信巫鬼,重淫祀,祭祀時必須作歌樂鼓舞取悅諸神,各種神話傳說在民間流傳甚廣。這也是後來屈原《九歌》,《山海經·山經》乃至後世湖廣地區儺歌儺舞的來源。

  所以從官方到民間,楚國的巫覡數量眾多,人們普遍好巫。所謂「巫」者,除掌管祭祀外,占卜也是他們的專職,每逢國家大事必占卜,這次出兵援秦也不例外。

  然而,龜甲上顯示的占卜結果卻是「出兵不吉」……

  王族和群臣頓生疑慮,紛紛看向楚王,想知道他對此怎麼看。

  楚王卻道:「寡人剛登位時,年紀幼弱,不能理政,國事統統託付給了令尹子常。然而子常輕慢賢臣,卻迷信鬼神,好巫術。祭祀群神時,經常親執羽祓(fú),在祭壇下舞蹈。吳國軍隊已經兵臨國境,子常率軍與之戰於柏舉,戰前在漢水之濱設祭壇,左司馬來請他安排戰法,子常卻說:余正在取樂神明以滅吳軍,哪有時間安排此等小事,昊天自會保佑楚國……」

  他無奈地笑道:「結果二三子都知道,柏舉之戰楚國大敗,吳軍攻破郢都,寡人出奔,百姓流離失所,楚國社稷不絕若線……」

  群臣面面相覷,楚王的意思是,他不相信這占卜?

  只有葉公子高和公子啟等人知道其中緣由,和迷信鬼神的楚康王等君主不同,楚王熊珍不喜巫師,不光是因為子常信巫誤,還因為楚國官方和地方巫祝間存在著巨大的分歧。

  雖然楚國的風俗是尊崇鬼的,但實際上,鬼並不靈驗。只是各地的巫想使鬼顯得很靈,於是與各縣邑的封君、大族互相勾結,他們打聽有官府政令和訴訟案件的勝敗,使得自己的預言象回聲一般準確無誤。倘有人不事先用錢財去求巫,那本該很順利的事情也會變得不順利。

  這樣一來,巫祝儼然成了楚國的地頭蛇,楚人信奉巫遠遠超過了信奉楚王的命令,他們寧肯違抗楚王的禁令而不敢違抗巫說的話。官府的許多政令若過不了巫祝這關,就很難在地方推行,這便形成了楚國君權不下鄉邑的尷尬局面。

  雪上加霜的是,從幾年前開始,從宋國開始有一支名為「天道教」的巫祝派系傳入楚地,在楚宋邊境泛濫。那些脖頸上懸掛陰陽魚的宋巫宣揚這樣的理念:不管是雲中君、湘夫人、山鬼,甚至是更為強大的東君、東皇太一,其實都是「天道」這種秩序在人世間的體現。

  所以說,楚國幾千個淫祠,數百種地方神明,其實都是統一於天道的……

  這種學說一出,極受楚巫歡迎,皈依者甚多,過去信仰供奉不同鬼神,不相往來的楚巫們,一時間被擰成了一股繩。

  這種情況雖然只是楚宋邊境的局部現象,但慢慢地連鄢郢都出現打著陰陽魚旗號的巫師傳教了,不由得楚王不加以重視。他對巫鬼的厭惡更甚,只差命令人帶兵去殺巫燒淫祠了,好在令尹子西勸阻,這才隱忍不發。

  在葉公子高看來,楚王引孔丘入楚,將他安置在葉地,吹捧為中原賢者,還派了一些貴族子弟去做孔子的學生,也有借用孔丘「天道彌人道遠」「敬鬼神而遠之」這些學說的意思。

  所以楚王不信占卜結果,也就不足為奇了,但他還是得說服王族和群臣,讓他們支持自己打這場戰爭。

  「吳楚長岸之戰前,令尹陽丐卜戰,占卜的結果是『不吉』,於是打算退兵,司馬子魚卻說:我得上流,何故不吉?於是便強行重占,得到了吉兆,後來楚軍大勝吳軍於長岸……」

  楚王笑道:「寡人倒不是想改卜,只是想再卜一卦。」

  他制止了大巫,而是親自持龜甲,說道:「予小子請卜退兵!」

  第二次占卜結果很快就出來了,退兵也不吉利……

  眾人面面相覷,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這下他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難道要在葉地駐軍,坐看秦鄭全軍覆沒麼?

  在這進退兩難的時刻,楚王終於拍板了:「從先王渠開始,楚國就有一個舊俗,君主如果幾年不出兵,就會被國人認為是忘了先王之業,死後不能以先王之禮安葬。距離上次出兵伐蔡,已經過去了三年,楚師既出,若沒出國門就退回去,那就是欺騙盟友,是寡人的奇恥大辱!如今出擊不吉,後退也不吉,但比起拋棄盟約、逃避誓言,寡人寧可戰死沙場,至少那樣下了黃泉也不會愧對先王!」

  「以必死之心,求必勝之道」,雖然只是場於楚國關係不大的馳援之戰,但楚王卻極其重視。一時間,楚人因楚王的豪邁而士氣大振,哪怕他們在陸渾攻勢受阻,情緒也沒有低落。

  只因為楚王還在軍中,楚人知道他們的王總是會與他們同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