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在趙無恤看來,這兩件事只怕是不會發生了,至少不會在河西和臨淄發生,因為接過老子、孔子二人傳播文教使命的,將是他,是鄴城的新學宮!

  就讓河北成為華夏新的文化中心吧!

  「晉國的新絳泮宮在內戰開始後便荒廢了,如今晉已遷都,銅鞮狹小,不足以建立學校,故而我打算把學宮放在鄴城。先建立守藏室藏天下之書,再請萇叔和遽伯玉、顏闔、史趙等聞人坐鎮主持,一面整理書籍,一面也推陳出新,編篡新書,吸引晉國和諸侯士人來此求學。萇叔覺得此策可行否?」

  萇弘閉上了眼,思索片刻後道:「如此一來,非但晉國,天下士人將盡歸趙氏矣!」

  他是從窮士一步步起來的,所以知道這些人的做派,他們對知識的渴求是後人無法想像的,這種渴望足以讓他們跨越千山萬水,行走數國,只為求觀一卷竹書……

  後世的孟子、墨子尚能依靠幾車竹簡吸引許多弟子,更何況趙無恤的學宮。

  不費勁尋找人才,而是讓人才主動找上門來!趙無恤這一招,便勝過當世效仿趙鞅養食客的魏、韓、陳氏,以及後世各種在四野里到處尋找隱士的君王無數倍!

  老子的守藏室是個場所,愛來來愛走走,孔門是純粹的私學,唯一的老師教授許多學生,西河學派則是官私結合,稷下則是官辦高等學府,但是學術氛圍寬鬆。

  至於正在肇基中的新學宮,趙無恤預想中,它應該和稷下類似,是一個官方出資主持,混雜部分私學的大學。

  思想方面,他手下儒、道、法已經齊全,趙無恤感受得到,他們正摩拳擦掌準備爭奪話語權,三方無不希望自己成為受趙卿重視的治國理論。除了創始人尚未出生的墨家外,戰國顯學差不多齊全了。

  趙無恤親自干預影響的理科方面,計僑的數、樊遲的農、公輸班的工,也都逐漸成型,只需要給予足夠的鼓勵和指點,就能不斷推陳出新。

  這個大學,應該是兼容並包的,應該是積極入世,不但能讓學術深入振興,還能政府隨時諮詢,更能源源不斷地為趙氏輸送高等人才!

  無恤想的太多太遠,無法一一對萇弘明說,但光是收天下之書整理出新,就足以讓老者心動了。

  所以在威脅和引誘下,萇弘還是同意了,他將隨趙無恤去鄴城,成為入駐學宮的第一批名士,也是吸引天下士人趨之若鶩的招牌。

  ……

  此次南下盟津,趙無恤成功逼迫周室親趙派上台,單公取代劉公成為執政。

  帶著萇弘和一船古籍竹書回到溫縣時,這裡的搬遷準備已經基本就緒,作為臨時主邑,溫縣的歷史使命基本完成,只剩下祖宗靈位和廟宇的作用了。

  侯馬之盟後,趙無恤又和韓虎簽署了一項換地密約,原本屬於韓氏的河內之地雍、寧等劃給趙氏,趙氏在河陽以西的幾個小邑苗、樊等則劃給韓氏,如此一來,趙氏的河內便能向南擴展,韓氏也終於能從南陽地直達河外領地。

  所以溫地的趙兵也基本調撥殆盡,趙氏未來數年的戰略,不是侷促於天下中心一隅,而是看向了廣闊的邊疆:夏屋山以北的代,還有盤踞河北肩脊的中山國,取之能得十倍之利,又不會讓中原諸侯驚恐,來個五國伐趙。

  這也是趙無恤北遷鄴城的重要原因!

  最先過去鄴城的一批人中,有兩位懷胎四月,小腹微微隆起的產婦。也真是三喜臨門,趙無恤的夫人樂靈子和媵妾孔姣是在趙無恤西征前雙雙受孕的,歸來後被告知自己連中兩元,讓趙無恤喜出望外,子嗣稀少一直是他的心病。

  無恤準備送她們到鄴城待產,在那裡誕下遷都後的第一批新生兒,他們的名字,趙無恤決定由自己好好取。

  而他的阿姊季嬴,還在靈堂為趙鞅守孝,她會呆到夏七月,趙鞅三年喪期過後才走。而趙無恤去安排好鄴城事務後也會再度歸來,與季嬴一起,陪著父親走完最後一程。他可是有許多許多話要與趙鞅說呢,包括自己的由來身世,包括自己的遺憾無奈,包括自己的夢想……

  等到七月份父親孝期結束,趙無恤還將向天下公布一段鮮有人知的往事,並迎娶一位新的夫人,他等待這一天,已經太久太久……

  分晉國,挾國君,逼天子,再加上娶姊,趙無恤這幾年做過和將要做的事情在正統禮法眼中,無不是大逆不道之舉,他有時候不由會想,道德君子孔夫子會給自己一個怎樣的評價呢?

  「大概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吧!」在帶著大半家當啟程北去鄴城的路上,趙無恤騎在馬上,自嘲地笑了起來……

  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

  趙無恤所料不差,孔子聽聞他的所作所為時,的確是從坐榻上憤然起身,說出了當初季氏八佾舞於庭時說過的話。

  這半年多以來,作為賓客在鄭國居住的孔子對趙無恤可謂失望之極。首先聽說的是無恤在丹水長平一戰中大敗知瑤的消息,最初他還是鬆了口氣的,畢竟不希望自家女兒年輕守寡。

  趙無恤雖然有「叛晉」的惡行,卻也讓魯國人擊敗齊國,揚眉吐氣了一番,每年節慶還派人給他送來禮物,一次都沒拉下過,還數次請蘧伯玉等人寫信,邀請孔子渡河入趙,那時候無恤已經在鄴城建立學宮之事了,孔子若能來坐鎮,當學宮的吉祥物倒是不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