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子寅?」

  韓虎從祖父的話里回過神來時,趙無恤正邀請他蹬車。

  「我從未遠行外國過,臨行前向祖父討教了許多魯國的風俗,入城後卻覺得頗有不同,一時間竟看愣了,還望子泰見諒。」

  趙無恤笑道:「韓伯來魯國,那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了。這些年來三桓分公室、陪臣執國命、孔子興私學復周禮、游士在各地往來走動,魯國可沒少移風易俗。」

  韓虎只是想搪塞過去,訥訥稱是,他隨後將和趙無恤同車前往館舍。他是晉國使節,這次來魯國是宣揚晉國尚在的,而趙無恤正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後援,讓那些不滿者打消反抗的心思,他們可以互利共贏。

  不過走到戎車前,韓虎卻止步了。

  因為那車的雕飾和規格有些問題。

  韓虎這幾年可沒閒著,禮樂典籍讀了不少,熟知車輿制度,作為行人,他的一舉一動關係到晉國,關係到韓氏,所以不能不小心。

  天子的乘車是黃屋左纛;諸侯乘車是朱輪黑蓋,立幡;卿的乘車是黑色車蓋,車輿兩側屏障塗為紅色;上大夫的乘車則只有左側屏障塗為紅色。中大夫、下大夫的乘車為皂蓋,士人則無華蓋。

  他心道:「這輛主車黑蓋、朱兩轓,這不是大夫該乘的車,而是卿士之車!」

  他抬眼看了下趙無恤,心道:「久聞魯國卿大夫喜歡僭越,哪怕是在外交上也是如此,趙無恤前不久才在宋國做下徵吳國太子九十九牢的事情,現如今又要邀我一起僭越麼?我是直接上去,還提醒他一下呢?」

  趙無恤感覺到韓虎的目光,仿佛明白了他的顧慮,便含笑道:「這是國君賜予我的。」

  韓虎道:「子泰這是以大夫之位,享受卿的規格待遇?就像魯侯以諸侯之位,卻可以用天子郊祭之禮一樣?」

  「是,也不是……」

  趙無恤心不在焉地否認了:「子寅來的正巧,冬至之後,正好是我正式受魯侯冊命的日子,當日還望入朝觀禮,多了你這位晉國君子,場面也能熱鬧些。」

  韓虎有點懵,魯國的信件傳到晉國通常是一個月後,他的消息總是有些滯後:「冊命……什麼冊命?」

  趙無恤再度邀他上車:「無恤不才,一時僥倖平定了宋亂,又在國都擊退了叛黨,君上認為我有功,有功則必賞,於是便要我受命,做魯國的卿士……」

  卿……他說他要做卿!

  身後的段規差點一個踉蹌摔倒在地,韓虎也目瞪口呆。

  等等,趙無恤是幾歲來著?

  韓虎記得,趙無恤年歲要比自己小一些,他出生在粟米收穫,大火星劃落夜空的七月。

  他今年十八已過,十九未至……

  一個虛歲十九的卿!?

  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

  冬至期間,魯國朝堂罷朝三日,話雖如此,其實魯國朝堂大會在三桓專權後早就有名無實,偶爾才舉行一次。

  可今日一早,外面還下著霜,曲阜的大夫和地位較高的士卻不約而同地乘車來到兩闕前等候朝會開始。

  「秦邑大夫,早。」

  「高魚大夫也早。」

  穿著暖和裘服的兩位大夫相對行禮,在東西兩觀前笑著寒暄,他們在內亂中站對了隊,如今只需要等待分享勝利。但多數人卻苦著臉,仿佛這裡還有少正卯屍體的臭味。

  作為那場功敗垂成的「墮四都」開端,少正卯的屍體早已從東觀拖走,以士之禮草草埋葬。現如今,朝堂外的流血已經停止,但廟堂上的暗流卻遠未平息。

  當那輛黑蓋、朱兩轓的乘車在一眾騎從、甲士護衛下緩緩駛來後,魯宮兩闕間的大門才正式打開,大夫們立刻噤若寒蟬,步行跟著乘車入內。

  以往能乘車進入的有三人,便是季氏、叔孫、孟氏三桓,本來孔丘也被國君恩許,但固執的他卻婉拒了這一榮譽。

  但今日,唯一人而已!連從晉國來的使節韓虎,也只能亦踩著濕滑的條石地基,望著那個在車上傲然站立的身影亦步亦趨。

  韓虎沒抱怨什麼,只是有些悶悶不樂,而今日能來的大夫們更不敢有意見,無論願意與否,他們已經在暗流里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前些天的事情告訴他們一個道理,刀劍勝於詩書,而現在握劍的人是乘車上的趙無恤。孔丘曾言,名不正則言不順,上大夫和小司寇是沒資格把持朝堂的,所以今天韓虎和大夫們來此,是要為趙無恤的「正名」儀式捧場。

  ……

  趙無恤從車上四下望去,比起前幾次來,魯宮越發顯得殘破衰敗了。

  曾經的魯宮大殿是磚石與木結構混合,雕樑畫棟,極盡奢華,饕餮紋的瓦當密密麻麻占據了天空。如今卻滿是戰亂痕跡,這裡缺了塊瓦,那兒少了塊磚。在內駐守的兵卒全是趙無恤的人,僅剩的幾名宮人靠了趙無恤周濟才有冬衣穿,這些寺人最會感恩戴德,他們手籠在袖子裡朝乘車行禮。

  乘車到達大殿後自然不能再往上走了,趙無恤下車後,看到了迎接他的人。

  他還記得自己第一次來魯宮,是兩年前的初秋,當時是柳下季迎他入內的;第二次來則是陽虎之亂後,亦是柳下季相迎,當時這位君子笑容滿面,可今天,卻陰鬱得像天上的烏雲。

  「趙大夫還沒當上卿,就有了卿的儀仗和權柄,好威風!好在仲尼不用看到今日這一幕!」柳下季望著趙無恤身後黑壓壓步行而來的群臣大夫,不由出言諷刺了一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