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西魯那邊,趙無恤也讓人回去調集五百武卒和一千邑兵過來,其餘的常備軍和預備役就繼續留守,以防不測。

  身為大夫,私自調兵處境參與別國內亂,這又是一種僭越了,在陶丘的子貢一邊盡忠盡責地幫忙轉運輜重,引趙氏兵南下,一邊暗自嘆息。

  不過姻親遭難,趙無恤不得已而捲入,在理論上也說得過去,就是不知道曲阜那邊,夫子會讓魯國捲入宋亂麼?

  結果是否定的,魯侯倒是參與外交事務上了癮,興沖沖地想要加入進去。但三桓保守,對魯國外的任何事漠不關心,孔子亦然,他在接到弟子司馬耕的求援後久久沉吟,然後做出了最像他風格的反應。

  「魯國大宗伯孔子對蕭叔大心和四公子的叛亂表示了強烈譴責……」趙無恤無奈地搖了搖頭,真是似曾相識的場景。

  ……

  「那魯國會有援兵麼?」樂氏真正的主事者,家宰陳寅關切地詢問。

  「無有,司馬子牛不忿,已經離開魯國,打算前來投我了。」趙無恤苦笑,既然魯國不打算干涉,那他這個魯國大夫私自出兵的僭越行為可算是坐實了,外戰外行內鬥內行的三桓會不會以此為藉口,突然對自己發難?

  雖然張孟談曾諫言過,希望他不過涉入宋亂太深,以免顧此而失彼,可事到如今哪能一走了之?幫司城樂氏守住基本盤,這是趙無恤的底線。

  何況樂靈子雖然已經平安,但南子還音訊全無呢……雖然他也搞不清自己對這個妖媚公女是什麼感覺,但依舊有些關切。

  陳寅嘆了口氣:「魯兵本來就沒什麼戰力,也不指望,不知晉國趙氏能否發兵相助?」趙氏在去年的戰爭里一舉擊敗齊國,打出了威風,也打出了名聲,若是趙氏主力能來,則這場大亂的勝負就不再成問題了。

  面對陳寅殷切的目光,趙無恤卻一下子想起了楚莊王時包圍了宋國,而晉國因為邲之戰新敗,認為「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天方授楚,未可與爭」。晉人無法出兵援助,又不希望宋國太快投降,於是便派了個使者來。使者被楚人俘虜,讓他去商丘喊話讓宋人速降,結果使者卻說晉國援軍要到了……

  老實巴交的宋國人就這麼信了,為了晉國的一句假意承諾死守了三年,拒不投降,結果導致了易子而食,析骸而炊的慘象。

  現如今,趙無恤想著,自己若是說:「趙師悉起,將至矣!」會不會讓樂氏和向氏軍心大定?

  於是他答道:「已經發去了求援信,現在恐怕還沒到新田,雖然六卿各自為政,而趙氏越過太行,跨越千里來援,也不容易做到……」

  聞言後,陳寅臉上滿是失望之色。

  「但我父親的性情陳家宰應當知曉,倘若得知姻親有難,絕不會等閒視之,等得到消息,他必定會興師起兵,來馳援樂氏!」

  這不是趙無恤說謊,趙鞅的性格和歷代晉國君臣都有些不同,少了些陰謀和詭詐,卻多了幾番……英雄氣概?

  老趙家也是一兩百年才能出這樣一位,前有趙簡子,後有武靈王,他們就像兩座奇峰,奠定了趙氏的立國和強盛。

  陳寅聞言面露喜色,稍微放下心來,隨即又皺眉道:「我現在只是擔心,蕭叔大心和四公子那邊都會有哪些邦國前來相助?」

  樂溷正好踱步過來,便出言道:「公子地、公子辰占據了宋國偏西南的地域,與陳國接壤,陳國會不會發兵相助?」

  趙無恤平日與張孟談經常暢談天下大勢,對局勢的洞察是遠勝大舅哥的,他答道:「陳國現在夾在吳、楚之間,自保不遐,不會援助叛黨。」

  當年吳師入郢,派人來召喚陳人相助,陳懷公因為國人公議未決,於是沒有助吳,也沒有助楚,而是閉境自守。到了兩年前,吳王闔閭又召見陳懷公,陳懷公害怕,只得前往吳國,闔閭生氣上次陳懷公不來,扣留了他,不久客死吳國。

  陳國人於是立懷公之子越為君,先君死於吳,這讓國人們悲憤不已,於是在情感上重新倒向了楚國。但吳國強盛,陳國隨時可能面臨吳人討伐,哪裡還有心思干涉宋亂?

  「何況陳人就算加入,彼輩僅能召集一軍之眾,不足為慮,現在的關鍵,還是在楚、吳、齊三國上面……」

  想到這三個龐然大物,年近四旬的陳寅想起年少時的經歷,喃喃道:「若是三國加入,這場動盪就跟二十年前的華向之亂沒什麼兩樣了!」

  趙無恤卻下了斷言:「首先,楚國人絕對不會來。」

  樂溷茫然問到:「為何?我聽聞楚王遷都於鄀,卻又把新都稱之為『載郢』,以示不忘其舊恥。他改革政治,很得民心,頗有振興之狀……」

  趙無恤打斷了他的話:「楚國之政積重難返,新敗之國,少了十年根本無法復甦。再說現在楚國北境,有吳國在與其爭陳,還有附庸頓國不服楚王,又有附庸胡國乘著楚國衰弱,投靠吳國,大肆吞併鄰近的楚邑。頓、胡剛好封住了楚師北上宋國的道路,楚王連頓國、胡國都無法發兵鎮壓,何況宋乎?」

  樂溷張了張嘴,覺得趙無恤說的還是有道理的,但他又問道:「那齊國、吳國呢?」

  趙無恤有自己的自信:「只要我還控制著濟水、濮水、午道一天,齊國人就絕對無法派一兵一卒來宋國!」

  「至於吳國……吳王頗有北上之志,而吳國太子夫差也是宋公的女婿,宋國有亂,絕無不來之理。只是不知道,彼輩是敵?是友?」




章節目錄