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說以前,趙無恤沒有必要冒與吳國徹底敵對的危險,讓徐國復國,但現如今,有了徐嬴這層關係,一切便大為不同。

  「當年公子章羽正是見徐國將亡,不願做亡國之君,才警覺地帶著夫人先行一步的,在仆臣心中,他才應該是徐國之君,今日見了公子遺孤,臣自然要以公女待之。公女新婚,成了趙上卿之婦,臣心中歡喜,只可惜……」

  徐承長跪在地,高高舉起方才接過的食匣,動情地說道:「公女食余之脯,本來應當讓臣送回徐城,在偃王廟宇前報喜完成儀式的。但徐國的千年殿堂,已經被短髮紋身的蠻夷占領了!公女,你的故鄉已經沒了!數十萬徐人,皆為亡國之奴!」

  季嬴面色微微有些蒼白,徐承為首的徐人舊人對復國念念不忘不是沒緣由的,上古之時,伯益之子若木為徐國開國君主,嬴姓徐氏與趙、秦兩家的先祖就此分開。

  自此之後,在夏朝、商朝、西周三代,徐國一直是東南方最強大的方國,周公旦時期,到周成王、周康王時期,西周和徐的戰爭非常頻繁。徐國參加以武庚為首的商朝殘餘勢力針對周的叛亂,反抗周公東征,徐駒王的反攻一直打黃河邊,給周室造成了巨大的麻煩,這就是徐人自豪的「先君駒王西討濟於河」,縱然沒能顛覆周室統治,但依舊是實際的東夷盟主……

  到第三十二世的徐偃王時,徐國更是達到極盛,向他朝拜的方國足足有三十六個之多!一時間,徐國與宗周分庭抗禮,幾乎平分天下。

  然而隨著周穆王的大軍奇襲,徐國大敗,徐偃王逃亡身死,從此徐國日漸衰亡,也漸漸華夏化,去王號,稱「徐子」。但直到百年前,依舊是淮北大國,徒卒萬人,戰車五百乘,在經濟文化上更是遠超被「棄在海濱」的吳國,所以眼見習慣的華夏衣冠被斷髮文身取代,頗有一種屈辱感。

  「徐國亡於吳國後,以三十萬的人口,供應著將近一半的貢賦,徐人不堪其苦,北逃宋、魯者不在少數,光是來臣這裡尋求庇護的就有好幾百,讓這些人回去聯絡鄉黨,便能有數千人,以這些人為嚮導,趙氏派遣數萬大軍尾隨,則吳人可逐,徐國可復!」

  季嬴看著復國心切的徐承,心中不乏感動,但嘴上卻不能鬆動。

  「男主內,女主外,此事汝要去與上卿商議才對。」

  她朝徐承行了一禮,逼迫自己轉身離去。

  造父之玉一分為二的地方,泗水奔流之所,季子掛劍處,王侯盡北望……她父親母親的故鄉,季嬴何嘗不想回去看看呢?但她更相信的是,無恤一定有所計劃,自己像過去許多年一樣,默默在他身後看著就夠了。

  ……

  「徐國北接中原,南通吳越,正當鄭、宋、吳、楚之沖,齊、魯、衛、周之道也。得徐國,便相當於得淮北,得淮北則吳國之勢衰!」

  徐承不死心,事後還真找了趙無恤,極力鼓吹徐國的重要性和讓徐復國的必要。

  因為迎娶徐嬴(季嬴)的緣故,家臣中如子貢、徐承等人,猜測趙無恤想要將手往南伸,伸到宋國東南,被吳人占據的徐地去。

  不過趙無恤真沒打算南下,去刺激夫差提前北上,他才不想陪著夫差玩爭霸遊戲呢。他也不想在交通不便的情況下跨地域征服一片飛地,說不定到時候徐地是從吳國嘴裡奪回來了,趙氏卻不能守住,反倒便宜了宋國。

  「徐國的確是泗上要衝,也是吳國北侵的跳板,不過……」

  趙無恤笑了笑,問道:「若趙氏真讓徐國復國,又該讓誰做國君呢?」

  徐承機靈地說道:「徐國的公子公孫遍布列國,苟延殘喘,到時候讓誰為君,還不是上卿一句話的事情。」

  「徐國後裔雖多,可都不是知根知底的人,我信不過。」他身體前傾,給了一個讓徐承目瞪口呆的提議:「我若是想讓徐嬴做徐國的女君,吾等的子嗣繼承徐國社稷,徐人能接受麼?」

  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

  「女君?」

  「然,就像是傳說中的西王母國一般,以女主為國君。」

  若後世道德君子在此,肯定會跳起來說什麼「此事亘古未聞,萬萬不可!」徐承卻沒有大驚小怪,他想了一會道:「早先徐國之內也有不少女封君,若能順利復國……」

  他咬了咬牙,代徐國的復國勢力給趙無恤答覆:「迎來一位女主,也不亦可乎……」

  作為深受東夷和殷商文化影響的方國,徐國和大邑商一樣,婦女們不僅僅是男性的婚姻配偶,她們更是邦國的封君、戰將與臣僚。周代及其以後女性們「不言外」、「正位乎內」、「難養也」的卑下地位與商、徐女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武丁的夫人婦好有自己的封地「龐」,還能在領地內徵兵,宋、徐都差不多延續了這種情況。

  何況比起扶持一位徐國公孫,徐承等人更迫切的是讓徐地脫離吳國統治,若能說動趙無恤攻吳,這點代價是值得付出的。

  以他想來,雖然說是讓徐嬴為女主,實際上她本人更可能居於鄴城,再派遣子嗣去徐國攝國。待百年之後,徐將變成趙氏之徐,儼然是如今魯國的翻:現在魯國也是趙氏的長子做「將軍」,國勢一樣蒸蒸日上。

  趙無恤知道徐承是徐國復國勢力里的首腦,這些年不斷有人從徐地來投奔他,徐承也不敢自立一派,而是把其中有才幹者統統推薦給趙無恤,有他定奪。如今見徐承爽快地答應下來,無恤心中暗暗點頭,此人還分得清孰輕孰重,是個做大事的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