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國原先沒有騎,只有車,在大前年被趙氏用騎兵狠狠戰敗後,也開始從北燕購買良馬,試圖組建騎兵。可效果差強人意,那些所謂的「騎兵」連弓馬都沒練嫻熟,去和可怕的趙氏騎兵對戰純粹是給他們送戰功,所以只能充當齊侯的獵隊,戰爭里也只能做信使和斥候。

  針對上次齊軍的慘敗,國夏是花了心思去反思的,他現在覺得,趙氏不僅是在兵種和戰術上有優勢,連武器上也開始領先齊國一大截了!

  比如說這些鐵兵器,就讓他眼紅不已,齊國也沒多少銅錫,卻有許多鐵山,也能簡單的鑄造鐵器,不過在鐵和生產和兵器鍛造上遲遲沒能突破瓶頸。若能得到桃丘的冶鐵工具、匠人、技術,那意義恐怕比這次戰爭里奪取幾處城邑要大得多。

  只可惜,魯國人察覺到了這種危險,先走一步。

  「追恐怕是追不上了,只能等將趙氏勢力驅逐出魯國後,再從民間尋覓,讓齊軍也能用上這些好兵器!」

  他便放下了此事,轉而查看地圖,以確定齊軍下一步的戰略。

  「秦邑和郿邑已經攻下,接下來就要一頭撞上魯人的防線了,據投降的魯大夫說,西魯守卒和宋國援兵重點布置在甄、廩丘、鄆城、中都、郈這幾處……」

  這是一條自西向東的狹長地帶,也是一條通途大道,也是連接趙無恤與魯國的生命線!

  國夏聽手下那六七名統帥兩千人的鄉良人介紹戰事情況,幾年前雪原大敗的寒冷還讓他們自骨頭裡瑟瑟發抖。這次,齊人吸取了教訓,不再冒進,而是利用自身的兵力優勢穩紮穩打,齊侯似乎也意識到自己不是統帥之才,所以就在平陸統籌全局,讓國高擔任前敵將領。

  所以他接下來,打算繼續這種打法,先不要急著深入魯國,而是順著濮水,把范、高魚一處處拿下,兵臨西魯的中心,也是趙無恤的幕府名義上的駐地鄆城,切斷此處與曲阜的聯繫,同時也阻斷趙無恤揮師東進的通道。然後,便能讓各路齊軍一起入魯,各個擊破了!

  就在國夏打算下達軍令時,卻有齊侯杵臼的使者風塵僕僕地入帳而來。

  「元帥,趙軍已攻入衛國,將圍帝丘,衛侯告急文書一日緊,君上急令下臣來問元帥,是否要暫時將魯國放下,西去援衛?」

  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

  東阿位於河濟平原上,此地襟帶泰岱,河濟,向南可以逼近魯國,向西可以聯繫衛國,舟車四通,屹為津要,正逐漸被齊國經營成為西南重鎮,也是此次對魯作戰的齊軍大本營。

  高冠裘服齊侯杵臼明顯比幾年前瘦了許多,原本紅潤的臉色變得焦黃,駝背也越來越明顯。畢竟是年過六旬的老人了,他的良臣名將司馬穰苴、晏嬰陸續離世,於是齊侯總覺得,司命也會隨時來勾自己的魂兒。

  信步走著,眼見東阿行宮裡花草繁盛,他不由感嘆道:「美哉宮室!鬱郁蓁蓁,也不知寡人死後,在黃泉還能不能享有諸侯之尊!」

  隨著老之將至,他時不時會感懷自傷,泣下沾襟,只是身旁已經沒了晏嬰「吾君將披蓑苙立於畎畝之中,戮力農事」的辛辣諷刺,有的只是大臣們的阿諛奉承。一時間周邊的臣僚如阿大夫等紛紛說齊侯會長命百歲,甚至有陳氏獻上的海濱地區方術士乘機進言,說可以坐船出海,去傳說中的三仙山為齊侯求不死藥。

  「人真的能不死麼?若孤可以不死,那活著時奪取霸主之位,又多了幾分希望!」

  從雪原大敗回國後,或許是當時著了涼受了驚,齊侯感覺身體越來越衰弱,大熱天也會渾身發寒,只有在服用方術士獻上的丹藥後才能精神一震,繼續享用宮中姬妾,和鼓起勇氣圖謀自己的「霸業」!

  齊國在攻擊夷儀和雪原之戰里損兵近兩萬,臨淄和東阿等地一片素縞。這讓齊侯杵臼整整四年不敢徵兵,宋之亂他忍過去了,魯之亂他無力插手,泗上諸侯也不得不一一放棄。直到去年趙氏捲入晉國諸卿內戰,將魯地兵卒抽調大半,齊侯才看到了久違的機會。

  「這一次,趙無恤要面對的就不再是齊國了,是全天下!」

  打著牆倒眾人推的心思,壯了膽的齊侯加入了反趙同盟里,開始襲擾魯國。齊卿高張曾信誓旦旦地對他分析,說這場戰爭應該會持續很長時間,所以可以緩緩圖之,利用秋收的攻勢削弱魯國力量,次年再蠶食之,等將趙氏勢力驅出魯國,扶持魯國三桓復位,就能繼續往西和晉國諸卿合圍趙氏主力了。

  這倒是符合齊侯持重的心理,所以這場戰爭齊軍打的極其保守。

  然而趙氏一波快節奏讓他們的計劃落空了,這邊才剛開始對魯國的春季攻勢,那邊范、中行、邯鄲就已經敗亡,趙氏毫無顧慮地發兵東進,開始圍攻衛國了!

  面對衛侯元的救助,齊侯杵臼猶豫了很久,無法抉擇之下,給他的兩位重臣陳乞和國夏都發去了信,詢問這一西一南兩位主帥的意見。

  很快,二卿的回信就到了齊侯的手中。

  「陳卿提議救衛!」齊侯心中一驚。

  齊侯身邊的臣僚和貴族們面面相覷,陳氏打的是什麼主意?

  讀完信後,齊侯才道:「陳卿認為,諸侯唯衛事齊,若是連衛國都不救,齊國就徹底失去所有朋友了。何況,齊國之大患在趙而不在魯,趙氏若克衛國,則東阿、平陰、夷儀皆在其鋒芒之下,故衛不可不救。他還說了一個好消息,說陳恆已率軍渡河西進,攻趙氏邯鄲城,此敵所必救也。若趙氏回師,則陳氏縱然粉身碎骨,亦要拖住其腳步,讓寡人安心全取魯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