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孟孫何忌大怒:「你是在戲耍我不成?」

  「豈敢?我有一個兩全的法子,既能讓孟氏在魯國無虞,又能讓大司空如願以償。」

  「什麼辦法?」

  子貢笑了笑,故意賣了個關子:「三子還都是孟氏之後,還記得孟穆伯的事跡麼?」

  ……

  「孟氏降了。」趙無恤揮了揮手裡的信紙,對家臣們如此宣布。

  臘祭日當天,趙無恤和群臣剛穿上一身禮服,準備去廟堂參與祭祀活動,就得到了這麼一個好消息。

  闞止差點咬了舌頭:「這麼快?」

  無恤笑道:「冬雪降下,吾等進入北鄙不易,齊國人越過泰山過來就更難了,冉求在交戰中擊傷公斂陽,致其死亡的事情已經坐實,孟氏失去了主心骨。他們如今處境艱難,主君不願降我,民眾又不願繼續作戰,更不願降齊,內部都統一不起來,還不得由著子貢那條如蓮花的舌頭將人心擊破。」

  闞止有些不甘心,子貢莫不是割讓了不該讓的利益,才讓鐵了心與趙無恤作對的孟氏降服的吧?

  「那孟氏究竟是如何選擇的?孟氏作為季氏幫凶,一直以來都在掣肘主君,若是沒有任何損失地重回曲阜,恐怕會讓不少人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子貢建議,可以仿孟穆伯(公孫敖)被東門氏驅逐,而孟氏得以延續一事。孟孫何忌奔齊,他的弟弟孟孫說將成為新家主,作為魯國次卿,位列季孫肥之上。」

  說到這裡,闞止也反應過來了,他顧不上再給子貢挑刺,連忙垂拜恭賀道:「季孫斯已死,孟孫何忌既去,這兩家的繼任者的資歷便不如主君,主君如今是實打實的堂堂正卿,魯國執政了!」

  第567章 列為正卿

  「正卿啊……我兒居然已是魯國正卿了……」

  得知趙無恤成為魯國正卿後,趙鞅先是愣了半響,這才出言嗟嘆。

  此子是什麼時候離開晉國的來著?記得是晉侯午九年冬至後上路的,如今是晉侯午十二年年末,不過三年多一點,他居然能在異國他鄉取得如此成就,真叫趙鞅欣慰之餘,又感到不可思議。

  這不是還是中風時所做的夢吧?

  趙鞅當了二十七年卿,所以他最清楚,雖然都是卿,但亞卿、次卿與正卿的差距,可謂天壤之別!

  正卿就好比後世的宰相,而且是政權軍權一起抓的宰相,在國君普遍只管得了祭祀的春秋,整個邦國就是正卿的一言堂!其餘的卿則只能在前面加一個副字……無論在哪一國,正卿都是絕對凌駕於其他卿之上的,因為他們能合法調用三軍和國人,先前趙鞅被范鞅各種打壓卻無還手之力,就是這個原因。

  「了不起,了不起,真是虎父無犬子啊!」雖然已有心理準備,但廳堂內的眾人還是被這消息驚呆了,過了好一會,在旁陪坐的溫縣大夫趙羅才忙不迭地奉承起趙氏父子起來。

  他誇張地掰著粗短的指頭如數家珍:「當初趙氏本是周天子的大夫,到了叔帶時,周幽王無道,於是便去周入晉,事晉文侯,自叔帶以下,趙宗益興,五世而至烈祖趙夙,但也只是大夫而已。又到了天祖趙成子,才得以列入卿族行列,直至高祖趙宣子,才列為正卿……」

  「趙氏先祖花了七代人才做到的事情,無恤三年就做到了,真是叫人嗟嘆。趙氏有如此興旺家業的麟兒,晉國其餘五卿若是知道了,還不得嫉妒成什麼模樣!」

  趙羅滿面紅光,心裡卻那個後悔啊,早知趙無恤有今日成就,當初他過溫縣時,自己怎麼沒多給他點幫助,上次靠溫縣與齊國進行貨殖戰爭,自己為何那麼貪婪,要了那麼多好處?

  趙鞅這一年多又老了一點,黑色美須里夾了一點白,好在精神十足,他自嘲地一笑:「何止是別人,連我這個做父親的也艷羨不已,想我十九歲時,還只是個鮮衣怒馬,到處與人鬥劍的惡少年。在卿位上熬了二十多年,才熬到了次卿,如何更是連兒子都不如,真是慚愧……」

  他一抬眼,努嘴問對面身材高大,帶著駭人面具的謀主:「陽子,你自稱善於樹人,無恤能有今日,多虧了你相助,你來說說看,我這做父親的是不是有些差強人意?」

  從十月份開始,趙鞅和家臣謀士們便雲集於溫縣,一面催促邯鄲氏攻衛,減輕宋、魯的壓力,一面也為家廟的臘祭做準備。在場眾人里,陽虎恐怕是心裡最百味雜陳的一個,在世卿世祿已成定理的魯國,以陪臣亦或是外來者身份執國命有多難?沒人比他更清楚了。

  眼下他才被驅逐出國一年,趙無恤就輕而易舉地完成了取而代之……

  魯國正卿,那本應是陽虎的位置!

  幸好因為自毀容貌,他整日帶著面具,否則趙鞅一定會取笑他此刻臉上的酸楚。

  但一切已成往事,陽虎已死,他化名出國,現在是趙氏家臣,是趙鞅信任的謀主。

  陽虎正色道:「魯國只是一個千乘國,其正卿還趕不上晉國六卿末席,小君子雖然天縱奇才,但主君卻更了不起,只是龍潛於淵,未能發揮而已。只要知伯一死,主君自然會成為大國上卿,屆時執掌國政,復興霸業,成就不會亞於趙宣子!」陽虎這句是真心話,只要趙氏越大越強大,他當上趙氏家宰後,在諸侯間的威名,能控制的權勢必不亞於魯卿!

  這話趙鞅愛聽,夏日之陽趙宣子是晉國權臣巔峰的樣板,也是他為之努力的目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