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石乞就喜歡眉間赤這種不思索太多,只執行命令的死士,當即指著駕車馳騁眾人面前,顧盼自雄只以為自己真是黃帝宗姬血脈,凡人不敢傷害的太子鑿,說道:「要死不要活。」

  眉間赤不再遲疑,讓羽林侍衛們弩矢齊射,將那些寺人射倒一片,他自己則左突右奔,直奔太子鑿車駕前。

  太子鑿看到一個年輕的軍吏朝他撲來,從未有過實戰經驗的他心裡一驚,連忙揮動佩劍,虛張聲勢地大喝道:「匹夫膽敢無禮!」

  話音未落,眉間尺已經靠近五步之內,他拔劍了。

  眉間赤是干將和莫邪之子,他打小跟隨母親漂泊於吳楚之間,又輾轉流亡到中原,受盡苦楚,在莫邪指點下鍛劍、練劍,劍術水平遠超常人,更在羽林孤兒軍里學會了軍人的堅毅,可以說是少有的高手。

  趙無恤與他對劍,幾乎無法撐住五回合,曾經的侍衛長漆萬也不是這小子敵手,這才能放心地將近侍的位置交給他。

  更何況,他手裡的劍,還是莫邪用心鍛造的好劍,劍名赤瞳,精鐵的劍身劍刃,一點紅銅作為劍格紋飾,與眉間赤眉心的紅色胎記很是搭配。

  這把劍是為殺楚王,報父仇準備的,不料今日卻先沾上了晉國太子的血。

  寒光閃過,鮮血濺射,旁邊眾人還沒反應過來,太子鑿已經被眉間赤一劍穿胸而過。

  一時間,銅鞮宮南闕鴉雀無聲,只有血滴在地上的聲音。

  太子鑿不可思議地看著眼前的小個子,還有插在胸口的劍,他是晉文公的血脈,晉國公室的希望,堂堂太子,未來的國君,沒想到,居然真的有人敢傷害他。

  隨著眉間赤毫不留情地將劍拔出,太子鑿吐出了一口混雜內臟碎片的黑血,身子一歪掉到馬車下,滾了兩滾便沒動靜了。

  眉間赤的劍,從來都是一擊斃命,一劍穿心。

  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

  等趙無恤進入銅鞮宮,看著太子鑿屍身被收斂起來,裝到車輿的蒲蓆上時,不由心生感慨。

  「時也?命也?」

  若一切按照歷史慣性接著往下走的話,太子鑿,本來應該沒什麼波折地繼承晉侯的位置,接下來他要直面的,便是三家分晉……

  在歷史上,晉出公鑿也是個極其剛烈的國君,不同於其父的怯懦,他不甘受辱,便向齊、魯兩國借兵討伐三卿。結果韓、趙、魏三卿聯手攻打晉出公,晉出公無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最終病死在流亡路上。接著三家瓜分晉公室土地,從此晉國的國君,再無半點權威,禮樂崩壞殆盡後,歷史便由春秋時代,過渡到了列國兼併,詭詐奇謀並出的戰國時代。

  因為趙無恤的緣故,晉國公室提前四十年衰敗了,還被迫遷都到了銅鞮,春秋的尾聲悄然到來,諸侯卿大夫甚至玩起了合縱連橫。不過巧合的是,這位太子鑿,未來的晉出公,依然沒有擺脫他的命運,還是用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姿態,走完了自己的生命。

  雖然在趙無恤看來,這個年輕人只是不自量力的飛蛾撲火,白白犧牲就是了。

  「嗟乎,太子之死真是令人生嘆,讓人好生收斂起來,雖然他縱兵於銅鞮宮內,犯了晉國律法的大忌,身死也是咎由自取,可畢竟是一國太子,不能怠慢了。」

  說完之後,趙無恤看了石乞和眉間赤一眼,冷冷問道:「汝等可聽明白了?」

  眉間赤這個小伙子處事不驚,依然冷著臉,並不覺得殺了晉國太子是什麼大事。

  石乞則狡詐如豺狼,兩支招風耳一動,便順著趙無恤的意思,將這個謊言給補全了。

  「不錯,是太子突然在宮中興兵作亂,吾等才聞詢趕來的,刀劍無眼,太子不幸受傷墜馬,死於驚馬之下,至於其近侍……」

  石乞狼一般的眼神盯向太子鑿的黨羽,使得他們瑟瑟發抖。在太子鑿被殺後,這些烏合之眾膽氣已喪,開始各自逃竄,卻一一被羽林侍衛抓獲。

  「除了少數人外,其餘負隅頑抗,都被當場殺死了。」

  三言兩語,便把這些未死之人說死了。

  至於那少許僥倖被放過的人,也將受到嚴刑拷打,將晉侯與太子密謀書寫血書的真相,以及他們追隨太子鑿「欲里通叛賊,挾持君父作亂」的事情也供認不諱。如此一來,太子鑿的死就能一筆帶過了。

  趙無恤很讚賞石乞的扯謊能力,盜跖、陽虎等人年紀漸漸大了,繼他們之後,又多了一個能替自己干髒活的人。而且石乞為了實現野心,做事常常不擇手段,在特殊時期很是好用。他那「事成為卿,不成而烹」的野心,尚在趙無恤容許範圍內,比王孫勝可靠多了。

  至於眉間赤,趙無恤為了籠絡莫邪,讓眉間赤加入羽林孤兒中,讓人教其識字、習武,還和伍井的兒子一併收為第一批「義子」,他對這年輕人現在的成就既欣慰又為難。

  他雖然劍術高超,但不合群,不是侍衛,就是殺手,真不知他的未來會走向何方。

  這邊的後事交給不擔心臟了手的石乞,趙無恤也沒有點評他們的所作所為,帶著羽林侍衛繼續往銅鞮宮深處走去。

  雖然晉室已衰,但趙無恤還是讓人將銅鞮宮修繕一番,所以未顯破敗,之前幾年裡,雖然把晉侯和他家人圈在銅鞮宮內,但宮牆內依然給了他一定的自主,至少待遇不會比民國初年的故宮滿清皇室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