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鞅讓邯鄲伐衛,晉侯又沒任何損失,於是便允之。

  韓虎回到韓氏之宮後,將今日所見的一切告知臥病在床的祖父韓不信,韓不信大奇。

  「不對,這不像是趙孟的手段。」

  ……

  韓不信這兩年老了很多,他年過六旬,韓氏族人一向是儒雅君子的弱身板,和魏氏那群四肢發達的武夫不一樣,一入冬腿腳便開始犯病。

  兒子坐鎮家族主邑平陽,他身邊便只能讓孫子回來輔佐。

  他在榻上說道:「驅邯鄲這條不忠之犬,吞衛國狡詐之兔,邯鄲和衛國都會受損,而趙氏卻能在後得利,真是一手好棋。然而,這不是趙孟的風格,他背後一定有高人指點,也不知究竟是董安於,還是傅叟,亦或是新收的家臣?」

  韓虎道:「我聽聞趙氏的高等家臣里,近來多了位戴著面具,穿黑衣的『烏有先生』,據說是齊人,其實是趙卿上次從魯國帶回來的……」

  「什麼烏有先生,我猜就是陽虎!」

  韓不信老謀深算,他對陽虎之死早就懷疑了,他了解趙鞅,就像了解自己的子侄,自己的弟弟一樣。這位一根筋的虎卿近來狠辣之計百出,或許就是此人建議的。

  韓不信道:「趙孟春秋鼎盛,其子無恤勇銳難當,現如今又多了陽貨為助力,簡直是如虎添翼啊!當年季札訪晉,見了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三人後嘖嘖稱奇,說晉國之政將歸於三家……可四十年過去了,他的預言卻遙遙無期,唯獨應驗了的,便是趙氏越來越強……」

  據說趙無恤在魯國控制的人口和城邑,都快到韓氏的一半了,能不讓人嘆服麼?如今再加上宋國這個盟友為助力,趙氏的未來,當真不敢想像……

  還好,還好,韓氏不是范、中行,他們可以選擇,到底是與之為友,還是與之為敵。

  他嘆息道:「我不能振興韓氏,愧對先祖,但幸運的是,趙韓兩家百餘年來一直是世交,現如今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越是強大,韓氏就越安全。所以千萬不能起了間隙,從此以後,趙氏世子之位,韓氏絕不再插手干涉!」

  韓虎默然,雖然祖父的決斷他也贊同,但是……

  「祖父,那阿姊怎麼辦?伯魯怎麼辦?」

  第558章 永以為好也

  韓虎的姐姐韓姬前年嫁給了趙氏長子伯魯,韓虎知道她的性情,這位韓氏長女目高於頂,驕傲到了極點,韓氏家傳的謙遜美德似乎沒傳到她身上。

  非諸侯、世卿不嫁,非嫡長子不嫁,非宗主不嫁!這便是韓姬還是女兒時出名的「三不嫁」。

  趙伯魯雖然是韓氏子侄,但韓姬對他一向不冷不熱,最後迫於宗族之命才許婚,這還是看在伯魯乃趙氏長子,未來家主的份上。

  然而那時候,趙無恤還是個賤庶子,聲名不顯,趙氏也沒有太多的奪嫡之虞。等到趙無恤被逐出國,晉人也以為趙氏的世子這下肯定能落到伯魯頭上了吧,於是就這樣讓他們成婚……

  可現如今,趙無恤雖然不在晉國,但他無時無刻不散發光芒讓晉國的同齡人睜不開眼。反觀伯魯,三年前是什麼樣子,現在還是什麼樣子,頂多能留在下宮,接人待物而已,趙鞅連晉陽都不放心交給他。

  「管不了那麼多了……」韓不信一向疼愛孫女,這次卻板起臉,不管不顧起來。

  「現在想回去,三年前卻是我做錯了,趙氏誰當家主,家主是不是韓氏的子侄女婿有何關係?在晉國,姻親從來就不是最可靠的,范氏和欒氏夠親密了罷?范氏卻能狠手滅了欒盈全族。所幸你平常為人和善,又懂得忍讓,比你父親強多了,你曾賣了一份人情給趙無恤,若是國君派人去聘問宋、魯,你便主動請命前往罷,也是時候讓你去國外歷練歷練了。」

  韓不信所料不差,宋國那邊才結束戰爭,魯國這邊卻又生變亂。

  前來通報消息的使節十月中旬抵達溫縣,正好趕上在那監督邯鄲氏伐衛的趙鞅。趙鞅沒帶多少人馬,不然自己就前往魯國了,他又將此事通告新田,頓時在朝堂里引發了軒然大波。

  書信是趙無恤的謀主張孟談寫的,在信中,張孟談危言聳聽,聲稱三桓勾結齊國、衛國,想要發動政變,除去趙氏在魯國的據點,最終目的是叛晉!

  「魯國若在,則淮泗小國帥從,魯國若叛……晉國放眼天下,就再無一個盟友!」晉侯大急,召喚六卿公議,商量著到底是發兵魯國,還是做點什麼?

  知躒藉口冬天不好動兵,范氏和中行氏藉口要提防桀驁不馴的鮮虞偷襲,魏氏在精神上支持趙鞅,但也不想親自出手支援。

  最後還是韓虎一步踏出,請命前往魯國一探究竟。

  他說道:「不單單是晉國,齊、鄭在冬日同樣出兵不易,魯國之亂恐怕會到明年才能決出勝負,不如先派人前去聘問觀察,之後再行定奪。」

  韓氏在朝堂里一向扮演老好人的角色,韓虎相貌俊美,新田舉城皆知,讓他做聘問的使者再合適不過。晉侯允之,任命他為小行人,下大夫,前往魯國一窺究竟。

  這才有了韓虎與段規的曲阜之行,但沒料到的是,等他們抵達魯國時,內戰已經被趙無恤以鐵拳平息。雖然孟氏北躥郕邑,叛臣公山不狃身邊僅剩幾名親信逃遁回費邑,但大體上局面已定。

  魯國,已被捏在趙無恤掌心之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