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史官都是選擇性失明的人,後世只見黑楊廣殺父淫後母的,誰會揪著李二殺兄逼父不放?

  南子微微一愣,隨即稽首拜謝。

  ……

  這次出殯,向氏兄弟未至,為此司馬耕大為惱怒,直罵兩個哥哥不為人臣,連最基本的忠孝都沒了。

  其實,這又是趙無恤坑向氏兄弟的一個陷阱,在道德上,他們將為此遭到舉國譴責,想入主商丘那是不可能了。當然,他們的缺席不是沒原因的,趙無恤故意讓使者在路上拖延是其一,兄弟兩不敢孤身靠近商丘是其二,而夫差帶著他們去攻下了蕭邑,則是其三……

  夫差雖然情商不行,但攻城略地倒是一把好手,高大堅固的蕭邑竟然只堅持了五天不到……

  隨著蕭邑被拔除,宋國叛黨被徹底掃清,儘管鄭軍餘部還盤踞著西面的六個邑,儘管衛國仍然叫囂著要約同齊國出兵伐宋,但持續兩個多月的宋國內戰基本宣告結束。報喪的使者從商丘出發,前往周、楚、晉、秦、吳、魯等近鄰友邦。

  諸侯五日而殯,在穩妥的地方停棺,等五個月後陵墓建好才正式下葬。此外諸侯喪日之後每隔七天,子女和群臣都要舉行祭拜儀式,直到第二個頭七時,夫差和向氏兄弟才姍姍來遲……

  第536章 求婚

  吳國位處偏僻的海濱之地,經濟文化落後,一直以來都只有簡陋的小邑,吳王闔閭就曾抱怨說吳國「君無守御,民無所依,倉庫不設,田疇不墾」。直到十多年前,在伍子胥監督下才建立了第一個意義上的都城:吳城。

  吳城又名姑蘇,或是子胥城,它城高以厚,池廣以深,郛郭周匝,重城結隅,頗有幾分軍國首都應有的堅固嚴密。

  但伍子胥造城更多是著眼於軍事防禦方面,與其說是都邑,不如說是要塞。因為人口所限,它也僅僅是一座地勢低緩的澤國水城,方不過數里,在繁榮上尚不及商丘的三分之一。

  對於愛慕虛榮的夫差來說,他還是更喜歡後者多一些。

  商丘是夫差進入的第一個中原都城,十天前他被阻隔在揚門外不得入內,本來羞怒難當,在九十九牢的高規格重禮下方才滿意的撤兵。但他也沒有按照宋國的建議的去鴻口駐紮,而是返身奇襲蕭邑,五天就破城而入,將樂大心餘黨剿滅,隨後大掠三日,這才志得意滿地挾大勝之威歸來。

  這一回,他終於能一窺城內景致了,雖然商丘方面堅持夫差和向氏兄弟只能帶五百人入城,且沿途防備嚴密,無數雙眼睛在牢牢盯著他們。但夫差猶然不懼,他自視甚高,覺得自己一人能抵百萬兵!別說還有有專鯽這種萬夫莫當的勇士護衛。

  揚門高三丈,寬五丈,可以容納兩輛駟馬戎車並行進入,還能留出一半多的空隙。跟著夫差魚貫而入的數百吳兵尚未從城門下的昏暗緩過神來,無數的嘈雜熱鬧的聲響已喧嚷入耳,他們像進入夢中一般,好奇的目光打量四周。

  雖然才遭逢大亂,但商丘已經恢復了過來,商賈再度雲集,從陶丘、西魯運來的支援物資源源不斷進入。那擁擠的人潮,橫七豎八的通途大街,錯落有致的外郭民居,人流密集的市肆狗屠,都叫吳國人大開眼界。

  只有去過陶丘,去過洛陽、新鄭、新田的專伯魚有些不屑。

  「中夏比商丘更大更繁華的城池多得是!」

  他不知道的是,這句話在夫差心中激起了一片漣漪,吳國太子的野心在發芽,對伍子胥和孫武極力主張的滅越國策產生了懷疑。

  「中原如此富庶,而兵卒又羸弱,若吳國全力北上,能得到的利益百倍於南下!」

  上街的禁令既已解除,商丘國人們聽聞吳人入城,有不少人便出來圍觀,但對這些跣足蠻人態度十分冷淡。隨著吳人越走越深入,街上的氣氛凝滯起來,宋人想到前些日子吳兵在城外大肆奸淫擄掠,都敢怒不敢言,一些小孩甚至被嚇得哭了起來。

  宋人還是有點畏懼吳國的,不敢罵夫差,他們便罵起引狼入室的向巢、向魋來。等眾兵卒停在外郭門前,夫差與二卿繼續進入時,便能聽到身後響起了宋言的民謠。

  「一株五椏,四枝結枳,一枝結橘……」這是在諷刺向氏五兄弟里,唯獨司馬子牛是個好人,其餘都是不合格的枳果。

  「睅其目,皤其腹,棄甲而復。于思于思,引賊入室,棄甲復來。」這是在嘲諷向氏二卿在商丘外大敗後棄甲而逃,引了吳國這些劫匪再度殺回來,卻只是來禍害民眾的,結果還瞪大眼睛,挺著肚子,以為自己是立了功勞歸來的將軍哩!

  夫差等人聽不懂,向氏兄弟則滿臉羞紅,好在他們也是老政客,無恥慣了,沒有向當年華元一樣被民謠噴得落荒而逃。

  內城牆垣上,趙無恤將一切都看在眼中,聽在耳朵里,他拍了拍樂溷的肩膀道:「大兄這下放心了罷,因為樂氏運糧入城開設粥棚,靈子帶領靈鵲在城內延醫問藥的緣故,商丘國人的心已經向著司城樂氏了,向氏惹了眾怒,他們是沒機會在朝堂立足的,執政之位,非大兄莫屬!」

  樂溷重重地點了點頭,但臉上又閃過一絲憂色:「依仗著吳人的支持,向氏控制了偪陽、蕭邑等城邑,實力雖然略遜樂氏,卻依然割據著泗水下游啊……」

  「吳國是晉國盟友,實力尚強,暫時不可與之交兵,為今之計,只能從內政上擠壓向氏兄弟的空間,在民心上孤立他們,何況只要彭城還在公室手中,彼輩不足慮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