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無恤已經是卿,有權開府立家。於是魯國在朝廷官署之外,又多了一個行政機構,那就是大將軍幕府。按趙無恤的解釋,「幕」意指軍隊的帳幕,「府」指放兵甲和財貨的府庫,治國為府,行軍為幕,大將軍得到國君授權,代為統治魯國。

  曲阜的舊貴族們已經麻木了,趙無恤的新政如同雨後春筍,一個勁地往外冒,他們反對無效,只能閉著眼接受。

  唯有柳下季心中不忿,再度去孔丘家中向老友訴苦。

  「趙無恤還口口聲聲說這是效仿周公之政,讓國君能垂拱而治,而各官署效率低下,該裁撤裁撤,該合併合併。他會在幕府中徵辟賢能,將國事交給他們管理即可,真是荒謬!這不單是讓卿大夫無事可做,更是將國君變成虛位啊!仲尼,你怎麼看?」

  孔丘倒沒有太憤怒,只是淡淡地點評道:「觚不觚,觚哉?趙子泰這是以周禮之名,行僭越之實。」

  觚不像個觚了,這也算是觚嗎?在孔子的思想中,周禮是根本不可更動的,從井田到刑罰,從音樂到酒具,周禮規定的一切都是盡善盡美的,甚至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趙無恤推行縣制,他不反對,但這所謂的幕府統治,卻是他難以接受的。

  可惜,能坐而論道,卻不能起而施政,雖難以接受,也只能眼不見心不煩。

  他嘆息道:「原本我還認為,齊一變可至於魯,魯一變而至於道,可現如今魯國卻變得讓我認不出來了,去矣,去矣!吾道不行,魯國失禮,我可以遠行了。」

  「仲尼,你要走?」柳下季本欲挽留,可一想,現如今連他的職權也被那所謂的幕府僚吏們架空,頗有些心灰意冷,孔丘留下來還能做什麼呢?

  他無力地揮手道:「走罷,走罷,若非我是公族之後,放心不下國君,我也要隨你一同去國了,不過,你要去往何處?」

  「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去?我曾聞,中國失禮,求諸四夷,連周公之國都禮樂崩壞了,這世間還有哪裡殘存著古樸的禮儀呢?也許最偏僻的四夷之地才有罷……我會先去東方的九夷之地,住上一些時日。」

  所謂九夷,指的是邾、莒、郯等夷人建立的小邦,比起魯國來說,實在是過於偏僻遼遠了,柳下季皺眉道:「去哪兒不好,九夷僻陋,何苦居之?」

  孔丘笑道:「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我打算先去顓臾,拜祭東蒙山,再去莒國海邊的紀障城,傳聞那裡的百姓淳厚且皆博學,可以一觀。隨後再去邾國,邾國太子好學,曾使人來問過我婚姻娶嫁的禮儀,我在鄒城裡有許多弟子,衣食無著時可以去投奔他們……」

  望著志向在魯國受阻,卻依然笑呵呵的孔丘,柳下季放心了,沒錯,這才是他認識的仲尼,看來他已經從墮四都里走出來了,他開始正視自己的失敗,並且坦然接受了。

  但他會不會因此失去了曾經的銳意進取和百折不撓?柳下季不知道。

  「我已不敢自稱知曉天命了,等到六十歲時,唯願能修身至大成,聽得進逆耳之言,縱然舉世皆是詈罵之聲也無所謂,此為耳順也……」

  臨別時,孔丘拍了拍老友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若還想在魯國撐下去,你也應當如此……」

  ……

  道德君子們義憤填膺,其實在多數魯人看來,這所謂的幕府,不就是家臣制度換個名稱麼?

  趙氏幕府中設置了上百名等級分明,職權不一的家臣,他們不在朝廷編制之內,只對大將軍負責。雖然沒有太高爵位,家臣們卻可以被授權擔任重要職務。這就好比過去陽虎只是季氏家宰,當他代季氏出征、理政時,魯國大夫卻要俯首聽命一般。

  「趙子泰此舉,是將『祭由寡人,政由寧氏』正式化了……」

  韓虎沒有失望,他在魯國足足呆了三個多月沒有白費,在他和謀主段規看來,這幕府制度上可溯到宗周的命士之制,下則強化了如今卿大夫的家臣制度,只是將原本三卿執政的魯國,徹底變成了大將軍趙無恤的一言堂。

  韓虎若有所思:「自打趙無恤入主曲阜,魯國的朝廷官署就漸漸被架空,如今更是徹底失勢,至少在設縣的地域,就全由幕府統治了。」

  段規補充說:「東地大夫們也不自由,他們需要將嫡子留在鄆城,庶子或女兒留在曲阜,每逢節慶還要來曲阜朝拜國君,再去鄆城覲見大將軍,此為參覲交代,除了孟氏外,無人能倖免。如此一來,大夫們雖然在領邑內還能自主,但卻不敢有叛心了。」

  「西魯的大夫們待遇稍好些,在西魯五縣保留了住宅、宗廟和湯沐小邑,還能獲得高官職位,可惜已是虛銜,只是趙子泰的籠絡手段而已。」

  兩人在館舍里討論到深夜,韓虎才嘆息道:「若趙子泰繼續實行魯國的都邑制,則魯國依然擺脫不了積貧積弱;若他強行在全魯推行縣制,則會逼得大夫們反叛,勾結外國侵魯,一不小心他的一切都會毀於一旦……」

  「但一方面在西部設縣,另一方面在東地保留都邑大夫,最後還設了一個幕府來統籌全魯,一環接一環,真是可怖。也不知道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還是他的謀主張孟談想出來的……」

  段規也凜然,入魯前他多次聽韓虎誇讚張孟談,說他是當年泮宮最聰明的人,得之上可成霸業,下可安黎庶。最初段規還不信,現如今卻不得不佩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