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孟談,你我是不是很久沒在一起言志了?」

  張孟談一愣:「似是有許久了。」

  宋國商丘那個小閣樓上,兩人聊得多麼盡興啊,諸侯形勢仿佛盡在掌中。但在那之後,他們卻一頭扎進了現實里,如何在魯國求生存,如何鵲占鳩巢,這就是他們的目的和志向。

  只是人總在爬上山巔之後,才發覺還有更高的峰巒等著自己攀登。

  「那今日你我便聊一聊罷,不是以君臣,而是以朋友。」無恤邀他坐下,問道:「孟談覺得,你我走到今日這一步,就算夠了?」

  「自然不夠。」

  換了常人,或許會覺得把持國政的卿就是人臣之極了,但張孟談卻不這麼認為。

  一個中等邦國的執政而已,比起他為趙無恤,為趙氏設想的終點來說,差遠了!

  「助君成為大國上卿,再佐君如趙宣子一般為晉國興霸業,這才是我的追求!」

  他平日素來是個柔軟和藹的人,但言及志向,卻意志剛毅。四年前他放棄在國內出仕的機會,毅然跑到宋國投靠一個人生無望的流亡卿子,這選擇被無數人嘲笑,但現如今那些人都啞口無言。那場豪賭贏來了收穫,但還不夠,人總是在抵達終點後,才發現自己其實可以走得更遠。

  「善,那也是我的追求!」趙無恤擲地有聲。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今我已經能夠立家,治一千乘之國。但離興霸業,平天下尚遙不可及……想要興霸,在魯國這種小地方是很難做到的,它畢竟已經積貧積弱數百年了。北限於齊,南限於吳,只能在泗上小國里稱孤道寡,這有何意思?對我來說,只有晉國,只有民風彪悍、有險有馬的晉國,才是能爭霸天下的地方。」

  魯國數百里山河,依然裝不下趙無恤被後世見聞無限放大的野心。沒錯,只有晉國,才是席捲天下的舞台。不僅僅是物產和山川形勢,他還吞噬了數不清的土地,積蓄了百年財富,培養了一批以興霸為己任的士人,有了足夠的底蘊和基礎,若能完整的繼承晉的遺產,趙無恤可以少奮鬥二十年!

  他哪怕被魏趙韓一分為三,也能叫齊秦楚等強國為之側目,倘若不分,又當如何?

  更何況,趙無恤之所以急于歸晉,還有個不能為外人道哉的原因。

  女子二十而嫁,季嬴,在歷史上趙簡子將她嫁去代國,應該就是這兩三年的事情吧?

  ……

  聽趙無恤吐訴志向,張孟談鬆了一口氣。

  作為晉人,太行以西是宗廟所在,墳墓所處,他們這些僚臣自然是想回去的,趙無恤能居安而不忘危,富貴而不忘本,讓他很是欣慰。

  但既然如此,他們就面臨抉擇了。

  「若有朝一日主君要歸去,若中軍佐百年之後主君要繼承趙卿之位,一臣不能同時效忠二君,一卿不能同時宰執兩國,屆時魯國要如何處置?」

  這是春秋而不是戰國,就像一女不能同時嫁給二夫一樣,為臣者的委質效忠對象也被限制得死死的。即便到了戰國,所謂的蘇秦佩六國相印,其實只是管外交的副相而已,七雄之間頂多會玩換相的遊戲。

  但趙無恤卻已經想好了一個偷梁換柱的解決之法,他指著與趙鞅的一封書信道:「其實你的問題,父親也問過我,你可知我在信上是如何回答的?」

  不等張孟談說話,他就繼續道:「我向父親承諾,倘若父親能成為上卿,只要我父子合謀,將西魯五個縣直接併入晉國,亦不難也!」

  「這……」張孟談咬了咬嘴唇,隨即無奈地點頭道:「的確是不難。」

  晉侯應該會很開心,魯侯如今已經是傀儡,他的意見無效,晉魯兩執政合力推動的決意,誰還能阻止?

  魯侯、孟氏、季氏若是聽到這句話,恐怕會面容駭然。而柳下季,還有孔丘倘若知道趙無恤這打算,大概會氣得跳腳,罵他狼子野心。

  這時代某國大夫突然帶著城邑投奔到鄰國實屬尋常,廩丘烏氏就幹過,好幾個東地大夫也是從莒國跑來的。但魯國五縣,三分之一的領土,三十餘萬民眾,說割就割,而且還是執政帶頭賣國,古往今來都沒有過的事情啊!魯國的道德君子們肯定恨不能生食趙無恤之肉。

  「那魯國的其餘部分呢?曲阜、東地這些地方,主君打算如何處置?」

  張孟談沒有傻傻地問為何不將整個魯國併入晉國,那根本不可能,至少這代人內不可能。晉國雖然滅了不少同姓國的社稷,但魯國這種周公之封,千乘之國豈是說吞就吞的?別說魯人不服,孟氏寧可投靠齊國,季氏也會在東地大夫中間鼓譟,恐怕到時候還會招致全天下的圍攻……

  秦、楚、齊,甚至是一心北上,將泰山以南視為勢力範圍的吳國,四大國聯合附庸們來個九國伐晉,晉國雖強,也吃不消啊……何況內部還有六卿分立的問題,也不知道何時才能解決。

  無恤卻胸有成竹:「這就是我設置幕府的原因了,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後,我當為晉卿,但魯國的趙氏幕府卻會繼續下去……」

  「主君的意思是……讓趙氏的兄弟來做魯國執政?」魯國的世卿世祿尚未廢除,所以趙大將軍的職位自然可以讓血親繼承。但張孟談面露難色,若真如此,他是不贊成的。

  「兄弟?」無恤一愣,是啊,他還是有兄弟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