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

  「這是子姓和嬴姓兩家起源的傳說,你身為巫祝,不會不清楚罷?」

  南子的心撲通直跳:「君子的意思是……」

  「巫祝夢玄鳥隕卵,拾而吞之,以處子之身受孕,十月誕下一子……這與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相吻合,誰又敢否認呢?」

  「天道的信徒會信之不疑,但宋國的卿大夫們……」

  「有我支持,他們沒法為難你。到時候連接陶丘和泗水的深溝便挖好了,趙氏大軍隨時可以取道陶丘,直達宋國,也可以從魯國派兵沿著泗水南下,進逼彭城,誰敢不從?」

  南子心花怒放,但隨即想到,趙無恤不是缺少子嗣的人,為何會如此熱衷於這點呢?她一下子便猜到他想幹什麼,頓時臉色煞白。

  趙無恤將南子扳過來,盯著她的眼睛道:「我且問你,是侄子親,還是兒子親。」

  「自然是兒子……但……」就連弒君也不會眨一下眼的她,竟然開始瑟瑟發抖。

  不容分說,趙無恤的話既是誘人的建議,也是不容她拒絕的命令:「為我生子,你我再合力讓他坐到宋國的君榻上,等他成年後,你我也快老了,到時候執子之手,共游九州,何等逍遙自在?至於宋國,將由吾等的血脈統治,從一世二世乃至於萬世,都擁有宋國的江山社稷!」

  第932章 鹽粒

  南子這次在魯國呆的時間很長,從立夏呆到小滿——趙無恤已經讓樊遲把民間流行的八節氣擴展為後世的二十四節氣,但時間根據實際情況作了一定修改。

  或許是因為小別勝新婚,或許是對未來子嗣的渴望,南子索求甚烈,趙無恤也放浪形骸,兩人也沒有像過去那樣採取一些保護的措施。

  但當南子離開時,趙無恤仍然能看出她的猶豫。

  「妾若為君子生子,並非子姓,而是嬴姓啊……」如此一來,宋國數百年社稷,不就要毀在她手裡了麼?

  「他的父親就是玄王,是天生神降,是子是嬴又有何區別?」趙無恤在她耳邊輕聲誘惑。

  他利用南子創建的宗教,在宋國造勢近十年,也是時候結出應有的果了。

  他在衛國做的,是移花接木之策,在三邾做的,是釜底抽薪之策,在宋國要實行的,則是偷梁換柱之策……三管齊下,趙氏的三個盟邦,就相當於進行了一場顏色革命。只是宋國關係到東南局勢,只能徐徐圖之。

  南子不傻,她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擁有「平天下」野心的趙無恤要讓宋國也變成趙氏的江山。無論如何,現在中原大勢很明顯了,趙氏一家獨大,宋國是未來趙氏秩序里的重要一員,趙無恤的手遲早會伸過來的,與其讓宋國便宜了樂氏,或者是趙無恤未來的某個兒子,還不如留給自己子嗣血脈呢……

  除非……南子背離趙無恤的事業,為了保全子姓宋國的社稷,與趙無恤為敵。

  但趙無恤認為,在個人的地位和一姓社稷的抉擇上,南子會毫不猶豫地選前者。他只希望,南子對別人是亮出茲茲毒牙的蝮蛇,在自己面前卻是承歡於膝下的小貓,她會繼續乖乖合作,不要將她的爪子對準昔日主人。

  「我是不是變得太大男子主義了?」他自嘲一笑,真是時代改變人,前世的他可不是這樣的啊。

  他目送南子的車輦離開,雖然她提出要多和趙無恤待一段時間,甚至去晉國「訪問」,但考慮到孔姣和女兒還要同行,趙無恤可不想一路偷情,把那張白紙的三觀給毀了。

  等他回到曲阜準備歸晉時,正值五月初的芒種,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冬小麥就快有收成了,可萇弘預測的大災,卻遲遲未到。

  「或許學宮的預測有誤?」趙無恤心懷僥倖,後世高科技的天氣預報還沒個准呢,萇弘再厲害,還能連續兩次預見天災麼?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趙無恤也讓魯國這邊同樣做好準備。

  就在他要啟程離開曲阜那天,趙無恤收到了一條來自東方的消息,不是壞消息,而是好事情。

  分在莒國琅琊管理鹽政的商吏卜祝雙手捧著一碗青色的鹽,小跑著追上了趙無恤的車駕,跪在他車前,稽首道:「恭賀上卿!大喜,琅琊曬鹽大獲成功!」

  ……

  那已經是九年前的事情了,趙無恤利用子貢在外交上說服莒國用一處海濱之地與魯國的一個小邑做交換,從此趙氏便有了莒南三十里長的海灘,就算像齊國一樣發動海濱民眾大量煮鹽,每年能產幾千鍾就不錯了,趙氏領地用鹽依然有巨大的缺口。

  所以趙無恤便突發奇想:要將海水變成鹽,不光可以用煎煮,也可以利用陽光,利用海風。鹽本就是溶於水的,海水一干,不就析出一層層的鹽了麼?這便是後世廣泛使用的曬鹽法。

  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趙氏在莒南缺少人力,所以直到近年完全控制琅琊後,有徐承建立的舟師保護海岸,杜絕近海盜寇的襲擾,才有了曬鹽和運輸的條件。

  而且古人又不是傻子,豈會放著簡單易行的曬鹽法不用,卻用煮成1鍾鹽約耗木柴400斤的煮鹽法呢?海水不比安邑鹽池,裡面除了氯化鈉外,還有許許多多雜質,直接取海水曬出的鹽苦澀難吃,吃多了還會中毒,只有最貧賤的人才會吃這種劣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