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得知趙無恤大敗齊人,開始返回後,他便認定,這場勝利是板上釘釘的了,至少太行以東大局已定,他們韓氏想要奪回失去的疆土,在戰後讓自己不吃虧,就要繼續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出力,好增加戰後分割戰敗者領地的話語權。

  趙鞅盯著關外的地形道:「我料知瑤見我抵達,必知難而退,不日必將撤離,軹關道地險路狹,敵我兩軍在此地就譬如兩隻老鼠在洞裡爭鬥,人數已經不重要了,而是哪個勇猛哪個得勝!等彼輩拔營之時,便派三千趙韓死士出城攻擊!不利則原地設壘防禦,有利則一路猛追,直到將他們趕下太行山為止!」

  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

  夕陽西下時,戰鬥已然結束,在一處高高的山崗上,千餘名趙卒簇擁著趙氏的白底炎日玄鳥大纛,纛下的趙鞅坐在戎車上,目不轉睛地盯著戰場,心中有重回沙場的暢快,也有讓敵軍逃走的不甘。

  狹路相逢勇者勝,說起來簡單,卻需要大量死士去實踐這個道理。

  放眼望去,數不清的屍體密布在起伏無垠的太行山地間。年輕士卒的軀幹彼此糾纏在一起,死士們哪怕死,手掌仍緊握著劍戟。他們尚未冷透的鮮血浸潤了乾燥的土壤,形成無數道細小的溪流匯聚到縱橫四野的溝壑處,慢慢地沒入土黃色的大地。

  趙鞅不愧為老驥伏櫪,只是他猜測到知軍會撤離,卻沒想到會撤得這麼果斷。他讓人連夜悄悄挖開堵住軹關大門的石塊泥土,天色放亮後,兩千趙兵和一千韓兵奉命追擊,殺進炊煙依舊的知營後卻發現裡面空空如也,知瑤已經走了。

  但卻走不了多遠,聯軍繼續追擊,終於咬住了敵軍殿後的尾巴。戰鬥從當日清晨一直持續到傍晚,路就那麼窄,若被趙軍一直銜著尾巴就意味著所有人都回不去,豫讓帶著知瑤麾下的死士斷後,和士氣正銳的趙卒打了個平手,山路上丟下了各自的百餘具屍體。

  最後,他們在一個小盆地徹底展開貼身肉搏,一個又一個建制打殘打潰,依然沒分出究竟誰才是更勇的一方,這才有了眼前的景象。

  於是知氏的前軍和中軍順利撤離了,只剩下近千人被趙鞅帶的後續部隊追上,一舉殲滅!

  日落之後,是否還要追擊?這是個兩難的抉擇,若是就此放手,知氏主力會全須全尾地退走,若是冒險前進,他們也可能遭到伏擊。

  趙鞅的大旗指向前方,這位卿士已經殺出了血性和怒火,但他也吸取了當年齊國人大軍深入腹地結果被斷了糧道的教訓,偏激中帶有一絲謹慎。

  「大軍在此紮營過夜,前鋒繼續追!」

  被點到名的將吏領命而去,趙鞅則要布置戰局,和家臣商量進一步的戰略,今夜他的大帳估計又得燈火通明。

  「軍將,你這是在透支性命……」隨軍而行的醫扁鵲憂心忡忡,行軍途中的勞頓他深有體會,伙食也不太按時穩定,雖然趙鞅聽他吩咐按時服藥,可這些日子下來,好容易容光煥發的卿士又瘦了一圈,在扁鵲眼裡,他就是一根即將燃盡,卻猶不斷擴大焰火,想釋放更多光明照亮黑屋的蠟燭。

  「若能像祝融一樣,昭顯天地之光明,為趙氏造福,我就算只剩下一團灰燼,又何妨呢?」趙鞅不以為然,大笑一番後,將手指重重向了地圖上的位置。

  「我要去這裡!」那是伍井犧牲的台谷,也是趙鞅的目的地,他需要一場大戰,控制太行險隘的同時,為在平陽、在銅鞮、在上黨,在台谷犧牲的招數家臣和兵卒們復仇!

  他也要昭告晉國,趙氏的西線反攻已經開始了,讓虒祁宮裡的晉侯和新絳的知伯知道,叫他們為自己將步衛侯齊侯後塵的命運顫抖恐懼!

  ……

  趙鞅的謹慎不是沒有道理,二十多里外知氏前軍,一個埋伏正在被設置。

  「設弓手於山隘之上,見趙兵通過便舉火直呼,矢石齊發!」

  知瑤在趙軍發動追擊後,沒有讓大軍回頭交戰,他很明白,在狹窄的山道上,根本無法鋪開戰陣,這就好比巷戰里,只有亂拳打死老師傅,知軍的人數優勢已蕩然無存。所以他選擇先退卻,讓趙軍追不上卻又不會跟丟,然後再設下伏兵,不指望這能將追擊的敵軍全部覆滅,只求讓趙鞅損失慘重在,知難而退。

  至此,他這一路已經沒希望進入太行以東了,另一邊的士鮒想攻下長子縣也不太容易,晉陽的圍攻更是綿綿無期,知氏好容易順暢起來的攻勢眼看又要戛然而止,不過他們還有一個希望。

  「如同祖父計劃的一樣,河內趙兵已經抽調一空,趙無恤還在齊國,不知勝負如何,邯鄲的郵無正也在陳氏和中行的騷擾下無法抽身,此時此刻溫縣定然空虛,若能有一支奇兵襲擊,必能得手!」

  無論如何,消息已經讓傳車飛速送出去了,知瑤望著漸漸黑下去的夜色,暗想道:「也不知我兄長宵的那支奇兵,是否準備好出發了?」

  這個計劃很大膽,但惟獨有一個隱患。

  縱然有世子魏駒在新絳做人質,但知瑤,壓根就信不過首鼠兩端的魏氏!

  ……

  砥柱,是橫亘在大河中央的巨大山峰,蒙昧洪荒的上古時代,因這座山堵塞了黃河的河道,使得河水不能暢通。直到夏禹治水時,鑿寬山兩側的河道,使河水分流而過,但也對砥柱無可奈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