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無恤捧著作為禮物的羔,不由想起了他初次去拜訪張孟談時的場景,三年前的少年情懷,相逢恨晚,如今也算君臣相得,為他統籌領地,出謀劃策……

  子貢雖也不錯,但長於貿易和辯論,整體規劃上略遜色一籌,而且他的儒門背景太深厚了,受孔子影響太深了……

  所以,自己今天能再獲一王霸之才麼?

  離院子越來越近了,趙無恤才發覺,這裡沒有牆垣,沒有門,只是規劃整齊的菜圃中,有三間簡樸的屋子圍成一個品字……

  品字中間,是一株高大的梨樹。

  這株梨樹極高,高出三座屋頂一大截,樹幹粗壯,底部爬滿乾枯的蒼黃苔蘚,需得兩人合圍才能抱住。樹冠則像諸侯車輿上的冠蓋大傘般把整個院落籠罩其下,大大小小的黃糙梨子沉甸甸地掛滿枝頭,壓得樹幹都似彎曲了。

  據那鄉中長老說,鄉中的梨樹都是這一株上的梨子種下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十年過去了,老梨樹的子孫花兒開遍全鄉,計然的思想和德澤也傳遍這裡。然而他的名望卻養於深山,無人能識,非得去千里之外的越國尋找「明主」?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隱者的寂寞呢?

  聞著清幽梨香,趙無恤等人走的更近,屋外的確無人,他剛要含著笑容親自上前喊話詢問,卻愕然發覺,那株大梨樹上,赫然蹲著一個人!

  第518章 狂人

  「何人!」

  事發突然,趙無恤身邊的護衛漆萬大驚,邁步上前想要拔劍保護主君,但卻被趙無恤伸臂攔住了。

  趙無恤抬頭看去,看清了樹上之人的模樣。

  那人蹲在粗壯的樹枝上,正伸手夠著黃葉間的梨子,囫圇啃食,梨樹下已經落了不少吃得乾淨的梨核……

  是跑來吃梨的鄉民?不像,方才那鄉中長老遙見草廬便垂拜不已,其餘鄉民提到辛先生,比提及他們的老主君樂祁還要恭敬,輕易不會過橋來滋擾,絕不敢這麼無禮。

  那麼,是計然本人?

  雖說有奇異才能的人就必然有奇異的性格,到了魏晉南北朝時這種情況登峰造極,名士隱者們個個非主流,喜歡玩些行為藝術。計然在自家門口做出這種事無可厚非,但和趙無恤心目里那個細膩而耐心的經濟學家大相逕庭,反倒像是……

  曾點那樣的狂狷之人!

  於是趙無恤邁步上前,朝樹上啃梨正歡的人行了個禮:「敢問可是辛文子先生?」

  他態度誠懇,語氣謙遜,以如此身份對待一個尚不出名的士人,可謂是極盡禮賢下士了。

  但樹上那人卻停住了啃食,呆了半響後竟哈哈大笑了起來,等長笑停止後方才一躍而下。

  樹下眾人不由後退了幾步,卻見大袖飛揚,如一羽鴻毛翩然落下,卻是一個中年男子。只見他身形頎長,意態蕭疏,趿著一雙破鞋,寬大的葛布衫破破爛爛,補丁東一塊西一塊。

  從外面流躥來的流民?

  再一看,那穿著頗似流民的人年約四旬,鬚髮披散蓬亂,五官清癯,一雙眸子湛然若神。初看甚是邋遢,但細細一瞧,卻有一股子破衣蔽履也掩飾不住的清華之氣不自禁地溢了出來。

  他踩著一地梨核,傲然問道:「你是何人?」

  他一開口,竟是標準的成周雅音,趙無恤心道:「此人縱非計然,也是一個不俗之輩,我聽聞中國失禮,學在四野,這時代頗有一些游士隱匿於野廬,我不能以貌取人。」

  於是他上前繼續見禮道:「在下乃樂氏姻親,晉國趙卿之子,魯國小司寇趙無恤,久聞辛先生大名……」

  那游士伸出小拇指掏了掏耳朵:「我眼拙,不能識貴人,耳也聾,記不住那麼長的名字,不過魯國趙小司寇之名,似曾聽聞。」

  對方行為乖異,不太好對付啊……

  就在這時一陣秋風吹來,那游士不由打了個哆嗦,趙無恤靈機一動,說道:「季秋寒冷,先生卻衣衫單薄,還望笑納小子的裘服……」

  說罷,便將自己的熊皮裘脫下獻上,身後的侍衛和隨從們紛紛動容,早就聽說司寇禮賢下士,果然如此。

  那游士踩著地上的梨核,竟笑嘻嘻毫不客氣地接了過來,逕自披上,也不說個謝字,繼續伸手入自己的破衣里尋找虱子,一邊斜著眼問道:「不知道趙小司寇來此所為何事?」

  「小子是特來拜訪辛文子先生的……」

  游士找到了一個虱子,逕自扔進嘴裡狠狠一咬,看著眾人直皺眉頭,隨即才繼續說道:「拜訪?我也不喜歡多說廢話,莫不是來請人出山,去你的領地里為宰為吏?」

  趙無恤心想,這等性情直率的隱士最不喜歡繞彎子的虛偽之人,我還是直接道明來意要好些。

  「然,方今宋國大亂,四方雲擾,故小子欲見辛先生,求安邦定國之策……」

  「哈哈哈哈哈!」孰料話未說完,那疑似計然的游士卻轟然大笑起來,也不顧光鮮亮麗的熊皮裘還在身上,直接滾倒在地,捶胸頓足,鼻涕眼淚都笑出來了。

  身後的侍衛和隨從們大怒,趙無恤卻不以為忤:「先生為何發笑?」

  那游士笑夠了,方才箕坐在落葉上說道:「因為這是我有生以來聽到的最大笑話。」

  他面色突然嚴峻起來,用力指著趙無恤說道:「宋非汝母邦,又非汝君國,你卻心系此處,別說只是因為司城樂氏的緣故。我聽聞趙小司寇在魯國以大夫身份主盟,侵凌他人城邑,逼壓卿族,可謂狼子野心。如今入宋,目的也非奸即盜!這宋國不就是被公女南子、蕭叔大心、四公子、向氏兄弟,還有你趙無恤等竊國之賊攪亂的麼?現如今卻假惺惺地想要安邦定國?豈不是荒天下之大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