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無恤冷笑道:「那些邾婁沒安好心,這是效仿齊侯請晉景公稱王一事,想把我放到火上烤啊!」

  在山東半島的邦國里,齊最大,魯其次,邾國、莒國又次之。邾國人口十餘萬,如今仍號稱600乘戰車的兵力,是今泗上眾多小國中的佼佼者。它在歷史上與魯時戰時和,雖然落於下風,卻一直依靠大國如齊、晉扶持,保持著獨立狀態。

  「故邾國來聘是假,觀魯虛實,想讓我得意忘形,成為眾矢之的是真!」

  趙無恤望著輿圖上夾於魯、宋之間的邾國,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邾國是打算以虛名加於我,卻不付出任何東西,但既然自己送上門來,不脫層皮就休想歸去!」

  張孟談笑道:「然,按照主君的吩咐,彼輩先去宮中朝見國君,在那兒自有子華接待,魯國在主君治理下強大到了什麼程度,子華一定會一一展現給他們看的!」

  ……

  泗上諸侯的使者們進了魯宮,得到了符合身份的高規格待遇,與形如傀儡的魯侯匆匆一見後,接待他們的是公西赤。

  公西赤接人待物彬彬有禮,而且見廣識多,學問淵博,他在一陣寒暄後1暢談國際形勢,將齊國的軟弱,楚國的衰落,吳國的無力北顧,晉國的保守誇大地說了一通,將小國行人們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總之,公西赤給他們造成了一種印象:晉楚失霸,齊吳也不會將手伸到泗上來,如今魯國便是這一地域的老大!

  待差不多水到渠成後,他又對眾人說道:「諸位行人應當知曉了,寡君打算重拾伯禽之業,尊王攘夷。須知中國不振旅,則蠻夷入寇,泗上周圍尚有許多逃竄入山林、水澤的夷人,他們無時無刻不想顛覆周禮,將諸位的冠帶扔到地上,不可不防。魯國大將軍奉命征夷,伐顓臾後繳獲了不少財物和人口,今日歸來獻俘,諸位可與我一同登樓闕觀之!」

  於是一行人又上了東西兩觀。

  「既作泮宮,淮夷攸服。矯矯虎臣,在泮獻馘。淑問如皋陶,在泮獻囚!」

  在《魯頌》的伴奏下,公西赤向他們展示了魯國右軍的赫赫威容,風姓顓臾子帶著傳了十多代人的寶器、禮器,肉袒牽羊而入。他身後那些倒霉的顓臾人一個跟著一個,被拴在草繩上趕進東門,他們將成為賞賜有功者的種田氓隸,但所有權仍在幕府手中,不得任意傷害。

  一個上午的觀禮儀式後,除了姬姓的滕國仿佛與有榮焉,傲然自得外,泗上諸侯的使者們都臉色發青,心裡發虛。

  公西赤見這場威懾起到了作用,便笑道:「魯國的大將軍有言在先,夏用夷禮則夷,夷用夏禮則夏,夏夷並非按照血統和族姓,而是看能否奉行華夏禮儀,諸位大可放心,魯國的斧鉞只斬不服周的蠻夷,不會攻擊友邦。」說著他還將目光瞥向邾國使者,意有所指。

  眾人頓時就是一陣唯唯諾諾,表示願意與魯國成為友邦,為大將軍的征夷行動提供幫助。

  「如此甚好,魯國作為海岱大國,會承擔起保護泗上諸侯免受齊國侵擾,免受夷人反抗的責任,諸國只需要與魯國簽訂盟約即可。」

  在軟硬兼施後,公西赤終於露出了毒牙。邾國使者連忙插話道:「既如此,不如請大將軍召開盟會,寡君願派遣太子來朝。」

  邾人早就算計好了,若趙無恤以卿的身份堂而皇之地接見他們朝拜,甚至在他們慫恿下召開盟會,一定會惹怒將泗上視為自家後院的齊、吳,甚至是晉國。到時候魯邦遭到強國嫉恨,四面受敵,則邾國無虞矣!

  眾行人紛紛附和,滕、薛等小邦甚至願意讓國君親自前來,一時間,溢美之詞不絕於耳,但公西赤心裡卻跟明鏡似的。這半年來,他和子貢一人主接待,一人主出使,師兄弟兩人撐起了魯國的外交部門,他早已不是幾年前那個稚嫩的少年了。

  趙無恤的囑咐他記得清清楚楚:「記住,我不想要太多虛名,我只要實利!」

  想靠一點虛禮就滿足魯國的胃口?真是白日做夢!

  公西赤笑著搖了搖頭,也不回答,只是讓豎人帶著眾行人各自回館舍休息。

  眾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去了,他們的館舍位置各有不同,除了滕薛二使剛好能相互看到外,都分布得東一個西一個,尤其是邾國使者,特地安排在一個單獨的宅院裡,而且門外有人監視,想與別國使者商量下也辦不到。

  薛國使節回到自己的居室,回想今日所見所聞,不由憂心忡忡。薛國太小了,還被魯、宋所夾,只要這兩國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天隨時可能會塌下來,更別說還有死敵滕國作祟。他心裡不安,便讓人透過窗戶,緊緊盯著對面的滕使居所。

  果然,不多時,便有個黑衣黑冠的幕府僚吏來找滕使,帶著他匆匆忙忙地出去了!

  「完了……」薛使一直擔心的事情發生了,滕國一定會利用自己是魯國姬姓宗親的關係,在魯國主政者面前狠狠編排薛國一通。

  這該如何是好?自己還有沒有辯白的機會?難不成要聽邾國行人的話,泗上小國要聯合起來,一起投靠吳國,讓魯國不敢輕動他們?

  然而他剛在榻上坐下,門外卻傳來了輕輕的三聲叩門聲,嚇了他一大跳。

  「何人?」

  「薛使,魯國大將軍有請!」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