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趙無恤所知,最著名的,莫過於秦晉韓原之戰前,秦穆公占卜決疑,卜官徒父卜之,得《蠱卦》,卜辭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蠱》之狐,必其君。吉也,三敗晉師,必獲其君。」

  果然,在韓原之戰中,晉師三戰三敗,晉惠公也被俘。

  而到了晉楚鄢陵之戰時,晉厲公為此占卜,史官得《復卦》,卜辭曰:「南國窘,射其元王中其一目」。果然,在此戰中,楚師大敗,楚共王被射中一目。

  這都是正面的例子,雖然有的聽上去太過玄幻,其真假趙無恤不得而知。如今,博學的趙氏家臣周舍,自然是主持占卜儀式的不二人選。

  趙鞅讓陽虎一同登壇協助占卜,當周捨得出占卜結果,喃喃張嘴說了一句話後,化名「烏有先生」的陽虎微微一怔,只可惜他戴著面具,旁人不知道他的表情。

  但隨即,陽虎便將占卜的結果接過,手捏成拳,對趙鞅父子說道:「此戰大吉!」

  隨即他又朝所有人大聲宣布:「此戰大吉,戰則必勝!范、中行當滅,趙氏當興!」

  歡呼聲響起,那些信這個的軍吏和士卒安下心來,對有的人來說,這區區一句話比任何激勵和誓師更要管用。

  趙鞅正式下令,出營,朝著北方開拔!

  為避免中行氏提早發現,他們也沒有舉火。各部出營的先後順序以及中軍、兩翼等各個陣地的組成部分在昨夜的軍議時就定下了,趙無恤的武卒是前鋒。

  趙無恤騎行到了陽虎身邊,輕聲問道:「先生,真的是大吉麼?」

  陽虎看著趙無恤的眼睛:「是吉是凶重要?我縱使說出來,君子信麼?」

  無恤微微一笑:「不信,聊勝於無的心理安慰而已……」

  占卜到底是吉是凶他無所謂,只要將正確的結果宣布,讓迷信的士卒放心就行了。

  作為全軍的前鋒,趙無恤帶著翟封荼等人縱馬向前走去,也不回頭,只是對身後陽虎道:「我相信的是,趙氏之命,由我父子,不由龜筮!」

  第651章 大風(8)

  當大軍抵達凡、共之間的原野上時,天空已露出了魚肚白。趙兵雖然悄悄集結沒有點火,但近兩萬步騎行動,鋪天蓋地,煙塵瀰漫,動靜還是很大的,范、中行的前哨在他們尚在十餘里之外時,便及時發現了異常。

  所幸這些天高強和王生兩位謀士也料到趙兵可能來攻,夜夜派人人值守。共城外大營中的師帥、旅帥們急忙叫醒兵卒,匆匆出營列陣。

  不過他們首先迎來的,卻是一輛安車,先前被俘虜的公孫尨端坐於車上,抵達營外叫門。

  高強站在營門望樓上,見公孫尨回來頓時又喜又驚。

  喜的是這個年輕人是個可造之材,范氏正經歷最困難的時刻,急需這些肱股之士出力,驚的是他竟然充當趙鞅的信使,莫非是背叛了?

  他俯視著營門外的范氏稅吏,「子龍,你忘記家臣之義了麼?」

  公孫尨大聲為自己辯解道:「小子雖然鄙陋,但豈敢背主降敵?是趙卿放我歸來,讓我送戰書給主君和中行伯!」

  入營後,公孫尨將趙鞅親筆下的戰書獻上,隨即在高強耳邊輕聲說道:「高子,還有一件事,翟封荼,他帶著狄騎降趙了!」

  ……

  「果然是戎狄豺狼,不可厭也,翟封荼既已降趙,那營中的白狄兵卒們,也不可信任了!不如……」譴責翟封荼的背叛不難,但說起對營中白狄人的處置,那名之前還口若懸河的中行氏家臣卻突然緘默了。

  中行寅也感到很頭疼,他的東陽領地華戎混雜,中行氏萬餘大軍中,至少有三四千人是從鼓、肥各狄人部落里聚徵召來的僕從兵,這些人也是東陽勁卒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來還期待他們出力的,如今出了翟封荼的事情,眾人便對這些異族生出了一絲耿介來,覺得他們不可信任。可白狄兵卒人數這麼多,大敵當前,殺之不可,棄之不用也不行,留他們在營內也不保險。

  最後,還是高強說道:「大敵當前,不可再生內訌。此戰可以讓狄人上陣,但每個部落都要送昆父兄弟來中軍做人質,同時還得在他們旁邊布置忠勇的師、旅監視之。」

  其實高強此計也是出於無奈,趙兵全軍逼營,范、中行除非退入城中,否則不能不戰。若是要擯棄白狄兵卒,他們的兵力優勢就會消失,勝算就更小了。

  將此事商定後,共城內外的兵卒也差不多集結完畢了,而趙兵,也已經逼近到六七里之外了!

  高強明白,留給二卿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對狄人的處置,也只能暫時如此……

  營中望樓上,看著數里外鋪天蓋地的趙氏大軍,范吉射也感到了一絲心悸,這才是趙氏使出全力的模樣麼?

  他說道:「趙兵這是在學鄢陵之戰里的楚軍啊,凌晨出發,趁我軍不備,突然迫近營壘布陣,如此一來,我軍列陣的空間就小了……」

  范氏家臣王生也帥領城內的范兵出來匯合,此時他獻計道:「主君勿憂,還記得鄢陵之戰時,范宣子的計策麼?」

  范吉射恍然,連忙讓人下去安排布置。

  原來,鄢陵之戰時,晉厲公採納郤至的建議,決定統軍迎戰楚軍。又採納範文子的兒子范匄的計謀,在軍營內填井平灶,擴大空間,就地列陣,既擺脫不能出營布陣的困境,又隱蔽自己的部署調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